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博 王強芬
摘要:當前社會正處于數字變革時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技術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加入這場變革,作為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中小型制藥企業也不例外。數字化轉型是中小型制藥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通過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并實施,才能解決當下面臨的痛點,并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傳統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但思路不清的問題,本文在運用文獻調研和SWOT分析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當下中小型醫藥制造企業應該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SWOT
引言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數字化轉型日益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出臺,對醫藥等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進一步要求[1]。《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藥品記錄與數據管理要求(試行)》《關于加快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行動計劃》等文件出臺,也助力于我國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2]。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制藥企業將近4000家,大型制藥企業僅有200家左右,中小型規模的企業占了大多數。可見,中小型制藥企業如何開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我國制藥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很多制藥企業都有數字化轉型的意愿或正在準備實施數字化轉型,但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瓶頸,數字化轉型并不盡如人意。所以,不少企業在要不要轉型、如何轉型方面感到迷茫。鑒于此,本文借助SWOT理論分析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優勢、劣勢、機遇與威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為我國制藥企業的數字化發展實踐提供參考。
1. 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首先,從全球看,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已是發展大趨勢。近年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勢不可擋。隨著新興技術與生物醫藥行業的深度融合,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并極大地推動了生物醫藥產業提質增效。在新藥研發數字化、AI輔助新藥研發、臨床研究管理數字化、數字化生產、供應鏈數字化管理、電子處方流轉、醫藥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醫生服務、數字化患者用藥服務等領域,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都得到了較快發展。新冠疫情沖擊更是加速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其次,從國內看,數字中國戰略助推了我國制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數據顯示,我國一半以上的醫藥企業仍處于單點信息化數字化覆蓋狀態,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或集成度較低,并且26%的醫藥企業還處在數字化轉型的起步階段。不過,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加快完善了數字基礎設施,也推進了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為醫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基礎。中國醫藥健康信息化聯盟(CIAPH)的調研顯示,2022年我國生物醫藥企業在IT團隊人數方面同比2015年的5~15人增長至20~30人、信息化預算投資為287.8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約7.1%。在國家政策驅動與數字化技術發展背景下,生物醫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最后,數字化轉型為我國中小型制藥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契機。隨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突破,數字化賦能我國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數據及智能技術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一方面,研發逐步智能化。全球大量藥企已經開始探索人工智能與新藥研發相結合,通過智能技術加速新藥研發進程,提升研發效率,加速產品上市,這些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另一方面,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可以培育良好土壤,以孵化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性產品,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中心的地位,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實力升級。
2. 基于SWOT分析法對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知名管理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提出的,一般用于制定公司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在戰略分析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S主要指企業內部的優勢,W主要指企業內部的劣勢,O主要指企業外部環境中的機會,T主要指企業外部環境中的威脅。本文旨在運用此研究方法,將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處的情境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2.1 優勢(strengths)
相對于國內外大型制藥廠,國內中小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是具有一定優勢的。首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中小型制藥企業在人員部門等組織架構上有靈活多變的特性,避免了煩瑣復雜的流程,可以由點及面地開展數字化轉型,這樣一來增加了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幾率[3]。其次,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所需的人員、資金成本要遠低于同類大型企業。調查顯示,一個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大約在10萬~100萬元之間,而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本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億元,所以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對的資金壓力要小很多。最后,大多數中小型制藥企業都有自己的獨家醫保產品和銷售渠道,那么企業在單一品種和渠道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目標性就會更強,旨在提高企業本身的渠道掌控能力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2 劣勢(weakness)
目前,很多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困難重重。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存在的劣勢體現在:
一方面是資金不足,難以維持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成本支出。中小型醫藥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我國醫藥生產、批發企業中,大多數屬于中小型企業。除了幾個獨家品種外,其余品種與其他公司的產品類似,沒有絕對競爭優勢,在不斷提高生產率、壓低售價的過程中,企業盈利的空間越來越小,同時醫藥公司與醫院回款周期較長,企業現金流緊張。而數字化轉型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的成本仍然偏高,硬件裝備改造或替換成本也很高,故一般中小型制藥企業目前的營收水平不足以支持其進行良好的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是中小型醫藥制造企業數字化人才技術缺乏[4]。中小型醫藥制造企業在薪資福利待遇方面受限,難以吸引真正的數字化技術人才,所以在人才數量梯次方面難以和大企業相比。另外,中小型醫藥制造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方面遠遠落后于市場其他水平,存在起步晚、跑得慢、認識不到位等問題。中小型醫藥制造企業一直對數字化轉型存在誤解,認為只要在藥品生產過程中運用了半自動化技術,提高了藥品生產及周轉率,在公司內網設立OA系統,就是完成了數字化轉型,這些都是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劣勢的表現。
2.3 機會(opportunity)
隨著全球數字經濟浪潮的興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機遇,這主要表現在:第一,政策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數字化單獨進行了論述,國家對數字化的重視可見一斑。2023年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頂層設計指導。工信部也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明確引導企業轉型方向[5],提升數字化轉型路徑引導能力,同時聯合財政部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目前,已遴選確定第一批38個細分行業98家數字化服務商,推動2000多家中小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財政資金支持達4.3億元左右。第二,市場機遇。疫情已經接近尾聲,醫藥行業也在慢慢復蘇,醫保改革促使國內外許多大型制藥企業已經進行或者完成了數字化轉型,這樣一來中小型制藥企業便有了前車之鑒,在轉型過程中可以學習借鑒大型制藥企業的經驗,少走彎路,大大提高了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率。由此,中小型制藥企業應盡早進行數字化轉型,建立數字化人才模型,更好地迎接市場所帶來的轉變。
2.4 威脅(threat)
首先,許多中小型制藥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做些什么,實際就是所謂的“瞎干”,這樣就導致了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模式不明確。其次,中小型制藥企業面對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國家醫保改革頻繁,同類型替代藥品層出不窮,單一的基藥品種隨時可能被市場淘汰,這導致了中小型制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強。最后,中小型制藥企業在資金上受限于上游醫藥公司和醫院,一旦現金流出現問題,而數字化轉型又不能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時,企業就很難再堅持下去。
3. 基于SWOT分析中小型制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思考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如何轉型,轉向哪里?這可以說是許多企業面臨生死選擇的問題。為推進我國醫藥制造企業運營升級、產品及服務模式創新,提升行業在國際的綜合競爭力,醫藥企業可以借助SWOT理論,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數字化轉型的策略,具體建議如下。
3.1 優勢+機會(SO)
目前,醫藥行業迎來新一輪機遇,而中小企業又具有靈活多動、數字化轉型成本相對較低等特性,所以企業首先應將研發、生產環節數字化提上日程,實現研發各類數據電子化、標準化,并實現基礎數據庫在企業內部的數據共享。同時,完善企業級的研發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研發流程集成。構建醫藥研發平臺,建立標準化的研發流程,基于研發平臺實現研發流程集成,推進研發數據的整合和開發利用,實現對研發進程和研發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輔助研發創新。另外,中小醫藥制造企業要想數字化轉型取得理想效果,企業領導需主動帶頭學習數字化轉型相關知識,深刻閱讀理解政府出臺的系列文件,讀懂政策導向,弄清楚醫藥行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學習醫藥企業相關文件等免費資源,或者購買數字化轉型專業書籍,尤其關注已經獲得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國內外同類型醫藥制造企業;積極參加有關數字化轉型的行業會議,綜合運用多種學習途徑提升企業決策層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論學習,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對藥企未來發展的意義,增強數字化轉型的決策共識。
3.2 劣勢+機會(WO)
第一,加強培養數字化人才工作。針對中小型醫藥制造業中小企業員工數字化能力較為薄弱的現狀,可以建立基于數字化能力提升的配套課程體系和培訓機制,通過定期、及時培訓,使員工的數字化能力得到提升。在提升員工數字化能力的過程中,要關注各業務部門、各層級員工共性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同時要重視在各業務場景中的實際操作,要留心員工基于自身崗位工作的個性數字化能力的提升。第二,將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分段而行,循序穩步推進。隨著醫藥公司與醫院回款周期趨于穩定,醫藥生產企業可以穩步地進行數字化轉型,但是其過程是漫長的,所以可以制定一個長期的計劃,數字化轉型必須遵循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原則,分步驟、分階段實施。讓資金分批流入每一步過程中,基于每一期的計劃去投入,可以大幅度地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3.3 優勢+威脅(ST)
一方面,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目的。由于大部分中小醫藥制造企業都有獨家藥品,或是主要的銷售渠道,而數字化轉型旨在為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再結合中小企業機動性高的優勢,所以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該明確每個階段的成果重點,是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市場份額,還是面對獨家藥品納入醫保等變動,抑或同類型藥品的集采降價,這些問題都是在轉型之前要確定的。另一方面,吸納數字化轉型人才。提高福利待遇,吸收數字化轉型的高級管理人才,將其作為公司的主要領導層之一,此外培養基層數字化員工,設立不同的激勵政策,保證人才不流失。
3.4 劣勢+威脅(WT)
面對“劣勢+威脅”重疊區,不能盲目進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當市場情況與企業自身不相符時,此時企業內憂外患,面臨生產危機,不應盲目進行數字化轉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收縮戰略。另外,當企業的資金狀況與數字化轉型不能保持一致時,制藥企業應該先對自身的財務問題進行梳理解決,明確轉型的目的,制定對應的財務方案,然后將自身的劣勢改為優勢,等外部的威脅最小時,再出手進行數字化轉型。
結語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由當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巨大進步所帶來的一場深刻變革。在這場變革中,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特別是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傳統中小企業。只有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主動適應發展潮流,勇于擁抱這種變革,才能贏得先機,才能贏得競爭優勢。數字化轉型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式的,必須圍繞戰略、經營、管理、風控和文化等關鍵要素及功能來展開,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中小企業認準方向和選好模式至關重要,如果選擇購買第三方服務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EB/OL].(2023-02-27)[2023-08-01].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2/27/c_1129401407.htm?d=1677495523419.
[2]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EB/OL].(2021-01-12)[2023-08-0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02034.htm.
[3]鄧靜嬪.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SWOT分析[J].財富時代,2022,(10):115-117.
[4]鄒婧,甘成久.基于SWOT視角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J].金融與經濟,2022,(10):92-96.
[5]楊淮.SWOT視角下醫學出版的數字化轉型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3,(4):55-57.
作者簡介:張文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公共衛生事業管理;通信作者:王強芬,碩士,研究方向:大數據與數字素養研究。
基金項目:2022年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編號:JGY2022200);廣西“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八桂學者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