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梅 | 重慶市云陽縣實驗幼兒園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童年生活的一種自然延伸和過渡。重慶市云陽縣實驗幼兒園以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關注幼兒發展的連續性,從把舵定向、課程融入、三方同行著手,幫助幼兒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有序過渡,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建立機制,厘清思路。為保障幼小銜接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實幼重新審視本園幼小銜接工作現狀,梳理存在的問題,以保教處為主導,各年級組結合幼小銜接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研討,對幼小銜接課程進行審議,制定翔實的工作方案。同時聯合小學成立幼小銜接工作團隊,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明確互動方向和內容,協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兒童為本,研學當先。幼兒園通過每周五的讀書分享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幼小銜接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幼兒前書寫活動》等相關內容。每周一開展園本教研,秉承“自下而上”的教研理念,解決幼小銜接實踐中的真問題。教研管理人員和教研組長全程督導,保障教研的實效性,推進理念的落實。
以層次性班級活動為引導,做好習慣銜接。幼小銜接并不是到大班才開始,而是從孩子步入幼兒園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實幼為各年齡段幼兒分別制定生活習慣發展目標,將其融入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小班的“自己穿衣服”“小手洗干凈”活動提高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中班的“禮儀小標兵”“我是整理小能手”活動提升幼兒的交往意識與動手能力;大班的每日入園簽到、每周任務清單記錄、制定班級公約等活動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同時進行坐姿、站姿、握筆姿勢和用眼習慣等常規練習,為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以游戲活動為主體,做到“兩項試點”融合。2020年2月,實幼先后被確立為國家級“安吉游戲”試點園和縣級幼小銜接試點園,3年來,實幼通過構建“兩項融合”學習內容框架、進行“四大準備”與自主游戲的連接融合、改變游戲環境、生成班本化課程等手段進行了“兩項試點”的融合實踐,以自主游戲為抓手,助推幼小銜接工作。孩子們在自主游戲中的發展時常令人驚嘆:他們制定游戲計劃、分工合作,一起解決游戲中的問題;他們在游戲中探索速度、慣性、平衡、對稱、規律、統計;他們在游戲中專注,挑戰自我,天馬行空地創造;他們自己收納、管理游戲材料,習得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教師們耐心傾聽記錄理解孩子們的想法,關注、支持他們在游戲中的深度探究,融合工作初見成效。
以家園互動為抓手,引領家長科學銜接。幼小銜接,家長的支持配合至關重要,實幼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家園協同。一是定期召開線上線下家長會、分享經驗文章、發放調查問卷、舉辦講座,幫助家長科學認識幼小銜接,提供指導方法。二是為家長推送勞動建議清單,開展“親子閱讀打卡”“制作作息時間表”活動,家園協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以園校互動為依托,形成幼小銜接合力。為保障幼小銜接各項活動順利開展,實幼與中山外國語小學建立長期聯系機制。幼兒園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小學,體驗小學生活。園校定期開展幼小聯合教研,幼兒園精準把握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異同,嘗試在大班下學期引入小學教育思路;小學低年級教師深入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保持教學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在幼兒升入小學后,幼兒園對其進行追蹤,聽取小學教師的反饋,使幼兒園與小學找到最佳銜接點。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對接、過渡的過程。實幼將在不斷的探索中為幼兒搭建走向小學的階梯,為他們安全無憂地完成人生梯級的第一次“攀爬”助力,真正做到銜有溫、接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