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四妹
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契合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促使幼兒基于繪本閱讀活動獲得一定的思維啟迪和思想發展,培養幼兒的識圖能力,提升文本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發展。文章闡述繪本閱讀的概況,分析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繪本閱讀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繪本閱讀概述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同時,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幼兒閱讀教學有待朝著“人”的方向落實具體改革,即具體的幼兒閱讀教學活動,需要堅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設計適合幼兒的繪本閱讀形式與內容,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根本,幫助幼兒展開高效的繪本閱讀,促使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在聽故事、讀故事的過程中同步品位繪畫的藝術,同時還將幫助幼兒在欣賞繪本中的圖畫時加深對文本文字的認識與理解,最終提高幼兒啟蒙教育的效率。
(一)繪本閱讀的含義
繪本閱讀指運用幼兒喜聞樂見的繪本展開幼兒教育活動中的閱讀教學。具體而言,繪本指插畫與配文的結合。第一,繪本插畫具有精美、細節性等的總特點,屬于一種特殊的視覺藝術,具有一定的普世價值,有利于給予讀者豐富的文化理解與精神理解;第二,繪本配文具有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總特點,屬于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具有一定的基礎價值,有利于給予讀者一針見血、直入人心的文字觸覺。因此,插畫與配文組成繪本,將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落實合體,為讀者呈現一個個光怪陸離、引人入勝的故事,配上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以適合幼兒閱讀,從小培養幼兒的審美鑒賞能力與藝術觸覺。
(二)繪本閱讀的特點
首先,繪本閱讀具有最根本的特點,即直觀、形象性特點。具體而言,繪本閱讀相較于純文字文本的兒童讀物來說,具有更為突出的直觀性優勢與形象性優勢,可以幫助幼兒借助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而擁有一個跳板,理解具體的文字內容。繪本為幼兒呈現一種信息更為豐富、情節更為吸引的故事情境,既可以幫助幼兒完成早期基礎的識字,降低幼兒的閱讀難度,還可以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繪本閱讀動機,從而促使幼兒主動閱讀。
其次,繪本閱讀還有一個較為顯著的特點,即生活性。具體而言,繪本閱讀相較于文學書籍等類型的兒童讀物來說,具有更為突出的生活性特點。如繪本《學會管自己》通過講述生活中的細節,幫助幼兒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識,獲取一定的生活經驗,促使幼兒根據實用性的繪本靈活面臨即將遇到的學習問題、生活問題等,最終豐富幼兒的閱讀認知視野。
再次,繪本閱讀還有較為強烈的情感體驗特點,即幼兒通過豐富類型的繪本閱讀,將從不同的故事中感悟到多樣化的情緒,如《我爸爸》繪本從親情角度出發,促使幼兒代入自身與父母的感情,以感受清晰的父愛與母愛等,最終達成對幼兒的情感教育。
最后,繪本具有的精巧插畫與配文等,將為幼兒提供一個又一個豐富動人的故事情境,以此有效提高幼兒的閱讀進度,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培養認知觀察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想象創造能力、情感發育能力等,促進幼兒的綜合性發展。此外,針對繪本特殊的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的合體內容,其具有特殊的文學性與藝術性,能促使幼兒通過優秀的繪本而感悟深刻的故事內容,有助于幼兒更好地認識世界,構筑一個美好而完善的世界觀,促進幼兒良好道德修養與行為品格的培養與形成。
(三)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提升幼兒的語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繪本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語用能力。具體而言,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發展特點,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應用幼兒繪本展開教學,有利于幫助幼兒借助繪本的趣味性、文學性、藝術性等展開綜合性的閱讀學習,一方面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深化幼兒的閱讀動機,從而落實主動的繪本閱讀學習,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語言基礎;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文學修養,從而獲取更為全面且良好的繪本閱讀體驗,最終促使幼兒從落實語言到內化吸收再到外化于口語表達,提升幼兒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
2.促進幼兒的情感深化。
在幼兒閱讀教學中,利用繪本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深化幼兒的情感,即幫助幼兒通過繪本閱讀的直觀性優勢、形象性優勢等提高自身對繪本故事的閱讀與理解,通過圖文并茂、趣味盎然等兒童讀物,感悟其中深涵或顯著體現的親情、友情,引導幼兒發現與感悟多樣化的情感或生活情緒,最終落實對幼兒的情緒管理與情感教育。
3.提高幼兒閱讀教學效率。
應用繪本開展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幼兒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首先,應用繪本開展幼兒閱讀教學,有利于優化傳統的教學形式,幫助幼兒在以往傳統的純文本閱讀中發現圖文并茂閱讀的趣味性與綜合性,幫助幼兒利用較為完善的形象思維獲得抽象思維發展,從而啟迪幼兒的思維。其次,應用繪本開展幼兒閱讀教學,有利于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幫助幼兒從創新的閱讀教學模式中獲取更為豐富的閱讀學習資源,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促使幼兒養成樂于閱讀的學習習慣,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4.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應用繪本開展幼兒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利于促使教師及時關注幼兒的情感發育與學習情緒變化。同時,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將根據繪本書籍所體現的人文性、藝術性等的特點,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與德育水平,提升幼兒的素質,落實幼兒閱讀教學改革。
二、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繪本閱讀教學
分析實際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目前依舊存在部分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忽視繪本的輔助應用。具體而言,不同教齡、不同學歷的幼兒教師對繪本閱讀的應用重視程度有明顯的差異,即擁有長教齡或較高學歷的幼兒教師更能認識到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更偏向于使用繪本開展具體的幼兒啟蒙教育。但由于幼兒教師行業教師隊伍水平的參差不齊,在開展幼兒閱讀教學活動時存在許多忽視繪本閱讀教學的情況。
(二)繪本內容選擇的問題
分析實際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現狀可以發現,部分教師存在繪本內容選擇不當的問題,即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多數幼兒教師雖然偏向于應用繪本開展閱讀教學,但由于對繪本閱讀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或對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存在偏差等,依舊處于迷茫的教學狀態,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內容選擇層面,難以選擇正確科學的兒童繪本閱讀素材,影響閱讀教學開展質效,難以促進幼兒的素質化發展與能力的科學化提升。所以,在繪本內容選擇層面,教師需選擇具有教育意義或者蘊含生活常識的繪本內容,讓幼兒在閱讀的同時能夠積累生活常識,在閱讀中成長。
(三)幼兒教師自身的素質受限
分析實際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現狀還可以發現,教師的閱讀水平、文學修養等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針對兒童繪本閱讀教育的實質,幼兒教師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么簡單,還應加深幼兒對繪本作品的具體理解,帶給幼兒更為深刻的閱讀體驗,即深入作品的文學層面落實具體教學,以提升幼兒的文學修養;深入繪本作品的藝術方面,以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藝術素養等,提高幼兒對文學與藝術的廣泛認知與深刻理解。
其次,針對幼兒教師的工作內容,多數幼兒教師對此的認知往往僅僅是備課、上課與編寫教案等,忽視了幼兒教育行業對教師自身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即幼兒教師忽視自我提升,如忽視在文學創作、交流傳播等語言與思想能力的提升;忽視審美能力、評價與創造能力的提升。
三、繪本閱讀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創造良好的繪本閱讀環境
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創造良好的繪本閱讀環境,針對具體的繪本內容布置相關的硬件設施。比如,針對森林童話等類型繪本書籍,教師可以在幼兒教室中設計許多由樹葉拼接而成的裝飾品,以此營造森林一般的故事情境,促使幼兒更好地代入童話、繪本中的人物之中。
(二)優化繪本閱讀的內容選擇
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優化繪本內容選擇,針對幼兒面臨的生活問題選擇合適的繪本。比如,針對幼兒喜好吃糖果的特點,為了增強幼兒的牙齒保護意識,教師可以向幼兒推薦極具巧思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向幼兒強調“一定不要忘記刷牙”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在妙趣盎然的故事中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從兩個角色、兩個方面引導幼兒落實辯證性的“一分為二”式思考問題的探究過程。
(三)豐富多樣化繪本閱讀形式
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創設豐富多樣的繪本閱讀形式,如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促使幼兒不僅可以完成繪本閱讀的輸入過程,還可以促進幼兒內化閱讀知識,以此落實繪本閱讀的外化與輸出。
比如,在《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促使幼兒真正地走進繪本故事中,感覺鱷魚害怕牙醫的心理與讓牙醫害怕的鱷魚心理,促使幼兒從兩個對立的層面更加深入地認知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如此一來,既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經驗等積累,還可以提升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明確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做到有節制地吃糖果、吃甜食,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四)構建綜合性繪本閱讀活動
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構建綜合性繪本閱讀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勞動活動或體育活動,促使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完成自創型繪本設計,從而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豐富幼兒的閱讀與創作體驗。
(五)建立家園共育的閱讀模式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之一。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積極聯系家長,鼓勵家長與幼兒一同閱讀。
首先,教師應積極和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在家中營造良好溫馨的閱讀氛圍,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定期向家長推薦一些家庭讀物,讓家長在睡前陪伴孩子閱讀,豐富“親子閱讀”形式。在陪伴孩子閱讀完之后,家長還可以對閱讀的內容與孩子討論。比如,在陪伴孩子閱讀完《活了100萬次的貓》之后,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閱讀的內容,引領孩子領悟“愛”的力量。隨即與孩子做好約定,在日后的生活中都要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如早晨向父母說早安、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父母也要回以早安問候。以這種方式貫徹落實閱讀的教育效力。
其次,教師應建議家長指導幼兒獨立完成繪本閱讀,這樣既可以給予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又可以營造溫馨的陪伴氛圍。家長可以選擇周末和孩子共同閱讀書籍。在閱讀完之后,開展小型“家庭讀書分享會”。爸爸、媽媽與孩子分別闡述自己閱讀的內容,并基于內容展開互動。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從父母的視角出發引領幼兒在自己閱讀的基礎上拓展思考,也能讓幼兒在父母分享的內容中拓展眼界與見識,豐富知識儲備。
最后,教師在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讀書分享會”,讓幼兒將自己與父母讀書的小故事、印象深刻的繪本一一分享。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延續家園共育的效力,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幼兒在表達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運用繪本中的語言豐富表述內容,在互相分享中增長見識,完善語言系統,提升閱讀教育的效力。
(六)優化繪本閱讀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但從教學現狀來看,教學評價常常游離于實際教學活動之外。因此,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應針對性地優化繪本閱讀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將“你真棒”“你很厲害”等激勵性語言轉化為故事中的細節性評價,引導幼兒道出繪本的情感,給予幼兒肯定的鼓勵,提升幼兒的信息總結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促進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優化實施,教師可以采取創造良好的繪本閱讀環境、優化繪本閱讀的內容選擇、豐富多樣化繪本閱讀形式、構建綜合性繪本閱讀活動、建立家園共育的閱讀模式、優化繪本閱讀的教學評價教學措施,從而豐富繪本閱讀的內容與形式,提高繪本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最終促進幼兒的思想啟迪、情感觸發、素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