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倡導下,80 個城市開展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目前已建成1402 個便民生活圈,3200 多萬社區居民受益。
發展“一店一早”。“一店”是便利店,滿足步行15 分鐘能夠買到日常生活基本所需;“一早”是早餐點。推動更多連鎖化、品牌化的便利店和早餐點進社區。
補齊“一菜一修”。“一菜”是菜場,按照一定的標準改造提升各種形式的菜市場,更關注環境、衛生和質量的把控;“一修”主要是日常的配鑰匙、修鞋等。
服務好“一老一小”。“老”就是老年康護,“小”是幼兒托管,建設完善一些服務設施,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
在醫養結合國家級試點單位中,有17 個城市開展了長期護理保險(長護險)制度試點工作,已覆蓋近1.5 億人,超過180 萬名失能人員享受到了長護險相關待遇。
長護險各地政策不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指導意見,規定根據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對符合規定的長期護理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上控制在70%左右,具體待遇享受條件和支付比例,由試點地區確定。近年來,各開展長護險的試點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長護險模式。其中,上海市長護險以參加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60 歲以上人群為對象,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之后可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機構和住院醫療護理三種照護服務,其中長護險基金承擔85%~90%的費用。
而據北京大學一項人口學研究顯示,如果不加以預防并采取控制措施,到2030 年,我國失能老人規模或將超過7700 萬。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2023 年3 月1 日起正式實施。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11個藥品,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2967 種,其中西藥1586 種,中成藥1381 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社保卡是國家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其“一卡通”的功能在不斷拓展:一是在人社領域全面普及了人社服務“一卡通”;二是積極探索在多領域的民生服務“一卡通”;三是協同推進線上線下“一卡通”;四是積極推進區域用卡“一卡通”。下一步,將以社保卡為載體,大力推行居民服務“一卡通”,開通更多的全國性“一卡通”應用事項,努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群眾使用社保卡更貼心、更方便。
寧夏民政廳會同廣東、山西、云南三省民政廳簽訂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四省區旅居養老對口合作、協同推進機制,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四省區還將開展“互動式”異地養老服務。有別于傳統的養老模式,“互動式”異地養老服務主要依托當地的旅居養老基地,通過組織老年人旅居養老,使其體驗不同地區的環境、人文、歷史,達到愉悅心情、開闊眼界的效果。這種旅居養老模式能為“銀發族”提供個性化的養老服務,使其由“養老”向“享老”轉變。
科學家證明,新冠病毒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系。對于65 歲以上人群而言,感染新冠肺炎后一年內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會提高50%~80%,特別是85 歲以上的患者和女性患者,風險增加最高。
參與該項研究的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新冠病毒對中樞神經造成影響:從輕微的頭暈、頭痛到嗅覺喪失,甚至發展成腦炎、中風和譫妄。建議65 歲以上的老人“陽康”一年內,應及時做大腦健康體檢,掌握腦健康狀態,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生活中,應保持均衡的飲食模式和健康體重;保持心情舒暢和充足睡眠,多進行腦力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如經常出現記憶力下降、性格改變、語言表達障礙、時間/空間認知障礙等早期癥狀,要及時就醫。
全國首例微創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已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完成,一個裝有電源、可充電電池、監控器的包,通過一根腹部皮下隧道的電線,可以為體內的“人工心臟”充電。
目前,國內已上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全磁懸浮左心室輔助裝置。這種左心室輔助裝置直徑僅47 毫米,重186 克。經手術將人工心臟安裝在患者左心房的心尖上,內部的泵體將原本心臟輸送不出去的血液抽出來,再利用動力輸送到全身。左心室輔助裝置是一種替代或輔助心臟功能,促進器官功能恢復的人工器械,通俗來說,屬于人工心臟的一種。近年來,微創植入人工心臟逐漸成為救治嚴重心衰患者的重要替代方案甚至是長期治療選擇。
大多數終末期心衰患者無法獲得心臟移植的機會,往往在等待移植的過程中不幸去世,且有一些患者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選擇心臟移植,這時就可以選擇人工心臟植入。
紫色蔬菜和水果有預防糖尿病的作用,特別是紫薯,對人體健康更為有益。
紫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酰基化花青素普遍比較高,而紫薯中的酰基化花青素含量更高。酰基本身具有難消化的缺點,但它對于人體健康好處很多,完全可以彌補其不足。酰基化花青素所具有的益生菌特質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還能抑制身體中的炎癥、調節體內葡萄糖和脂肪代謝。
紫色果蔬中的酰基不但可以改變植物中的物質以及化學特性,還能夠影響到人體對于果蔬中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謝。酰基以及非酰基化花青素都有利于2 型糖尿病的防治,只是這兩種花青素的作用方式不同,故而功效有所差異。
聽力有問題的老人更可能患阿爾茨海默病,這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不過,助聽器可能會降低這種風險。
聽力損失會導致大腦結構的變化,如果沒有足夠的輸入保持大腦活躍,大腦可能會在某些區域出現萎縮,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如果持續出現傾聽困難,大腦工作負荷會加重,導致疲勞,為思考和記憶問題埋下隱患。而且聽力受損的人可能會放棄社交活動,而參與社會活動有助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可以用人工耳蝸修復聽力損失,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推遲幾年。不過助聽器可以放大聲音,但一旦聽力損失超過某個度,增大音量也不起作用,這時可用人工耳蝸。這些設備繞過耳朵受損部分,直接刺激聽覺神經。研究人員提醒,如果在嘈雜的背景下或打電話時聽力出現問題,那就去做個測試,看看能否從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中獲益。不要拖延,越拖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