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龍?羅文東?王志龍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李強總理談到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時,重新提起了“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浙商“四千精神”。其實“四千精神”在各地基層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工作中同樣適用。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的黨員干部走遍鄉里田間,傾聽群眾之所想,千方百計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全力營造基層齊抓共管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憑借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扎實成效,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與認可。
說盡千言萬語,化解環保糾紛
“占用耕地五畝以上就要判刑,鎮里出了錢恢復土地,你們沒有負一點責任,真要算起責任來,你們的責任非常大,沒有跟你們較真,就是考慮到你們掙錢也不容易。”2022年8月17日上午10點多,葉塘鎮筠竹村一座牛蛙養殖戶的窩棚里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原來在8月16日中午,葉塘鎮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負責人包勝泉接到網格員的電話,反映村民李某又利用農田準備復養牛蛙,他在電話上義正嚴詞要求當事人立刻停止違法行為,同時報告領導堅決采取措施拆除養殖設施。于是便出現了第二天葉塘鎮黨委政府負責人率隊動用挖掘機堅決取締養殖場的場景。
“這個牛蛙養殖場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辦的案件,之前我們也是千言萬語,一再勸告當事人絕不能出現復養行為,否則一定是得不償失。因為它是利用基本農田來養殖的,已經觸碰了耕地保護的紅線。”包勝泉指出,牛蛙養殖屬于高污染產業,大量牛蛙產生的糞便和污水沒有經過凈化處理,直接排入河流會污染水質,養殖產生的強烈氣味和噪聲也對周邊農戶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破壞了村莊的生態環境和村民的生活環境。
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與村民切身利益之間的沖突,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工作的包勝泉來說,見得太多了,他的內心也非常糾結。所以當他2021年6月擔任葉塘鎮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負責人后,就充分發揚“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在葉塘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梅州市生態環境局興寧分局的指導下,包勝泉完善制訂葉塘鎮畜禽養殖污染日常監管規定,積極牽頭組織做好事后監管,做到監管資料齊全規范,及時掌握養殖戶情況,防止污染問題反彈引起群眾再次投訴。
“包勝泉非常重視群眾投訴問題,做到有訴必來,有求必應,講道理、講法律、講人情,與我們一道共同協調解決好養豬場影響周邊住戶的民生問題,跟蹤督促養殖場完善好相應的環保措施,投訴人對處理結果也非常滿意。”葉塘鎮黎明村黨支部書記鄔勇東告訴筆者。
包勝泉向筆者感慨,“我們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的干部,很多都是出身于農村的黨員,也非常希望村民通過勤勞發家致富,但綠色發展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沒有妥協退讓的余地。所以我們建議村民在發展種養事業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相關的政策和法規,最好事前向相關部門咨詢一下,了解哪些行業、哪些地方可以去做,才不會讓自己的投入打了水漂。”
作為葉塘鎮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負責人,包勝泉身上彰顯的認真、細致、扎實的工作作風,是近年來葉塘鎮黨委政府狠抓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針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群眾反映強烈的七個問題,葉塘鎮黨委政府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態度,認真擬定了《葉塘鎮2022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和《葉塘鎮生態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千方百計督促各村(居)委定期報送巡查情況,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制度落地生根。
葉塘鎮副鎮長陳炯番向筆者介紹:“農村工作很多時候都要靠感情來加強溝通聯絡,走千家訪萬戶是工作常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細致掌握基層群眾反映的環保問題,像創新出臺《加強學習貫徹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文件的規定》,匯編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和《興寧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分修訂方案》,都十分貼近干部群眾的心聲。”這些工作為葉塘鎮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想盡千方百計,推動事業發展
“葉塘鎮把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案件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一道政治‘必答題,當成檢驗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試金石,科學制定整改方案,扎實開展整改工作,確保整改及時到位、落地見效。”梅州市生態環境局興寧分局局長羅慶平肯定了葉塘鎮的工作。
為了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葉塘鎮一方面在六五環境日期間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送法律到機關、企業、學校、社區,強化基層環境保護的宣傳氛圍;另一方面則是要求鎮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的黨員干部們以身作則,深入田間地頭和河流排污口,全面排查轄區河流污染源,確保九萊口河、洋陂河監測結果持續向好。同時邀請市生態環境局興寧分局業務股和監測站到場指導工作,為寧江水質提升綜合項目提供葉塘方案。
羅慶平介紹道:“在興寧市所有鎮(街道)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葉塘鎮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率先在全市形成政務月報、周報制度,為領導掌握工作實情、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在落實日常網格化巡查制度方面,葉塘鎮也走在前列,摸清了轄區范圍內工礦企業、畜禽養殖等污染源,制定了《畜禽養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書》,積極與養殖戶協調溝通,推動簽訂《退出養殖畜禽協議書》,并及時辦理我局信訪轉辦案件,使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成績的背后,凝聚的是基層生態環境系統干部們熬更蹲守、冒雨巡查、烈日曝曬的千辛萬苦。一年多來,包勝泉和他的同事們及時處理文件348份,如實收集反饋涉及農村生活污水目標任務、入河排污口整治清單等征求意見稿39件,每月及時通報九萊口河、洋陂河的水質監測結果。這一份又一份翔實充分的文件意味著鎮黨委政府、興寧分局交辦的任務都圓滿完成,群眾反映的訴求最終都得到圓滿的解決,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葉塘鎮黨委政府強化服務企業意識,平常除了嚴格要求企業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外,還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養殖臭味、避免群眾投訴的良好意見。興寧市烏池種養公司陳苑玲告訴筆者:“我們公司擴大養殖規模需要進行環評初審調查時,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的同志提供預約服務、即來即辦服務,為我們公司評選廣東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興寧市的工業重鎮,葉塘鎮黨委政府一直將保護生態環境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截至目前,葉塘鎮已經圍繞梅州市生態環境局興寧分局提出的“高水平保護興寧生態環境”和“高質量服務興寧經濟發展”兩大方向,積極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葉塘經驗,有望為興寧工業園這個“經濟發動機”提供更為強大的環保支撐!
正是有了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過硬的隊伍,葉塘鎮在大氣污染百日攻堅戰以及飲用水源、寧江水質、農村生活污水、危險廢棄物等專項行動中都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葉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練學偉表示:“我們黨委政府將會更好地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新的‘四千精神,貫徹落實好興寧市委、市政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奮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局面,為興寧市建設宜業宜居、和美鄉村貢獻葉塘力量!”
說盡“千”言萬語,化解環保糾紛,想盡“千”方百計,提高環保意識,走進“千”家萬戶,掌握環保動態,不辭“千”辛萬苦,履行環保職責。筆者在走訪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基層生態環境部門黨員干部形象,也正是有了他們扎實細致的工作,我們的經濟社會才有了更加深厚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