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芮晴



摘? 要:網上辦事大廳為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由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提供新的抓手,文章分析了傳統信息門戶和網上辦事大廳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數據驅動和應用融合理念,整合認證授權、消息通知、事務辦理和流程建設,打造校級業務中臺,構建了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通過梳理業務體系和技術架構,從全域數據中臺、深度融通的業務中臺和一云多端的服務運營模式等角度探索實踐以服務為中心的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真正實現統一入口、一網通辦,切實提升師生體用體驗和學校管理效能,為高校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融合型服務;網上辦事大廳;數據中臺;業務中臺
中圖分類號:TP391;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3)15-0131-0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Online Service Hall in Universities
LYU Ruiqing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online service hall provides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assive response to active serv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portals and online service halls,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ata-driven and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integrates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message notificatio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and process construction to create a school-level business center and build an integrated online service hall. By sorting out the business system an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a service-oriented integrated online service hal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 comprehensive data center, a deeply integrated business center, and a one cloud multi end service operation model, and truly achieve unified entry and one network acces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service hall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grated service; online service hall; data center; business center
0? 引? 言
隨著教育領域“放管服”的改革深化和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高校信息化建設戰略逐步由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按照“以用戶服務為中心”“讓數據多跑路”的工作思路,眾多高校開始以網上辦事大廳為抓手的智慧校園應用服務探索與實踐。
高校經過前期應用系統建設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等階段,積累了大量數據和業務資產,打通了業務系統間的數據壁壘,推動了數據共享和應用融合。當前階段,以融合服務為導向的一站式網上辦事大廳建設,以數據賦能驅動流程服務優化,以信息技術引領流程服務變革,不斷提升“一網通辦”信息化服務效能,成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集中發力點[1]。在信息化成為教育變革內生變量的當下,高校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對推動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應用創新,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賦能應用和學校信息化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尤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網上辦事大廳在減少人員聚集、降低感染風險、提高辦事效率、助力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 現狀及問題分析
典型的網上辦事大廳,通常是學校統一信息門戶的一個功能模塊或與之并列,基于流程引擎和表單工具,構建線上辦事流程,實現了審批環節跨部門流轉、辦事流程入口集中、辦理過程消息提醒、線上審批與自助服務結合等功能。而高校傳統的統一信息門戶,通?;诠芾硭季S,作為校園信息化應用的統一入口,主要實現校園應用系統的集中展示和單點登錄的資源訪問權限控制,業務系統間的數據共享交互較少,跨部門服務使用不便。部分高校通過集成授權、數據、消息、資源、資訊和辦事服務,建成6大功能的服務中心,整合服務資源、增強用戶反饋,提升了校園信息門戶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3]。
但學校眾多應用服務的使用入口、消息提醒和待辦事務仍分散在信息門戶、辦事大廳和應用系統等多個地方,應用資源和業務數據開放共享不夠,師生使用操作不便捷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2? 建設思路
以師生需求為牽引,以“流程再造、一網通辦”為抓手,基于數據驅動和應用融合的理念,本文將傳統的信息門戶、網上辦事大廳和各應用系統服務等資源融合匯聚,通過整合認證授權、消息通知、事務辦理和流程建設打造校級業務中臺,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一站式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實現身份統一、入口統一、事務統一、消息統一和數據統一,為師生提供公開信息“一網通查”,服務應用“一網通辦”,消息通知“一網通達”,數據資源“一網通管”,互動咨詢“一網通答”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
2.1? 業務體系
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業務體系如圖1所示。
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用戶首頁:根據角色提供全面、精準、個性化的服務推薦,集中展示用戶最關注的基本信息、熱門應用、待辦事項、在辦申請、傳閱事項、待閱消息及日程安排,集成整合學校各類信息資源、應用系統、通知公告、新聞資訊和智能問答等,融合統一入口,集成重要師生關切,便捷、高效找到所需服務資源,如圖2所示。
2)個人數據中心:基于數據中臺匯聚治理學校各業務系統數據成果,集中展示個人基本信息和教學、科研、人事、資產、專業發展、社會服務等主題數據,如校園網使用、圖書借閱、科研項目、論文發表、資產信息、消費情況等,形成個人校園信息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呈現,方便師生統一查詢。
3)辦事服務中心:一是通過流程再造、業務梳理等方式基于流程平臺開發的服務流程;二是將業務系統的核心功能按照用戶需求、使用習慣等抽取封裝為輕量級應用,兩類服務聚合為辦事服務中心。覆蓋辦公、教學、學工、預約、報修等主題,支持場景、主題、部門、人員類型等多維度搜索展示,并根據權限設置入口可見范圍,為師生提供“要辦事找大廳”的統一服務體驗。
4)消息中心:整合各類用戶消息通知,除了流程平臺的消息、待辦、辦理進度等的提醒,還對接了辦公OA、綜合財務、訪客預約等各類應用系統的消息通知,支持按照來源分類,方便師生一站式集中查閱個人所有未讀、已讀消息。
5)事務中心:與校內各類應用系統中面向師生審批的服務深度集成,將待辦、已辦事項,個人進行中、已辦結及撤銷的申請事項,未讀、已讀的傳閱事項等匯聚的統一入口,支持按主題來源分類展示。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即可快速處理各類待辦事務,點擊后直接跳轉至對應系統,不必在多個系統和平臺間來回切換,真正實現“進一個門辦所有事”的一站式服務[4]。
6)應用中心:集中展示校內所有接入統一認證的應用系統,按照主題、部門等維度歸類,統一入口方便師生快速查找使用。
7)預約中心:提供“一對一”獨占式和“一對
多”共享兩類線上資源預約方式,支持無審批直接預約和先審批再預約的流程服務聚合交互模式,預約結果及變動情況等可通過消息實時提醒,預約規則、數據報表等均可分級授權管理。
8)資訊中心:集中展示校內網站及系統的通知公告、學術講座和校園資訊等。
9)日程中心:是查看、訂閱各類日程信息的統一入口,與校歷、課表等系統應用對接,集中展示課表、教學周次、工作安排等,同時與消息中心聯動,支持多種形式的日程提醒。
10)智能問答:校園生活百事通,基于智能語義分析,可以精準定位師生需求,快速查詢問題答案和相關推薦,提供校內教學、辦公、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時信息咨詢服務,知識庫覆蓋校園網、郵箱、圖書館、迎新、考勤、就醫、辦公電話等主題,同時根據使用情況不斷擴充,持續完善。
2.2? 技術架構
根據上述業務體系,本文構建了基于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的一站式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技術架構,如圖3所示。
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基礎設施層:多網融合、高帶寬、高可靠的校園網提供了高速、泛在化的網絡環境,堡壘機、防火墻、流控、行為審計、態勢感知等安全防護設備提供安全運行的強力防護報賬,應用虛擬化、分布式、云計算等技術,提供計算存儲支持的虛擬化云服務等平臺,為網上辦事大廳運行提供堅實基礎支撐。
2)業務支撐層:標準統一、管理規范、數據集中的校級全域數據中臺,為數據互通共享提供強力數據支撐,有效推動數據賦能;多場景、多領域、可復用的統一認證、消息中心、事務中心和流程平臺等核心能力沉淀為融合型業務中臺,提高應用需求快速響應能力和服務能力;同時,聯合校內眾多業務縱深管理的應用系統,組成業務支撐底座;此外,通過信息編碼標準、數據集成標準、業務接入規范、事務中心和消息中心集成對接規范等標準規范,保障信息化業務安全穩定運行,聯合構成融合應用的能力支撐。
3)應用融合層:集成認證、辦事、消息、事務、應用、問答、預約等功能于一體的融合服務平臺,通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有序推進,實現數據融通、應用融合、入口統一和一網通辦,著力解決師生的急難愁盼,是網上辦事大廳一站式服務的核心應用支撐。
4)用戶展示層:充分考慮學生、教職工、決策層、校友、訪客等各類用戶使用場景,提供PC端、APP、微信企業號和小程序等多種服務入口,滿足不同用戶群體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3? 關鍵應用和優化
本文從夯實全域數據中臺、構建深度融通的業務中臺和一云多端的服務運營模式等角度,探索實踐以服務為中心的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真正實現數據融通、服務融合、統一入口、一網通辦,切實提升師生體用體驗和學校管理效能。
3.1? 夯實全域數據治理中臺
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意味著校級應用系統平臺的“數據共享、資源互通、服務融合”,因此數據治理十分必要。按照學校頂層設計規劃,制定統一數據標準和管理制度規范,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建成包括數據填報、數據共享交換、標準數據倉庫和統一數據開放共享等模塊的數據中臺,對全校、全域、全量數據進行采集、歸類、治理、存儲、分析及應用,以系統化方式實現數據的可得、可用、好用。從而理清學校數據資產,改善業務數據不通、多頭管理、數據孤島等局面。同時,實現學校全量數據的實時融合、互聯互通與共享應用的最大化效能,為數據融通共享的網上辦事大廳提供全面、準確、有力的數據支撐。
數據中臺加強了數據集成共享,促進了系統互聯融通,為流程服務提供堅實數據基礎。同時流程平臺采集匯總的數據,也能回流至數據中臺進行信息更新和數據反哺,為其他應用系統提供更準確實時的數據共享服務[5]。如通過人臉照片采集流程,審批后的照片會更新至數據中臺,門禁通行系統從數據中臺同步更新后的照片,構建“流程申請—數據更新—數據回流—數據應用”雙向效能提升的數據流通閉環。
3.2? 構建深度融通業務中臺
3.2.1? 集成統一身份認證
同時為網上辦事大廳及其他應用系統提供統一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支持賬號密碼、手機短信、微信、QQ等多樣化認證方式,實現服務應用統一入口訪問、單點登錄,解決應用系統重復登錄、多套密碼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3.2.2? 構建中臺級事務中心和消息中心
制定網上辦事大廳標準集成對接規范,通過標準API接入待辦事務的名稱、環節、參與人、URL等,將第三方應用系統的審批事項集成至統一事務中心。從而,將分散多處的待辦事務和消息通知等有效整合集中,師生通過事務中心可直接跳轉對應系統處理事務,不用在多個系統平臺間反復切換,進一步打破應用系統間的業務壁壘,為部門協同服務奠定技術基礎。同時,提供辦事大廳消息、APP消息、微信企業號消息、短信、郵件等多種形式的提醒,實現消息通道全覆蓋;并通過接口調用保持PC/移動及應用系統等多端的事務及消息狀態實時同步,保證送達的消息及時準確。如圖4、圖5所示。
構建融合型流程平臺。包括靈活配置的流程引擎、快速編輯的表單工具和細粒度授權的報表分析,通過表單設計、流程建模、流程配置、流程調試及發布的開發規范和運營監控、權限控制、效率分析等管理機制,雙重保障各類流程服務良好運轉。此外,流程平臺與基礎數據平臺及業務系統應用深度融合,實現跨流程業務的數據應用融通共享,構建流程建設和應用融合的業務“支撐底座”。如年終考核流程的基礎數據提取、外出請假申請與門禁通行權限打通等,用“數據跑路”代替“師生跑腿”,用“部門協同辦”代替“師生多處跑”,有效提高師生幸福感[6]。疫情期間學生請假申請流程示意圖如圖6所示。
3.3? 優化運營服務一云多端
“互聯網+”時代師生移動辦公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本文優化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運營模式,同步推進移動端的服務建設。通過制定移動應用標準對接規范及整合方案,完成移動端應用的集中整合,實現服務應用與PC端網上辦事大廳保持數據同步和服務連貫。移動端支持APP、微信小程序和微信企業號等多種服務渠道入口,應用一次發布、多端呈現,消息事項多端實時同步,實現了業務統一、數據準確、服務連貫的一云多端運營模式,為師生提供“隨時隨地掌上辦理”便捷、智能的校園信息服務體驗。
截至2022年底,網上辦事大廳入駐面向師生服務的33個業務管理系統,發布服務事項60余項,其中流程申請類22項、表單填報類11項、業務系統抽取的輕應用27項;累計發起流程申請數量33.5萬件,流轉節點總數61.9萬,服務師生73萬人次,點擊量611萬次,極大提高了師生辦事效率和服務體驗。
4? 結? 論
實踐證明,用“數據共享、資源互通、服務融合”的理念為師生提供融合、便捷、統一的服務平臺,通過“夯實全域數據中臺+深度融通業務中臺+服務運營一云多端”模式構建的融合型網上辦事大廳,堅持以師生為中心,優化了用戶使用體驗,提高了部門協同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同時,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以此為突破口,持續優化業務流程,促進辦事流程與業務系統聚合,促進數據融通共享,助力提升學校管理和服務效能,提高師生幸福感。下個階段,將按照“打造師生能用、好用、愛用的一站式智能服務平臺”思路,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更深層探索:
1)持續推進流程數據深度加工后的反哺應用,數據更新回填至源業務系統,實現數據使用和更新雙向優化正反饋。
2)探索推進數據深度交互共享,基于數據中臺和業務場景,實現部分環節的自動審批及流程服務的迭代優化。
3)基于業務流程和相關基礎數據,通過橫向對比、鉆取轉換、趨勢預測等技術為二級單位的服務及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分級賦能;為校領導提供主題數據分析、資源使用效能分析及配置優化建議等方面的決策支持。
參考文獻:
[1] 張芳.高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實踐及創新應用——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 [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4):113-125.
[2] 張凱.復旦大學一網通辦深化高校數字化轉型 [J].中國教育網絡,2022(8):56-58.
[3] 張國寶,王志堅.智慧校園中服務融合門戶的內容與設計——以河海大學為例 [J].現代教育技術,2020,30(1):79-84.
[4] 李降宇,張鵬,張巍.高校網上辦事大廳的建設與實踐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1(19):40-43.
[5] 冀翠萍.智慧校園業務應用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1):66-72.
[6] 毛榮.高校一站式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探索與實踐——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