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簡陽市人民醫院)
急診科護士在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必要時戴防護鏡。尤其是接觸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體液等操作時,必須佩戴手套,起到屏障作用;戴口罩和防護鏡能防止飄浮在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被吸入體內,并阻止感染性液體、血液等物質飛濺到眼睛、鼻腔、口腔內。
洗手是最簡單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急診科護士經常用手直接或間接與患者、污染物接觸,容易引發交叉感染,所以在執行各項操作前后應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規范洗手,保持洗手時間,特別是接觸過患者人體組織或體液,安置好患者后應立即使用肥皂水洗手消毒,必要時應用消毒劑泡手。在接觸懷疑有傳染病的患者時,一定要戴N95 防護口罩、護目鏡、雙層乳膠手套,穿好隔離衣,防護口罩佩戴4 小時更換,被污染或潮濕時應立即更換。隔離衣不僅能避免患者和護士之間交叉感染,還能保護無菌區域和物品不受到污染,隔離衣被污染后須及時更換。
急診科護士要熟練掌握各項器械的操作方法,在搶救工作中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小心謹慎,抽吸藥液時嚴格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靜脈給藥時最好采用三通,打開各種玻璃藥瓶時先用砂輪劃痕后墊紗布掰開,用力適中,避免割傷自己。禁止用手分離使用過的注射器和針頭,以免刺傷。用過的針頭、玻璃瓶等銳器要及時裝入銳器盒內集中處理,減少受傷機會。如不小心被針頭刺傷,應立即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出血液,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并在流水下沖洗受傷部位5 分鐘,然后用碘伏或醫用酒精消毒傷口。
急診護理工作任務艱巨且責任重大,年輕的護士臨床經驗少,預見性差,難免會產生心理壓力和緊張焦慮情緒。所以醫院要定期組織學習,明確護士的職業范圍,規范操作流程,提高技術水平,加強各學科知識的積累,不斷提高能力,滿足患者需求的同時做到自我保護。急診科經常能遇到打架斗毆、醉酒的患者,情緒激動,很難有效溝通,有時還會謾罵、威脅護士,甚至發生暴力行為。遇到此類患者要及時通知醫院保安部門,保安人員應加強巡視,避免暴力行為的發生。面對急診科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護士們常出現焦慮心情,應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增強自身免疫力,多聽舒緩的音樂,以有效的方式放松心情。
急診科護士每日都會接觸到空氣中、物品上含氯制劑的化學消毒劑,如果不加以防護,長期接觸身體會出現異常,所以要合理使用化學消毒劑,掌握使用方法、濃度、時間,配置過程中要戴口罩、手套,避免消毒液刺激眼睛、皮膚黏膜。接觸細胞毒性藥物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配藥前洗手,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抽取瓶裝藥物藥液時,要排氣和排液后再拔針,不可使藥液排于空氣中,用針腔較大的針頭,以防注射器內壓力過大,藥液外溢。完成全部藥品配備后,需用醫用酒精擦拭操作柜內部及操作臺表面,備完藥后所用的一切污染物應放于污物專用袋內集中封閉處理。操作完畢后脫去手套,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及流動的水徹底洗手。在陪伴患者進行輔助檢查時會不同程度接觸各種放射線,急診科護士要熟悉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防止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