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梅 | 山東省平度市李園街道中心幼兒園
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發展的靈魂。山東省平度市東閣街道中心幼兒園在管理中求發展,在保教中求質量,在改革中求提高,重視發揮園所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優化環境文化,創新辦學理念。在東閣山水花城地域文化的蘊潤下,幼兒園提出了“多彩教育,潤養童年”的辦園宗旨。幼兒園以弘揚家鄉文化為特色,一樓體現東閣街道的地方特色,二樓表征了平度的地方農產品“四季歌”,三樓則表現了師幼的家國情懷。
經過多年“學習—實踐—反思”探索,幼兒園逐漸明確了“一園多品”的辦園方向,確立了“東幼蓮廉”的文化品牌,以“塑造精彩童年,綻放出彩人生”為發展愿景的多彩教育辦學品牌。幼兒園逐漸發展為獨具特色且具有良好口碑的幼兒園,并營造出了老年教師戀園、中年教師愛園、青年教師興園的向上氛圍。
創建品牌項目,提升辦學品質。第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打造“五色轄區園”。幼兒園注重發揮轄區園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5所公辦園形成了一園一品的“五色轄區園”。
第二,充分挖掘游戲的育人價值,構建“555”特色文化體系。一是五大活動區,幼兒園將游戲場地劃分為迷彩區、樂彩區、動彩區、探彩區、社彩區五大活動區域。二是“浸潤式五養”,包括養身、養氣、養性、養行、養心的好習慣育人特色。三是五位一體全環境育人,幼兒園打造了家庭、小學、社區、基地、幼兒園“五位一體”的特色教育模式。
強化科研助力,賦能園所建設。首先,創新育人模式,激發教師教研活力。同伴間的交往互動、有助于幼兒在更為自由、寬松、安全的氛圍中相互學習。幼兒園創新了大帶小、小促大的“互勉互助型”混齡游戲模式,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教研熱情。
其次,創建銜接機制,助力幼兒銜接過渡。幼兒園構建了小班—中班—大班—一年級“四段一貫式梯次發展”幼小銜接課程體系,并與小學統籌規劃、共同研究適合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課程內容,將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貫穿于幼兒一日活動,減緩銜接坡度。此外,幼兒園創建了教科研機構、幼兒園、家庭和小學“四輪驅動,協同推進”銜接機制,申報了山東省級研究課題,以問題為導向,讓幼小銜接落到實處。
加強家園共育,打造品質教育。一是創新思路方法,共促幼兒發展。幼兒園通過開展家庭教育公開課、沙龍、講座等,加強幼兒教育指導服務陣地建設。二是深入社會實踐,培養家國情懷。我們倡導家長利用節假日陪孩子到平度愛國教育基地、生態基地、地標建筑等景點深入了解和體驗,還開展了進社區、進敬老院等志愿者活動。
深化作風能力,促進內涵發展。第一,律己正身。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對好干部標準達成的共識是要嚴于律己、敬業奉獻、誠信待人,還要兼備業務精湛、勤于學習和反思等素質。
第二,協同共進。為探索幼兒園內涵式特色發展之路,幼兒園組織了教師“百日成長”、幼兒“百日打卡”的師幼共讀共學共成長行動。一是教師需要每百天學習一部經典,每月學習一本專業書籍;參與“百日打卡”讀繪本的幼兒需要每天打卡。二是每周二中午舉辦教師讀書分享交流會,每周四中午組織教師教學研討會。三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聘請顧問、邀請專家,指導教師學習研究。四是園長參加市級以上的業務比賽,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師幼學習。
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綜合實力的反映,其目標是陶冶師幼的情操、培育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師幼素質。我園完善了園所文化工作機制,構筑了全員共建的特色文化體系,在一定范圍內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