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寧
有人說,體育是家庭教育的萬能催化劑。的確,孩子愛上體育,不僅能夠讓身體康健,生活幸福,而且會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以我個人為例,我雖然是一位老教師,但令年輕教師羨慕的竟然是我的體檢表。幾十項復雜的生化檢驗,沒有一項是不合格的。眼睛年輕時不近視,到現在沒有花,每天看書不止,學習不輟,在三尺講臺幸福播種和收獲。究其原因,我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三十多年從未間斷。
無論是在我的課堂上,還是家長帶孩子找我請教數學問題或者解決家庭教育的疑難問題,我通常都會有意無意地跟家長和孩子聊聊,如何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全面發展。國家早在上世紀50 年代就確定我們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入21 世紀,我們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特別強調“素質教育”的實施。
有研究表明,導致現在我國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戶外活動時間的減少和不足。我們應該從科學的角度清醒地看到,體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和身體機能的提升,如提升耐力、力量、柔韌、肺活量等都是極為重要的。于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起全國各地陸續加入了中考體育。盡管各地的體測項目并不完全相同,但大都包括跑、跳、投三個方面,分別考核學生的耐力、爆發力和力量等。如河北省中考體育的項目分別設置了1000 米中長跑、立定跳遠、實心球等項目。
身體乃載知識之舟,寓道德之所。喜愛體育運動的朋友,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精彩仍然難忘。比如滑雪名將谷愛凌就是體育發燒友的偶像。大家更津津樂道的是這位學霸型體育明星的成長經歷,眾多家長是發自內心地學習谷媽的育兒經。教育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體育鍛煉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會加油添力,這讓更多家長看到了體育運動的價值所在。孩子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會提高學習效率。
英國《運動與醫療健康》雜志統計表明:學生的平均運動量與學習成績明顯成正相關;體育鍛煉對提高女孩的自然科學成績尤為明顯,身體活動對認知靈活性具有積極影響。身體鍛煉的強度與記憶力、專注力等決定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有密切關系,而適度的體育運動則能對大腦產生有益的刺激,使大腦更加活躍,還可以使內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內啡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中,非常有助于緩解緊張壓力和焦慮情緒,尤其有益于提升孩子心理素質,如毅力(堅持性、堅忍性、克制力、果斷性)、自信心、團結協作等。
澳澳是一個非常頑皮的初一男孩,平日里他無論上課還是居家,就好像屁股下有彈簧似的,老是坐不穩當。上課聽講也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數學課堂上,需要付出耐心和細心的長式計算、幾何中的多步推理等問題,都是漏洞百出,導致數學成績經常不及格。家長帶著孩子來咨詢我,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找到解決的對策。當我平心靜氣地跟孩子探討數學問題時,感到他雖然基礎知識欠缺不少,但是思維反應倒是不慢。于是,我向他們提出不妨讓孩子從每天堅持長跑開始,一則恢復孩子的心理自信,二則鍛煉孩子的堅持和毅力,三則體育運動能夠激發孩子認知的靈活性、敏感性和持久性。剛開始,澳澳一家都不以為然,覺得這個方法跟提高學習成績簡直是南轅北轍。恰好,澳澳的學校正在開展校內延時服務,增設了體育長跑訓練隊,孩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報了名。此后,澳澳按照學校老師的安排,在學習之余堅持進行長跑訓練。經過幾個月的體育鍛煉,澳澳不僅在學校運動會上拿到了一個“第二名”,而且上課的專注力明顯提升,作業錯誤明顯減少,到了期末考試,光是數學成績就提高了20 多分,其他科目也都有很大進步。體育鍛煉助力學習,澳澳成為了典型案例。
在家庭教育中適當開展家庭體育活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讓孩子掌握運動的技能,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熱愛體育的良好習慣,甚至還能增加親子間的交流互動,讓親子關系更融洽。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各項活動中,我們對孩子的真情鼓勵必不可少。比如,家里可以設立鍛煉進程光榮榜,也可以在“每日成就表”中增加體育鍛煉的部分。家長應身體力行,帶領孩子習得兩三項體育愛好,如跑步、跳繩、游泳、打羽毛球等簡單易學的體育項目。
我的女兒小時候非常靦腆內向,不愛與他人說笑,就是與我們的正常交流也較少,在學校里行為處事也比一般的孩子更膽小,唯恐做錯事會受到老師、家長或同伴的責怪。更讓我擔心的是,孩子身體柔弱,一有個“風吹草動”,常常會感冒發燒。怎么辦呢?作為家長,我經常帶領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女兒上小學的6 年中,我們的體育鍛煉和交流活動始終沒有間斷。春天放飛風箏,開心又健身。我和女兒一起扎制紙風箏,從選材到做骨架,從貼紙面到繪畫彩圖,女兒忙得不亦樂乎,也發揮了她擅長繪畫的優勢。到了曠野,我們父女倆迎風跑了起來。身體跑熱了,風箏也被我們緩緩地送上了天空。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燕子”在天空中翱翔,女兒幽閉的心扉也隨之向外界敞開。夏天去游泳,在消暑和玩水中實現了體育鍛煉。女兒一開始是怕水的,我給她講了游泳的益處,她心動了。在游泳館,我先來個現身說法,讓女兒看看我這個冬泳運動員的水中風采。更讓孩子羨慕的是,其他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小女孩,像一只只小海豚在水中暢游。女兒樂于學習了,先學會在水中憋氣,接著平展身體漂浮,雙腿練習蹬水,然后是掄起臂膊學劃水,最后是動作的協調和呼吸的配合。一周下來,女兒可以在水中游十多米了。一個月下來,女兒不僅學會了蛙泳,而且學會了自由泳。到了秋天,我們又開始練習輪滑。冬天,我們則開展長跑健身。
經過這些體育鍛煉的洗禮,女兒不僅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而且對我這個看似嚴肅的老爸感到親切了,有了煩心事也愿意跟我說了。所以,在我看來,體育是孩子健康成長、順利成才的重要催化劑。再后來,女兒多次獲得省、市、區級三好學生,尤為重要的是,我們培養了她熱愛體育的習慣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她的每次鍛煉,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甚至是一種高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