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雯
項目要落地,環評需先行。
近年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主動作為,把環評服務保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提升環評審批中下硬功夫、真功夫,以服務提質增效作為切入口,通過提前介入、優化服務、嚴格把關,在幫助企業解決環評審批等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難題的同時,把牢環評文件“質量關”,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推動揭陽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發展“加速度”。
提前介入,“把脈”重點項目
找準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是進一步提升環評審批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
為服務全市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減輕企業負擔,揭陽市生態環境局落實落細揭陽市委、市政府便民利企“三個最”要求(即聚焦群眾和企業最關心的高頻事項,通過群眾和企業最認可的溝通方式,采取最快捷的辦理方式,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水平,改善揭陽營商環境),通過重點項目“一對一”精準服務,強化環評業務指導,最大程度減少企業辦理環評手續的疑問和困難。
“感謝你們過來指導,讓我們對環評審批申請需要的材料和辦理流程有了更多的了解,接下來的申請也能少走點彎路。”2022年10月18日,廣東某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送服務上門”的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一行表示感謝,并表態要切實擔負起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建設項目環評進度。
為更好對重點項目企業進行指導幫扶,揭陽市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直奔現場指導該公司的年產1萬噸碳纖維及6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環評工作,就環評報告編制、污染物總量指標來源、廢水處理與回用方案等問題與企業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并提出指導性建議。
做好環評審批指導幫扶只是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不斷深化環評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
“在推動廣東能源揭陽大南海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落地的過程中,我們要求建設單位、環評編制單位認真落實責任、全面分析生態環境影響、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協調解決項目與上層規劃不相符等問題,對項目環評審批存在的制約因素逐一指導、協調解決。”揭陽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細數服務重大項目的各種舉措,通過主動對接企業,掌握項目進展,建立服務重點項目清單臺賬,暢通多家單位溝通渠道,確保及時跟進項目環評審批進度。
接下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開展“送服務上門”工作,提前介入重大項目環評指導服務,多措并舉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服務。
優化服務,開通“綠色通道”
端午的“龍舟水”過后,更襯得惠來碧空如洗。站在蔚藍浩瀚的惠來海岸邊,筆者遠遠望見揭陽港惠來沿海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海上施工。
重大項目建設是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作為揭陽唯一的沿海縣,近年來,惠來抓住區位優勢,全力加快產業振興,著力做好“綠”字文章,持續加快建設生態、生活、生產相互融合的濱海新城。
“在推動惠來重大項目落地,我們著實花了不少力氣。”揭陽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揭陽港惠來沿海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工程是揭陽市的重點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后方臨港企業原料、產成品進出的需求,對承接榕江內河港區部分貨種轉移,發揮與基礎鐵路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與閩粵贛其他城市的物資聯動等起著重要作用,其建設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然而,重大項目往往涉及地域廣、領域多,交通、電力等設施建設,甚至會涉及環境敏感區域,要想重大項目盡快落地,在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提下,環評保障服務必須扎實有效。
在接到揭陽港惠來沿海港區南海作業區通用碼頭工程項目報告書后,揭陽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聯合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啟動技術評估工作,做足前期準備工作,“踩準”時間節點完成各項協調工作,確保項目專家評審會及時召開,加快推進該項目環評審批工作。
“為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我們打通了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出臺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規定》,通用碼頭工程項目實際審查時間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實現快速審批。”揭陽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透露,通過簡化環評審批手續,加快審批速度,揭陽市生態環境部門對符合要求的項目環評實施“即報-即受理-即評估”。
此外,為全力保障服務項目快速落地,揭陽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挖掘污染物減排空間,為招商引資項目騰出環境容量,市局一把手和各分局一把手每周調度環評審批進展情況,推動環評審批提質增效,為全市重點項目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涉及的項目等做好環評審批保障工作。
分類施策,加快審查審批
要想項目依法依規落地建設,除了優化服務,還需扎實有效把好環評“質量關”。近年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分類施策,落實重大項目環評“三服務三保障”服務機制,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加大對小微企業環評工作的幫扶力度,積極服務“六穩”“六保”。
對于重大項目環評,在確保從快完成項目環評審批的同時,嚴格按照揭陽市“三線一單”分區管控方案、環評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導則審查項目環評文件,通過召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專題會議、征求意見等方式,保障環評審查質量。
對于小微企業環評,則通過修訂環評文件審批程序,按照國家、省及市有關要求,推行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對印染園區入園、生豬養殖等項目環評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提高環評審批效率。今年以來,已實施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告知承諾制審批11個。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實施臺賬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積極參加市重點項目并聯審批專班工作,實施重點項目環評服務臺賬管理,安排專人跟進,定期調度進展,實行掛賬銷號管理。”據介紹,今年以來,揭陽全市313個重點項目中,環評已批復105個,屬環評豁免類的159個。
為積極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有序轉移、綠色發展,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今年3月23日,揭陽市生態環境局還印發了《揭陽市促進產業有序轉移生態環境保護支持措施》,推動產業在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有序轉移。
“自文件實施以來,我們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產業轉移項目環評實施即報即受理即轉評估,加快審查審批,進一步提升環評審批效率,支持產業轉移重大項目早日依法開工建設。”據揭陽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介紹,對已開展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內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按規定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簡化編制內容、下放審批權限、豁免環評手續辦理等環評改革措施,全力推動揭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