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
大同市園林綠化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00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環境保護意識的生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在會議中指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這是意義重大而深遠的承諾,不僅體現了對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由此可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無論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還是對國際社會的發展,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必定會對環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低碳經濟理念應運而生。發展低碳經濟是時代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在人類面臨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時,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選擇。在低碳經濟模式下,應該以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以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為主,以此來促進經濟發展。除此之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也是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低碳經濟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美化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城市綠化,不僅要讓市民“賞綠”,更要讓市民“享綠”。城市的美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如果一個城市只有光禿禿的高樓、水泥以及石板等,那么這個城市看起來一定是冷清的、沉寂的,沒有生機與活力,自然也不會讓人心情愉悅。但是,如果一座城市帶給人們的感覺是綠意盎然、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那么一定會讓人感受到城市的生機與活力。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就是利用現代化技術,賦予城市生機與活力,營造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讓人們感到身心愉快。除此之外,過去在發展的經濟的過程中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使得經濟發展的同時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違背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律。而當下越來越多的人也體驗到了環境惡化帶來的后果,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向往與內心需求,他們向往與大自然的接觸、和諧共生。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有利于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1]。
第二,有利于保護環境,調節城市溫度與濕度。城市中車輛行駛以及其他生產生活,都會產生許多廢棄物,以至于粉塵以及固體污染物等相對較多,污染環境同時也極大地傷害了居民的身體健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能夠在城市開展“增植補綠”工程,進行大量的園林綠化種植。通過多樣的綠色植物對城市空氣中的粉塵進行吸附與粘結,以此實現保護環境的效果。而且,城市園林建設引進的植物還能夠進行蒸騰作用,以此增加城市以及周圍空氣的濕度,降低周圍的溫度。因此,無論是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推動作用,還是對于城市自身建設而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綠植都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極大地提升城市生態建設工作質量。
首先,大多數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都把重點放在園林的景觀作用上面,而忽視了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作用。例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植物生存的條件,將很多植物大量移栽在城市園林中,片面追求人居環境的美化。而從未考慮這些植物是否能夠在本城市園林中生存,有些城市甚至還會出現由于物種入侵而影響本地生態環境的現狀。其次,還有部分城市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堅持效仿西方園林綠化建設,盲目追求西洋風格,還有不少城市直接照抄其他城市園林建設模式,并沒有結合自己城市的原有生態環境,違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則。除此之外,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現狀[2]。例如,部分施工單位存在貪大求洋的思想,他們不顧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現實質量,甚至把綠化建設工程的速度放在質量的前面,盲目追求工期。更有甚者,為了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而進行園林綠化建設造假,使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僅不具備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反而還會給城市帶來其他的問題。例如增加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后期的養護與管理成本,浪費人力、物力以及生態資源等。歸根結底,這都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規劃定位不合理所造成的[2]。
第一, 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設計理念不科學的現狀,主要原因在于設計人員。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設計理念是設計人員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整體設計,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工作進程都應當遵循設計人員的設計圖進行。一旦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理念都出現了偏差,那么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整體建設都會出現問題。而致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理念缺乏科學性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多數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人員重理論輕實踐,過分注重城市園林的理想效果,大搞形式主義。換句話來說,大多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工作人員只會根據自己專業知識進行設計,例如利用色塊花草、硬質景觀和人工水景構建城巿園林景觀。在這個設計過程中,并沒有實地考察城市的生態情況,根據城市的實際設計出因地制宜的科學方案,以此破壞了城市的自然生態群落。
第二,還存在部分設計人員對于園林景觀植物的特性了解不足等問題,歸根結底其專業知識水平的不足。他們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過程中無法科學配置園林植物。盲目引進外來植物品種,而且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不檢測、不馴化外來植物,以此造成城市園林物種入侵的后果,加重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
第三,在城市園林綠化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他們并沒有結合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特色建設本土的園林綠化[3]。大范圍的客土栽培、改造地形,以至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強度大卻難以取得實際效果,甚至破壞了城市原本的地形與生態環境。除此以外,部分園林設計人員在園林綠化設計時秉持著空想主義與理想主義,忽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成本,無法正確預見未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僅僅拘泥于當前的即時效益。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效果與質量是多方面共同維護的,所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三分靠設計,七分靠養護”的說法是正確的。對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來說,后期的養護工作至關重要。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后期的養護工作主要包括雜草清除、雜枝修剪以及樹木除蟲等。但是,根據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現狀來看,對于已經竣工的城市園林而言,其后期的養護與管理工作并未落到實處。
首先,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推卸園林養護的責任。以至于目前很多城市無論是園林綠化建設養護技術條件,還是物質與政策支持等都相對匱乏,以至于現有的城市力量不足以支撐起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養護與管理工作。其次,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后期養護與管理工作中存在些許不合理的現象。例如,思想認識不足,大多數園林綠化建設只注重工程前期的建設,認為綠化景觀一旦建成,便可以獨立生存,不需要后期養護與管理。而且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之間推卸責任,以至于城市園林景觀的養護責任不明晰。最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養護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做到高屋建瓴、腳踏實地、與時俱進。目前很多城市的園林景觀養護與管理工作的進行只是為了顧解決眼前的問題,其大多數不會未雨綢繆,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應對植物病蟲害。甚至為了一勞永逸,在植物病蟲害防治時使用毒性較高的農藥。總之,這種粗放的城市園林景觀管理方式,不僅無法讓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取得實際的效果,反而還會破壞城市原有的生態環境。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后期的養護與管理工作未落到實處,這嚴重阻礙了低碳經濟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許多地方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看起來頗有成績,其實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效能并沒有真正發揮。主要原因是他們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味追求新穎獨特的造型,忽略了園林景觀對整個城市的環境效益。而且前文所敘述到的規劃定位不正確、設計理念不科學等,都是影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發揮實際生態效益的重要因素。例如,受錯誤的設計理念的影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完成以后,可能會存在綠地植物品類局限的問題,進而影響城市園林區域內生態群落的發展。與此同時,城市園林中其他沒有形成群落生態的綠化植物也會受到影響,主要表現為對環境的適應性會減弱,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策略解決,會增加對城市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根據個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設計圖紙難免看出明顯的形式主義。主要表現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施工思路過于簡單化。簡單化體現在園林綠化建設僅僅是在原有建筑布局的基礎上增加植被覆蓋率,進行補種樹木或鋪設觀賞草坪等[4]。這樣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雖然從本質上也從屬于城市綠化建設的一部分,但是,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這都不是真正意義上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想要的結果,阻礙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生態功能的實際發揮。而且從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缺乏章法,會在很大程度上拖慢城市綠色生態項目的整體構建,甚至還會成為城市立體化發展的重要絆腳石[3]。
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規劃定位一定要正確合理,認清并且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功能,避免盲目追求形式主義方面的美化效果與視覺效果。同時,要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讓設計理念走上正軌。低碳經濟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做到正確的規劃定位與科學合理的設計,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培養高素質園林綠化建設設計人員與建設人員。城市園林的綠化建設是一項專業知識水平要求較高的工程,其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只有培養高素質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團隊,才能夠讓正確的規劃定位與科學合理的設計成為現實。例如,園林設計單位在招聘的過程中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設置入職門檻,加強職業培訓,創造外出學習與交流的機會,逐步提升相關員工的知識水平與專業素養,做到與時俱進。
第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目前,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建設的發展,使得城市的土地資源在不斷減少,甚至出現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局面。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必須符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讓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致力于滿足目前城市發展以及居民生活的實際需求。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將節約城市土地資源放在首要位置,并以此為抓手合理開發更多的土地資源,例如,建筑屋頂、墻面及其墻體等,都可以成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的重要場所。并且還可以根據建筑物的爬升與懸掛等基本特點,種植藤蔓、爬山虎等植物景觀。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解決城市土地資源匱乏問題,最大程度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還可以從空間資源的角度著手,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采用層次化的設計方式,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種植適宜的綠化景觀[4]。除此之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因地制宜性最大程度體現在使用城市原土上。使用城市原有的土壤與土地,能夠節約大量的土地資源,并且還有利于保持城市原有的外觀[4]。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并不是僅僅為了美化城市環境,更重要的是發揮生態功能,保護、調節與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功能與實際效益,這主要可以從科學搭配園林綠化植物入手。
一方面,運用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科學搭配落葉植被與常綠植物。無論是園林綠化建設設計人員,還是居住與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大多數人都喜歡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設計時采用五顏六色的組合方式。認為這樣能夠為讓城市園林增添活力,同時也讓城市園林的外表絢麗多彩。事實上,五顏六色的園林綠化建設設計并不能真正讓城市園林最大程度發揮生態效益,甚至還會破壞城市的原有生態環境。很多看起來五顏六色的花卉被移栽到城市園林景觀中,卻不適合生長環境,也不是常綠植物,這樣容易導致常綠植被物占比少,還會影響其他植物的生存。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認識到一點:盡管常有色植物都具備了很大的固碳與釋氧能力。但是常綠植物卻常常在秋冬二季大量落葉,容易導致冬季的固碳與釋氧能力不能滿足要求。除此之外,還要注重科學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之間的結合關系與生物多樣性要求,以實現景觀的比例均衡化,保證城市的碳捕獲與氧氣排放,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實際效益得以發揮。
另一方面,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要科學搭配不同年齡段的樹木。與高大的植物相比,樹齡較低的植物具有固碳及其釋氧能力。選擇不同年齡段的樹木進行科學匹配與種植,有利于在低碳環境背景下有效實現其應用價值,在最大程度上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質量。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背景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有利于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針對目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從低碳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從問題的根源入手,采取有效的策略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全面促進社會與生活、生活與生態之間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