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榮
(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信息時代背景下,基于“互聯網+”理念,開展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已經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實踐中,要求企業及時更新管理觀念,持續創新管理模式。國企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創新路徑十分必要,這一工作不僅能為增強國企全面預算管理質效提供幫助,還能為找準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優化升級方向提供支持,有助于促進國企實現持續發展。
在國企發展中已經普遍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模式,該模式具有主動性、綜合性特征,并具有市場適應性以及效益性等優勢。結合企業實踐可知,互聯網背景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具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實現全過程信息記錄,強化部門協同與大數據科學分析的優勢;能夠切實提高信息反饋實時性,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氛圍。依托于該模式,國有企業可切實提升戰略管理能力、資源配置水平以及經營風險防控質量,有助于真正做到節約成本、提升收入。全面預算管理符合國企轉型發展需要,運用這一模式可以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信息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為提升對信息時代發展的適應性,企業必須深化改革、加速轉型。其中,實現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是推動企業轉型的關鍵環節。對國企而言,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是企業迎接挑戰、把握機遇的必要前提;是企業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執行科學性的關鍵;也是企業從根本上夯實發展基礎,實現統籌管理與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1]。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互聯網+”時代國企適應市場變化的有效手段,而創新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則是提高國企競爭力與綜合實力,使其在這一背景下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必要措施。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同樣十分必要;這一操作能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夯實企業發展基礎、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可以推動企業朝著科學化、信息化、品質化方向發展。
創新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需要結合“互聯網+”時代特征,國企應該在“互聯網+”視域下探索全面預算管理的個性化升級之路。在工作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聚焦現實,明確現有工作困境,以突破為主線探索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創新之路。當前,國企普遍存在全面預算管理基礎薄弱問題,在觀念、體系、工具、隊伍等多維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互聯網+”背景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應該從上述角度,著力解決實際問題?;诖耍瑖罂刹扇∫韵麓胧┩苿尤骖A算管理模式創新。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思維創新需要強調觀念革新,夯實思想基礎,強調環境改善與氛圍營造。為達到這一目標,國企必須做好宣傳工作,推動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在企業內部的有效推廣,確保全員建立正確認知以及創新意識,保證全面預算管理觀念深入人心。在工作實踐中,企業應該著力增強全面預算管理觀念影響力,例如,改革宣傳方式,基于互聯網手段,利用新媒體技術等推動宣貫體系改革。拓展線上宣傳渠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開展線上宣傳;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打造個性化宣導內容,推動全面預算管理融入企業文化建設。此外,國企也應該依靠內部控制深化為全面預算管理創新提供支持。例如,明確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的戰略性價值,提高該項工作地位從而提升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視程度;將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納入內部控制目標體系,以內部控制支撐管理體系創新。
對于國企而言,有效開展互聯網背景下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還必須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和體系。在這一環節,應該從兩方面著手:第一,推動全面預算管理組織創新;第二,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創新。
1.組織創新
國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需要踐行戰略導向、過程控制、平衡管理以及融合權變原則。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需要利用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進一步突出該模式的全面性,以增強其應用價值。組織模式創新應該以高質量開展全利益相關者管理、全價值鏈管理、全創值層次管理、全維共享管理以及全面風險管理為目標?;诖?,國企可以優化頂層設計,從完善組織結構方面著手推動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例如,重構組織架構,打造層次化全面預算管理框架,明確各層機構職能與管理責任、內容、權限[2]。國企需建設以“預算決策機構+預算協調機構+預算執行機構”組成的“互聯網+”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架構,其中,以公司董事會和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決策主體;設置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統領預算監控機構與預算考評機構,實現預算協調;以各級預算執行單位作為預算編制執行主體。
2.制度創新
從制度創新角度來看,國有企業應該結合“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求,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為有效開展實踐工作提供支撐。此時,要求企業建立健全個性化績效考核制度,結合全面預算管理實施要求制定針對性指標,提升績效考核與全面預算管理質控適應性;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健全人才招聘、培養、選拔、考核機制,發揮激勵約束價值培育優秀人才、組建高素質人才隊伍。在實際作業環節,國企應從構建全過程監管機制、目標責任制、多元主體評價機制實現制度創新;還應該構建信息化作業機制,革新全面預算編制、執行管理制度。此外,為深化制度創新,國有企業應該落實“互聯網+”思維,基于“互聯網+全面預算管理”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互聯網背景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創新需要以有效運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為基礎。要求國企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打造個性化、集成化管理平臺,為高質量開展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3]。通常來說,國企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具備數據集成、流程控制以及安全性管理功能;而且系統中應具有預算編制模型、目標分解模型以及預測模型以便實施專業化預算管理,同時也應該包括多維管理體系,能夠實現業務線、產品線以及組織架構等多維度共同管理。為達到這一目標,企業需要以預算編制、分析、監控、評估為核心功能搭建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的整體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框架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需要轉型升級,著力增強其適應性與發展性,基于模式創新為企業發展提質增效提供支持。在國企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創新的過程中,需要以突破現有工作困境為目標,以觀念、體系、隊伍、工具創新為抓手,同時還要切實滿足“互聯網+”的要求,做實做深個性化轉型與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