□福建師范大學東僑實驗小學 金愛民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教育教學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數學學科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之下迎來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摒棄落后的教育方略,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思想,時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開拓創新具有科學性的教育模式,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切實的鍛煉,促進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讓核心素養的培育與提升真正落實在教學實踐中,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發展。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的視閾下,詳細論述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核心素養培養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以及具體的實踐路徑,以期讓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不懼挑戰、不斷革新,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曾經,應試教育大肆盛行,“唯分論”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大部分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過度重視知識的灌輸與技能的培養,而缺乏對學生思維發展與綜合能力的足夠關注,導致學生早早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究欲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應試教育已然成為“過去式”,但是部分教師依然沒有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并不深入,致使其將數學核心素養與傳統的數學基本技能“混為一談”,盲目地讓學生機械且反復地夯實基礎知識,試圖通過題海戰術的手段讓學生“熟能生巧”,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切實提升。由于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較為膚淺,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使其“名存實亡”,導致教學成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學生雖然落實了基礎知識,但是核心素養的提高卻收效甚微。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基本技能、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當格外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當教師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概念,才能夠用科學合適的教學手段更好地推動教學的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備受教師的關注。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急于求成,導致了核心素養的應用范圍具有較強的主觀性與狹義性。具體而言,部分教師在課堂實踐中并不是將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融入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而是對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有所篩選,認為教學內容中只有一小部分才能夠對核心素養的培育起到顯著的作用。然而,這種片面的認知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與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在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與培養階段,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知識,抓住其不同的特點,使其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融合,讓核心素養在數學意識、數學應用、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顯著的應用。因此,教師不應當主觀地篩選有利于培養核心素養的知識,而應當在每一節內容、每一堂課程、每一個知識要點的教學中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其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填鴨式教學”“題海戰術”等教學方法屢見不鮮,甚至成了不少教師教學實踐的必備手段。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難度相對較低、內容較少,因此這種應試方法能夠在短期之內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隨著年級的升高與學習難度的加大,這種方法的有效性會逐漸降低,學生也會因為早早喪失了學習的熱情以及主動性而受到限制,不利于未來的長遠發展。基于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時表現,更關注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然而,不少教師依然在教學實踐中沿用著固守成規的教學方法,試圖通過這些策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與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相違背,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核心素養的培育流于表面,難以產生實質性的成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數學改革的根本目標,也應當成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要求教師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在實處,既要從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出發設計課堂活動,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性差異,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保駕護航。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吸收與落實,更讓學生實現了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綜合性發展,切實推動了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在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必然路徑與客觀要求,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現了數學素養的客觀要求,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與影響。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打破了應試教育的思維桎梏,一改學生只會應試不會應用的現狀,更多地強調了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加強理解與接受的同時,也讓學生適當脫離教師、教材的幫助,讓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完成教學目標,而這與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不謀而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數學課堂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更多地關注到了學生空間概念、推理能力、抽象概念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對學生當前的數學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還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數學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依據,更是小學數學課程知識的現實意義與重要價值的集中體現。
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數學課堂應當與學生的實踐生活相關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出具體的生活情境,且生活情境應當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又與學生的生活密不可分,讓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理解數學知識,真正將所學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實踐經驗,在生活之中靈活應用,達成“生活—數學—生活”的學習閉環。
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教學中,我們學到了“利息”的相關知識。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輔助學生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之中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分析。每年新年到來之際,學生們都會收到壓歲錢,如何處理壓歲錢是每一個學生都要思考的問題,而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將這些錢存入銀行。然而“如何存入銀行”“存入哪家銀行”等這樣的問題學生卻很少考慮。基于此,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將壓歲錢存入銀行”的生活情境,假定每一位學生所收到的壓歲錢為2000元,再給學生列舉不同銀行的存期、年利率等相關信息,讓學生自行決定存入哪家銀行以及存錢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運用了所學知識,又結合了自己的實際經驗,解決了這道應用題,將學以致用落實在了課堂教學中,實現了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重點關注的具體方面,也是學生未來數學學習之路上的重要保障。不僅如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要求教師要立足于數學學科的本質,重視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運用合適的路徑來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發展。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抽象性給學生的學習活動造成了不小的困難,這一時期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對概念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障礙。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具有創新性與科學性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推動其思維能力的顯著發展。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認識方向”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們展示學校的平面圖,再在平面圖上標注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然后教師就可以請學生走上講臺,在平面圖上畫出學校校門、操場、教學樓、升旗臺、籃球場等地的具體位置,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方向的概念。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以某一位置為中心,說出其他位置所處的方向。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實效性,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為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創新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性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設計,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更有效地推動創新能力的發展與提升。當前,受應試思想的長期桎梏,學生成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數學學習中缺乏探究精神,只是一味地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照單全收”。為打破這一現狀,讓學生核心素養與創新能力得到切實性的提高,教師就可以從課堂提問入手,提高問題的靈活性、思辨性與開放性,讓問題成為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墊腳石”,也讓核心素養在教學實踐中扎根發芽。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到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知識點。針對這一知識要點的講解,教師不應當開門見山、平鋪直敘,而是運用靈活巧妙的課堂提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索,讓數學學習充滿挑戰性,也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與鈍角三角形的圖片,讓學生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為多少,并且進行驗證。要想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很簡單,運用量角器就可以做到,這時,教師不妨給學生再次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能否在不借助量角器的情況下成功驗證自己的結論呢?”面對這一問題,學生的創新策略層出不窮——有的學生將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進行折疊,輕松驗證了結論,還有的學生將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剪下來并且進行拼接,最終得出了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的結論。這樣靈活且有思辨價值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讓核心素養得到了切實的落實。
長期以來,不少數學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單調無趣,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還有可能會讓學生倍感枯燥甚至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數學學習的長遠發展,這與當前社會所需的人才趨勢相悖。基于此,教師就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樹立創新意識,豐富課堂實踐活動,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在實處,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發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思維轉變。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創設出一個實踐情境——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經過一番觀察與思考,學生很快高高興興地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去,仔細搜尋著自己身邊的“角”——有的學生說“課本的封面是長方形的,它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有的學生說“老師的三角尺上有三個角”,還有的學生說“后黑板報上畫的五角星上也有角”……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課堂的參與度也不斷提升,核心素養培養得到了落實與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了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并反思當前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理解不深入、認識片面化以及教學方法固守陳規等問題,正確看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利于推動全面發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為未來的學習活動打下基礎的重要意義。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靈活設計提問以及豐富實踐活動等策略,讓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綻放新的光彩,也讓核心素養融入其中,在教學實踐中發揮關鍵性的意義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