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斌
一、引言
總體而言,無尾熊型孩子的性格是悠閑自在、注重休閑嗜好、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無尾熊型孩子的優點是個性隨和、平易近人、安守本分;無尾熊型孩子的缺點是好逸惡勞。除了自己的興趣、嗜好,無尾熊型孩子是個“差不多先生”“拖拖拉拉小姐”。
我們舉個例子,看看誰更像是無尾熊型的孩子。有這樣一個情境:學期快結束了,班級要組織演出一個舞臺劇。班主任允許孩子們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孩子會選什么呢?
(1)想當掌有指揮大權的導演;
(2)想當編劇,這樣可以讓每個人都照著自己的想法去表演;
(3)想當最引人注目、最耀眼、最美麗的主演;
(4)想當最不引人注意的“跑龍套”或者是幕后工作者;
(5)想挑最輕松的事來做。
如果在上面情境下,孩子會選擇(1)這種吃力不討好、卻能享受權力感的工作,那這個孩子大概率是個獅子型孩子。
選擇(2)這種創意滿天飛、跟著想象力馳騁的工作的孩子,不外乎是貓型或孔雀型。但孔雀型的孩子對于做處在無人注目的幕后工作又不是很甘心,所以真的會跳出來挑戰編劇這個職務的,大概就是特立獨行的貓型孩子。
選擇(3)的人,有可能是獅子型、黑豹型和孔雀型孩子。當然,也要先看這個主角是什么模樣。如果主角是個英雄人物,那獅子型的孩子自然當仁不讓;如果主角是個飛天鉆地的神奇人物,那黑豹型孩子會躍躍欲試;要是主角是個美麗的公主或帥氣的王子,那孔雀型的孩子絕對會極力爭取!
選擇(4)這種默默待在幕后或者是跑龍套的,大概就是凡事低調的白兔型和志不在此的水牛型孩子了。
至于選擇(5)這種“輕松至上”,可以優哉游哉、輕松交差的,就是無尾熊型的孩子。
二、如何了解無尾熊型的孩子
無尾熊型孩子期待能夠徜徉在無壓力的生活中,盡情擁抱自己所愛的休閑活動,最好不要為現實生活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辛苦,可以從出生起就無憂無慮,然后一路玩到底。
無尾熊型孩子喜愛安定、優哉的生活步調,即使遇到緊急情況,也能保持淡定,不疾不徐地去面對。其實他們厭惡、排斥壓力,只要一感覺到壓力,腦內的防衛機制就開始啟動,希望能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或者拖延戰術,來逃避壓力的追逐。
他生性從容,老是一派悠閑自在,因此他旁邊的人多半會對他印象不錯,覺得他性情溫和,對人有禮貌,也不會惹是生非。只有父母知道他在家中其實懶懶散散,面對不喜歡的活動或事物,他要不是來個無限拖延戰術,就是索性來個置之不理策略。他不像黑豹型的孩子,不高興就來個硬碰硬的對抗;也不像白兔型的孩子,會在大人的高壓下,勉為其難地完成教師和家長交付的任務;更不像孔雀型的孩子,會用撒嬌又耍賴的手法。無尾熊型孩子這種“越逼我,我越慢”的性格,時常讓父母親傷透腦筋。
他相當注重休閑嗜好。在他看來,被指派的任務或者學校的作業,等同于被逼迫而不得不做的事。對這種并非出于自愿的事物,他基本上是能拖則拖,好像無法在盡責任和享權利中取得平衡。他不喜歡高壓管理,不喜歡被逼著完成某些事情,而喜歡在安定的環境、和諧的氣氛中,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
其實,每個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一點無尾熊型的性格,只是程度各有不同。因此,我們好像常常可以見到無尾熊型的孩子,他們常常優哉游哉、怡然自得。
對無尾熊型的孩子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保有我喜歡的東西?如何維護我自己的權益?”例如,父母要求他做功課,他會先想到:“那等我做完之后就可以玩游戲了嗎?那可以玩多久呢?”又比如,要他去幫媽媽跑個腿,買包調味料,他可能會想:“好,那我應該可以順便買自己想吃的巧克力吧?”換句話說,他很注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是否合理。
無尾熊型孩子的企圖心并不強。表現在學業上,他只求差不多就好,沒有太強烈的求知欲。除非某個領域正是他的興趣所在,他才會廢寢忘食地去鉆研、探索。
無尾熊型孩子的腦筋很靈光,也很有才華,只要能讓他對該做的事情產生責任感,對分內的工作產生興趣,那么他們的未來就無可限量。問題是,對待軟硬都不吃的無尾熊型孩子,父母、教師如何讓他對自己分內的工作和作業產生責任感,激發出他的內在動力,這就是無尾熊型的孩子給家長和教師出的一個大難題。
1.看他怎么“玩”。
無尾熊型孩子是那種可以躺著,絕對不坐;可以坐著,絕對不站;可以站著,絕對不肯動手做,想盡一切辦法要節省能量的孩子。如果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時,他會全心投入。這意思是說:他不會一邊玩,一邊去想“還剩多少時間要回家”“該留多少時間做功課”之類的問題。簡單來說,他就是那種很能“活在當下”的典型:玩耍時,腦中就只有游戲。
無尾熊型孩子總給人一派優哉、平和且不疾不徐的感覺。他平日情緒很穩定,不會莫名其妙地亂發脾氣、歇斯底里,或大吼大叫。因此,在一群小孩子中,也算是一個很稱職的玩伴。
如果看無尾熊型孩子一副“好好先生”“沒脾氣小姐”的模樣,就認定他好欺負,那就大錯特錯!他們不是那種平白無故會占人家便宜的孩子,可是一旦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他們可以把斤斤計較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一定會據理力爭,絕對不會為了息事寧人而放棄自己的權益。
當參加集體活動或玩游戲時,如果自己被指派的工作內容比其他玩伴多一些、擔的責任大一點,水牛和獅子型的孩子,可能甘之如飴地承擔;孔雀型孩子非讓大家看到他的勞苦功高不可;而無尾熊型孩子卻一定要爭到大家的工作分量都公平,或者至少他分內工作要少一些,又或者所得到的獎賞要多一點,才肯善罷甘休。否則,他可以用消極抗爭或者不合作策略,讓大伙兒玩興大減從而選擇讓步。
因為無尾熊型孩子鬧起脾氣時,往往不動如山,和平抗爭,而不像黑豹型孩子都是直來直往的沖撞,也不像貓型孩子一副愛答不理的冷處理。雖然無尾熊型孩子也有偶發的激烈抗爭事件,但因為他平時的個性溫和、好相處,所以其他玩伴還是愿意把各種不快拋在腦后,下次要玩時還是第一個想到無尾熊型孩子。
2.看他怎么“吃”。
無尾熊型孩子是天生的生活享受家。
對于用餐這件事情,無尾熊型的孩子是不會排斥的。就像其他嗜好一樣,他能夠感受到食物的美好滋味。各項餐點對他而言,都是一道道美味佳肴。他雖然也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但不會因此而挑食。這也確實是他的優點。對爸爸媽媽來說,無尾熊型孩子是相當好養的孩子。
像青椒、苦瓜、芥菜等這些味道比較重的食材,大部分孩子都不會喜歡,而無尾熊型孩子也可能如此。但是,他一方面不會像獅子型的孩子那樣具有個性,說不吃就不吃;另一方面也不會像水牛型的孩子那樣,認為我的責任就是要把食物乖乖吃完。無尾熊型孩子對不喜歡的食物的態度,可能是:“我不喜歡這苦瓜炒雞蛋,但既然父母都叫我吃了,我就吃一口看看,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吃嘛。不過,與其如此,何不多吃一些我更喜歡的蝦仁呢?”
這就是無尾熊型孩子對陌生食物的反應。他不會堅決不吃討厭的食物,但也不覺得自己就得乖乖聽話,把難吃的東西全吞下去。他會覺得:“既然用餐時間到了,我就要享受自己喜歡的餐點,否則,又何必停下剛剛的游戲而跑來吃飯?至于那些我不喜歡的食物,是沒有難吃到哪去啦,但既然也沒有好吃到哪去,我又何必吃它呢?”
對無尾熊型孩子來講,用餐時間就等于享受食物的時間。如果不能安心享受食物的美好,那對他而言,用餐就失去任何意義。
在學校玩了一整天,回家后,無尾熊型孩子常常會用零食、飲料來撫慰一天的辛勞,這樣日積月累下來,將是非常可觀的。父母們要留意,他的體型很可能是“心寬體胖型”,不督促他多做一點運動是不行的!
3.看他怎么“做功課”。
對于注重休閑的無尾熊型孩子來說,做功課并不是他最感興趣的事情。功課等于是他“被逼迫”而“不得不做”的事。既然如此,這樣的事情豈能讓它占用游樂和休閑的時間。可是,他那一點點責任感,也讓他無法坐視作業于不顧。
所以,我們很容易發現:放學回到家之后,無尾熊型孩子絕對先把書包擱在一邊,然后打開電視、打游戲,或者拿出零食飲料來吃。總之,功課這件事情,暫時還不存在于無尾熊型孩子的腦袋中。除非玩夠了、休息夠了,他才可能乖乖拿出作業來溫習,了盡學生的義務,保持過得去的成績。這也造成許多父母和無尾熊型孩子之間的沖突。
雖說沖突,但無尾熊型孩子對此也會來個置之不理,而導致父母跟他溝通失效。其實,他們是一群很有耐心的孩子。問題是,他只愿意把無窮耐心用在喜歡的事物,不管是多復雜的模型、積木,多困難的游戲,多繁瑣的資訊,他都可以了解透徹,娓娓道來,幾乎讓你忘了他是那個不愛做功課的孩子。
無尾熊型孩子最讓父母受不了的就是一談到吃喝玩樂,馬上精神百倍;說到做家事或做功課就推三阻四。想到這里,家長就忍不住吐槽: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用功又努力地念書或做事,自己家的孩子卻是努力又認真地看電視;別人家小孩只要20分鐘就可以輕松完成的功課,他卻要從黃昏拖到夜晚,從夜晚做到夜深,搞得父母火冒三丈、自己哭哭啼啼,最后還留下無法完成的作業。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馬馬虎虎,甚至抗拒,這種情形不只是人格特質在作祟,還有著許多潛在因素。例如,孩子小手的精細肌肉還沒發展成熟,無法應付繁多而又要反復抄寫的功課;或是孩子的學習一直懵懵懂懂,只是盲目跟著教師、同學照搬學習,對學習內容無法理解、沒有學習策略。類似這種學習痛苦的情形,長期累積下來就慢慢累積成“厭學癥”,孩子只要想到學習或做功課,就直接反感,不論學科、內容為何,總之就是先抗拒再說。
平時,很多父母常把“行行出狀元”掛在嘴邊,可是輪到教養自己孩子時,卻往往想不通、看不透,硬要強制無尾熊型孩子去讀書、做功課。殊不知,就學習而言,無尾熊型孩子只有借助他的嗜好,才能完成功課并引發學習動力。例如,對熱愛球類運動的無尾熊型孩子,父母剛開始必須借助閱讀運動雜志、球員新聞、球員自傳,來慢慢引領他閱讀和思考;借助計算打擊率、球場面積、勝率等,來學習數學。唯有這種“另類”教學,才能激起他的學習意愿。
4.看他怎么面對“人”。
無尾熊型孩子在面對長輩的時候,通常蠻有禮貌,該打招呼、該說謝謝、該說再見等禮節不會忘記。因此,在親戚朋友眼中,他是一個很溫和、乖巧的孩子。
由于無尾熊型孩子本來就是不會故意去觸怒別人的類型,所以也不太可能去忤逆長輩。他習慣在平和的氣氛中享受各種事物的美好,所以在和親戚朋友相處、聚餐時,通常都舉止得體,維持不錯的風度。大人在和他相處的過程里,會覺得他是一個個性蠻溫和的孩子,不會像黑豹型的孩子那樣好動,也不會像白兔型的孩子那么內向害羞。
他給人的感覺是好相處、有禮貌、討人歡心,因此很多長輩會忍不住對他疼愛有加。除了較親近的父母,一般人可能沒有機會發現他有懶散敷衍的一面,比如做功課拖拖拉拉,早上叫不起床,等等。舉個例子來說,媽媽可能會對無尾熊型孩子說:“待會兒李阿姨要來我們家里玩,可是你房間亂亂的。現在去收拾一下,別讓阿姨看笑話。”無尾熊型孩子說:“好。”而后,他還是自顧自看著電視節目。過了20分鐘,媽媽發現他還在看電視,便跟他說:“阿姨等下要來,你能不能現在花10分鐘去收拾房間,等收拾整齊,再來看電視?”無尾熊型孩子頭也不抬,便說:“好。”但接著繼續看電視。結果,李阿姨來了,無尾熊型孩子索性把房門一關,便迎上前和李阿姨話家常。媽媽知道無尾熊型孩子沒有收拾房間,心想:等客人走后再來訓他兩句。享用過愉快的午茶后,臨走前,李阿姨竟跟媽媽說:“你家孩子好乖,怎么教的?”這讓媽媽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無尾熊型孩子是很會“虛與委蛇”的孩子,只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全心投入。換句話說,在盡義務和享權利之間,他是想也不想就先執行后者,很單純地享受美好的事物和愉快的感覺。他的個性良善,脾氣溫和,就是天生少了一點動力,不愿意強迫自己多付出一些努力。看到可愛有禮又溫和的“無尾熊”,很多大人都會心生憐愛,無形之中對他寬容有加。這樣一來,反而強化了他們愛享樂、逃避責任的人格特質。對無尾熊型孩子,家長大吼大罵是沒用的,而要訓練他們獨立的能力和負責的態度,讓他帶著沒寫的作業去上學,或者鬧鐘響了也不要催促他,讓他自己去面對人生的責任義務。
5.看他怎么管理“錢”。
愛好悠閑的無尾熊型孩子,在面對金錢管理時,可能會出現兩種傾向:一種為以收集金錢為嗜好,即“財源型”;另一種為“守財奴型”。對無尾熊型孩子來說,他們的嗜好基本上就是生活的一切。為了讓自己能夠長時間處在喜歡的嗜好里,他們愿意把其他可能造成干擾的事物都排除掉。就管理金錢方面來說,也是如此。
為了自己的嗜好,他寧可把零用錢全省下來去買喜歡的東西。如果喜歡明星卡,他可能就會不計一切地收集,即使一包糖果里才只送一張卡片,也會把錢都省下來買一堆糖果,就只為了那些明星卡片。換句話說,“小無尾熊”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對自己的嗜好是有一頭投入的狂熱,就算因此犧牲其他事物或金錢,也在所不惜。又如,為了進口的飛機模型,夏天打完球之后,他能夠做到一杯飲料也不買;為了買一雙新鞋,能夠一整個月以泡面或面包果腹。這樣的儲蓄方式,難免讓人覺得他和一個守財奴無異。
無尾熊型孩子管理金錢的方式,都是為了他的好。換句話說,他的嗜好就是他的行為原動力,這里面自然包括了儲蓄。
有些無尾熊型孩子的嗜好,偏偏就是喜歡數著鈔票,看著銀行里的存款直線上升,因此他可能會去“另尋財源”。比方說,答應媽媽下次考試要考前10名,以換取獎賞或更多的零用錢;答應爸爸每天倒垃圾、每天準時鍛煉,每個禮拜都洗一次碗筷,以換取獎賞……無尾熊型孩子為了他的嗜好,愿意辛苦一點、努力一點,甚至犧牲自己的休閑時間也在所不惜。
從無尾熊型孩子管理金錢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在乎“投資報酬率”的孩子。他做任何事情,都建立在一個可以悠閑地滿足嗜好的前提下,否則基本上他是不干的。父母可以試著讓他多體驗一些不同的事物,讓他的生活經驗更加多元,愛好更加豐富;然后,也要讓他明了,很多事是不能太斤斤計較付出和收獲的,例如幫忙做家務,不是用來賺取零用錢的方式,而是家庭里的每一份子都應該負起的責任。父母可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讓他明白一個人需勇于盡責,不能樣樣都以滿足嗜好為前提。
三、如何教育無尾熊型的孩子
1.家長要與無尾熊型孩子耐心做好溝通,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無尾熊型孩子的拿手絕招就是“不合作戰術”,當爭執產生時,幾乎不會和父母正面沖突,而是代以生悶氣、鬧別扭,或是以無限拖延等方式來表達。許多家長在面對這種情形時,往往用越罵越大聲,或是取消他的各種權益的手段來處理。殊不知,這對化解親子沖突而言,絕對是雪上加霜。無尾熊型孩子并非蠻橫不講理的孩子,之所以會有種種不愉快,可能起因于認知上的差異。父母一定要好好和他溝通,才是可行、有效的方式。
無尾熊型孩子面對該做的事,例如倒垃圾、整理房間、做功課,都能保持不動如山的狀態,讓很多缺乏耐心的父母在大呼小叫都不見成效的情形下,干脆自己動手幫他做。可是這種省事的方法,其實縱容了無尾熊型孩子。只要他學會這種賴皮方法,以后很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來;反正總會有大人來幫忙收拾善后,他就越來越習慣“推、拖、拉”的戰術。雖然父母要求無尾熊型孩子做事,必須做好催促的心理準備,但至少在“推一下,動一下”的循環中,無尾熊型孩子也會慢慢動起來,逐漸養成一些責任感,漸漸習慣主動完成分內的工作。
2.家長要鼓勵無尾熊型孩子順著自己的嗜好進行興趣驅動式學習。無尾熊型孩子特別注重休閑嗜好,恨不得隨時隨地徜徉在自己的嗜好里。所以,家長可以借助他這種個性,鼓勵他順著自己的嗜好進行興趣驅動式學習。例如,他喜歡卡通,就帶領他去認識動畫原理,讓他試著接觸動畫的制作過程,甚至借助自己動手制作簡易版的翻圖動畫,來漸漸擴展美術基礎。家長要注意的是,要引領他借助嗜好去學習,而不是用交換條件式來做交易。比如說,“你幫忙照顧妹妹,我就讓你看卡通”,這就是絕對錯誤的方式,可能會養成他不正確的心態或習慣。
3.家長要找機會主動加入無尾熊型孩子的休閑活動,并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對無尾熊型孩子來說,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嗜好。所以,家長如果想增進親子關系,就要找機會主動加入他的休閑活動,與他分享他所喜愛的一切,與他產生共同話題。因為唯有如此,他才會把你當成朋友,而不只是大人;父母也才能更明白他的喜怒哀樂,進而給他更深層次的教育。
4.家長要讓無尾熊型孩子多接觸服務性質的活動,有機會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對于無尾熊型孩子,父母必須趁早讓他改掉“斤斤計較”的壞習慣。由于他往往過于在意“付出”和“收獲”之間的平衡,所以可能年紀小小就懂得“討價還價”。家長要多讓他接觸一些服務性質的活動,比如去幫助弱勢團體等,進而讓他明白:很多事情的“付出”本身,就已經是“收獲”了。
(責任編輯:蘇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