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周智
主動性學習品質是幼兒良好學習品質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學習狀態、能力增長、觀念建立及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與推進,體育活動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提到“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教師要重視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開發教學活動及教育資源,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形成主動性學習品質,提高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文章立足于幼兒園體育游戲,對培養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展開探討,簡述該品質對幼兒成長的意義,從科學性、探索性、合作性、自由性等教育視角展開探討,對學前教育工作提出幾點可行之策,以促使幼兒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主動性學習品質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兒樂意且能夠主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體育游戲將幼兒身體健康成長放在首位,是幼兒園健康領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具有以下幾點教育優勢。
(一)滿足幼兒探究需求
受年齡、個人能力、基礎教育等因素影響,幼兒對自然環境、生活現象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且好奇心較重,對全新知識內容的求知欲極強。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其獲取知識內容、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主動性學習品質的形成,能夠快速激活幼兒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為了創設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教師可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體育活動特點,通過趣味性游戲提高幼兒探索欲望,并將其融入教育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幼兒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滿足幼兒求知欲的同時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養成良好學習品質
“幼本化”原則強調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獨立設計游戲,是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體育游戲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能夠自主地展開對游戲內容的創新與探索,在接觸不同器械、材料、同伴、主題時,能夠選擇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調動自身主動思考、積極參與的特性,進而提升創造力,獲得全新的知識經驗,以此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三)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能力基于幼兒親身參與、感知體驗,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進而學會分析、解決問題。幼兒年齡小,存在好玩、好動的特點,在自由活動環節中,幼兒會主動展開游戲,在發現問題時能第一時間自主分析問題,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減少與同伴之間的沖突,進一步提升游戲質量與效果,進而豐富自身的生活、游戲、學習經驗。
二、體育游戲中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培養策略
《指南》明確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樂于嘗試與創造的學習品質。”幼兒園體育游戲恰好滿足了幼兒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以趣味性的游戲提升幼兒身體素養,提高其認知水平,使其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建立全新的知識經驗。而主動性學習品質的形成,對幼兒當前及未來發展都有積極作用。筆者立足于“主動性學習品質”的培養,結合體育游戲活動,從科學性、探索性、合作性、自由性四個視角出發,提出幾點教育培養建議。
(一)科學性:創設趣味體育場地
調動幼兒主觀能動性。《指南》提到“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因此,為了培養幼兒自主性學習品質,教師需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利用趣味性活動激發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科學擺放體育游戲區域,合理規劃場地和空間,滿足幼兒心理需求,調動其學習自主性,進而提高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促使其獲得豐富的游戲體驗。
在體育游戲區域的建設中,教師要明確各個區域之間的環境,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方式,讓幼兒了解到不同區域的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將各個區域有效關聯,避免幼兒出現游戲厭倦心理,通過各個區域與領域間的融合,讓體育游戲活動充滿開放、自由的特點,滿足幼兒最基本的游戲需求,為后續的教育活動做保障。在體育區域的規劃中,教師可以使用情境、分層設計展開規劃。
1.情境規劃,串聯區域。
在創設游戲情境時,需保證情境能夠激活幼兒的自主創造力,情境游戲契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入趣味性的元素,能讓幼兒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進而培養幼兒創造力,使其在自主創造的過程中培養主動性學習的品質。比如,在幼兒學習過《小馬過河》故事后,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情境創設體育游戲:
教師:“今天,請小朋友扮演小馬,翻越高山(攀爬架)、趟過小河(梅花樁)、走過獨木橋‘平衡木,將貨品送到指定地點,完成任務!”
這種情境教學能夠滿足幼兒對游戲的需求。教師可以利用角色及情境,將各個區域進行有效關聯,通過游戲方式提升幼兒身體素養,同時也讓其充分了解游戲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延伸游戲內容,鼓勵幼兒自主創設全新環節,如草原奔跑(慢跑)、避開泥潭(單腳跳)等。
可見,情境游戲的構建滿足了幼兒的發展需求,可以使其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創設游戲,達成體育游戲的培養目標。
2.分層設計,主動探索。
在分層設計中,教師需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支持并鼓勵幼兒不斷地挑戰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上限,讓其獲得更高、更深層次的成長?!吨改稀访鞔_提出“教師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特性,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及個體差異,支持并鼓勵幼兒行為。”因此,在規劃體育游戲區域時,教師需尊重幼兒的差異性,保證活動內容及器械具有“循序漸進”的教育特點,避免幼兒因出現運動量過大的情況而對其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在體育區域游戲中,小、中、大班幼兒能力不同,在同一區域中會有不同的表現。以平衡區為例,教師需注重游戲內容的分層。
小班幼兒游戲能力差,平衡力較低,教師可以以“獨木橋”為主,培養幼兒基礎運動能力;中班幼兒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可以以“梅花樁”為主,通過不同格子的蹦跳,提升幼兒爆發力、平衡力;在大班游戲活動中,幼兒能力較強,教師可以結合“跑跳”特性,投放“跳馬”器械,提升幼兒短時間內快速沖跑、蹦跳、平衡、立定跳遠能力。
這些趣味性的玩法能夠在同一時間內滿足不同幼兒需求。在幼兒能力有所提升后,其會主動地接觸下一游戲器械,突出了“循序漸進”的教育特點,能夠在分層管理中提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達成課程教育目標。
(二)探索性: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兒童年齡小,心智發展不成熟,對活動專注力有限,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體育游戲具有的獨特的教育價值,打破了幼兒教育的弊端,以趣味性的游戲內容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發展跑、跳、爬等多種能力,在趣味性的游戲氛圍中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環境。此外,《指南》明確提到“充分保護和尊重幼兒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在利用體育游戲培養幼兒主動學習性品質時,教師需保證活動內容的探索性,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提升課程教育質量,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
以中班體育游戲《尋寶藏》為例,活動目標為要求幼兒能在自然環境中嘗試新奇的有趣的活動,主動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初步培養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力,在游戲中提升跑、跳、爬等基本能力。在該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戶外游戲的多個區域,以“尋寶藏”為主題,鼓勵幼兒自主展開游戲活動。
教師:“森林王國的公主告訴老師,她在幼兒園里藏了一座寶藏。公主為小朋友們設置了重重關卡,并告訴老師只有聰明、勇敢、堅強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寶藏,請小朋友做好準備,我們一起尋找寶藏吧!”利用問題引導激活幼兒的好奇心,并鼓勵兒童展開討論。
教師:“我們需要翻過‘雪山闖過‘泥潭穿越‘沙漠爬過‘山洞獲得勇士獎章,請小朋友做好準備,我們要出發啦!”
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各個區域進行有效關聯,讓幼兒自主展開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使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戲,并以最短用時通過游戲關卡。由此可見,在體育游戲開展中,教師利用外界環境展開趣味活動,應用區域器械,可以在活動中提升幼兒體質及運動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挑戰性的情境,鼓勵幼兒自主探索,以“尋寶藏”為目標,提升其動作協調能力,使其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在趣味游戲活動中達成體育游戲教育目標,也讓幼兒學會自主解決、分析問題,培養主動性學習品質。
(三)合作性:強化幼兒自主欲望
眾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合作能力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基本能力。在體育游戲創設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構建具有“合作性”的體育游戲,鼓勵幼兒與同伴積極配合、協商,讓幼兒嘗試獨立創新游戲內容,強化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指南》明確提到“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爬、投擲、拍球等活動,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币虼?,教師需利用好合作游戲,提升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達成體育游戲的教育目標。
以大班體育游戲活動《一球多玩》為例,活動目標為要求幼兒學習兩個人用棍子運球;通過教師語言提示及同伴的示范,逐漸掌握運球的技能;控制自身情緒,有耐心,與同伴合作,堅持把球送到終點。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幼兒兩兩分組,并為其提供道具(兩根棍子、籃球、足球、排球)。
教師:“請小朋友們兩個人一組,使用棍子運球,看看哪組小朋友堅持的時間長,球不會掉到地上,關鍵還能運送到指定位置!”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與同伴快速展開探討,研究“平穩運球”的技巧。在研究的過程中,幼兒發現棍子距離太近,球會滑下來;距離太遠,球會漏下來;兩個人走路速度要一樣……在這一活動中,教師沒有采用直觀的教育方式,而是將活動的決定權交給幼兒,讓其與同伴討論分析,確定“運球”的方式。在與同伴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幼兒提出了無數個假設與若干種想法,通過實驗、操作、自主學習等方式,逐漸提升了自身主動性學習品質,在玩耍過程中達成教育目標,保證體育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構建了一場別樣的體育游戲活動。
(四)自由性:增強幼兒主動意識
在構建體育游戲時,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要過多地干涉其想法與決定,而是鼓勵其使用自由游戲、大膽創新的方式,在玩中探索全新內容,進而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品質?!吨改稀诽岬健白畲笙薅戎С趾蜐M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經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被诖?,在體育游戲中,教師需給予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與思考空間,減少“成人思維”干預與給予“直接經驗”,讓幼兒獨立完成體育游戲活動,并讓其嘗試自主創設游戲、創新游戲內容,增強幼兒的主動意識,達成課程領域目標。
以小班體育游戲《貓咪與球》為例,活動目標為要求幼兒與同伴互助完成游戲任務,掌握接球、滾球、拋球等基本技能,提高手臂力量;在合作游戲中感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體驗合作游戲的愉快。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游戲情境,并為其分發“小貓”貼紙與皮球。教師:“貓媽媽為寶寶們買來了很多皮球,請小朋友們扮演小貓,想一想,皮球怎樣玩最有趣呢?”
在問題引導下,幼兒大膽地展開嘗試,使用拍、踢、滾等方式玩起了皮球。隨著幼兒漸入游戲佳境,游戲內容也得到創新,如兩人互相扔球、接球;小組一起踢球;在地上滾球,看誰滾得遠;圍成一個圈互相傳
球……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對自己手中的皮球展開了不同游戲方式,根據自己的認知及想象,創設了全新游戲內容。在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沒有直接干預幼兒行為,而是鼓勵幼兒展開不同游戲,讓其自由自在地成長,創設出不同的玩球方式,達成培養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的目標,構建了一項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立足小、中、大班幼兒實際情況,針對體育游戲中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培養路徑展開探討,結合教育文件要求,從科學性、探索性、合作性、自由性四個方面提出幾點教育建議?;罨w育項目、創設體育游戲,可以提升幼兒體育教育質量。幼兒教師需注重對材料及內容的開發,將培養幼兒主動性學習品質放在首位,以體育游戲的開放性與靈活性特點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促使其身心得到和諧、均衡發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