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隨著夏日的輝煌落幕,靜美的秋天如約而來。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348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餐飲收入28606億元,同比增長20.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7365億元,同比增長21.4%。可以從各項數據中看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積極向好。多項政策有序出臺,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新規,餐飲業緊抓發展機遇,認真研究落實新政策、新法規,不斷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率,餐飲經濟有望持續保持較快增長。
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特色展業發展潛力,2023中國酒店餐飲業投資與創新大會在海南召開,內蒙古舉辦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暨餐飲供應鏈產業博覽會,山西大同舉辦2023黃花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六屆大同黃花豐收活動月、2023黃花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率團參加“2023粵澳名優商品展”、“傳統特色面點——從工藝創新到文化現象”高級研修班順利進行;餐飲人積極備戰亞運保障工作,迎亞運-泰中餐飲文化交流會暨泰精選食材品鑒會成功舉辦。與此同時,韓國餐飲業考察團到訪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會長武力拜訪餓了么、江蘇省餐協等各項交流活動有序進行,全力促進行業繁榮發展。
本期“封面故事”走進常州,開啟江南美食之都“多巴胺”之旅,用更豐富更有特色的美食“挺立文商旅融合新賽道,扛起‘舌尖上的新擔當”。通過介紹江蘇常州在加強文化研究重塑吳地餐飲標桿,做好菜系傳承、助力特色餐飲發展,走出去請進來、中吳美食“鏈”天下等方面的成效,全面展示“走遍神州,吃在常州”的獨特魅力,看常州如何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展現舌尖上的新擔當。
此外,本期多篇文章深度解析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特性及其在當代的價值》一文,重點闡述了中國優秀飲食文化的特性和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當代價值的體現;《把地方特色食品做成大產業》介紹了各地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推動食品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的路徑和成效;《2020—2023全球食品&飲料創新趨勢洞察》剖析了全球食品與飲料行業的創新趨勢。
人間最美是此秋,忙碌之余也不能少了品嘗生活中的趣味。不妨讀一讀《中華節氣菜作品選》《中國楚菜圖志》,看一看飲食非遺解析“七巧節”飲食文化和一部帶詞曲的“非遺”節氣菜單,聽一聽煙熏味道記憶的蛋白酶、庫爾勒冬棗以及芥末調合鹽的故事,找一找以大為美的羊,嘗一嘗節氣菜設計師帶來的立秋與處暑美食。也可以回首經典,看豐子愷如何省下半只面包來換得一點趣味,品《詩經》里那些可可愛愛的水果。還可以放飛自我,先游走于極富個性的中非,乃至到世界各地“一生必吃”的超震撼餐廳,再“趕烤”陶瓷之都——淄博。從世界各地、一餐一飯中,不期而遇那些可尋可遇的美和暖。
夏去秋來,荷香漸杳稻漸豐,清寒正是可人天。讓我們揮別這炎炎夏日,在明媚的秋光中闊步前行,期待秋的碩果。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