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支遁初次游歷建康時間考辨

2023-09-19 03:20:40趙建成孫悠揚

趙建成,孫悠揚

(南開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071)

支遁,字道林,人稱支公、林公、林法師,是魏晉玄學與玄釋合流的代表人物之一。據慧皎記載,支遁與王洽、劉恢(筆者注,即劉惔)、殷浩、許詢、郗超、孫綽、王修、何充、王坦之、袁宏等人并為當世名流[1]159-160。支遁著作頗豐,《隋志》錄《支遁集》8 卷、梁13 卷[2]1067。現存《支遁集》為明人初輯、清人續輯,收錄作品包括詩、書、銘、贊等多種體裁[3]32-46。支遁作品另存目17 篇,現已亡佚[4]。同時,支遁提出的“即色義”“逍遙義”思想還對我國早期山水觀念與山水文學產生過重要影響,清代詩人沈曾植言:“康樂總山水莊老之大成,開其先支道林。”[5]3212由于《晉書》不載其傳,僅慧皎有《晉剡沃洲山支遁傳》一篇,內容又多剪裁、拼接痕跡,導致后世皆頌支公美名,對支遁的生平事跡卻不甚清楚。迄今為止,學界對于支遁生平事跡的研究,僅有論文8 篇、專著1 部。另有張可禮、汪春泓的“編年”類著作略涉支遁行跡。以上學術成果對于厘清支遁的生平有著重要貢獻,考證了支遁于咸康四年(公元338 年)出塵,一生的重要節點有:初入建康—離京入吳—受詔還京—歸隱終老。然而,對于一些關鍵性問題,如支遁初次游歷建康的具體時間,始終未能取得一致性意見。因此,筆者擬就此問題作進一步考證。

一、支遁“入建康”與“出塵”的先后順序問題

根據慧皎的記載,支遁先入建康游歷,受名士王濛、殷融賞識,后隱居余杭山,25 歲出塵[1]159。若以此為據,則支遁應當在首次游歷建康后,歸隱余杭山。但慧皎的記述順序卻并不可靠,存在明顯的剪裁、拼接痕跡,現試舉兩例加以說明。

例證一:慧皎在敘述支遁于余杭山出塵后,又言其曾在白馬寺與劉系之等人談論《莊子逍遙篇》[1]160,《世說新語》亦載支遁與馮太常在白馬寺中論《莊子逍遙篇》[6]260。此兩處所載白馬寺當為同一地點,故清代學者程炎震就此考證,“此白馬寺在余杭”[6]260-261,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6]261、張可禮《東晉文藝系年》[7]204、汪春泓《中國文學編年史(兩晉南北朝卷)》[8]112皆引述此觀點。程氏之說顯然是基于慧皎的敘述順序進行合理推論,但卻有兩處謬誤,其一是將“余杭山”與“余杭”等同,《越絕書》載,“秦余杭山者,越王棲吳夫差山也,去縣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9]38,張宗祥注,“即今陽山,亦名萬安山”[9]67,據王曉毅考證,此山在吳縣[10]。此程氏謬誤一也。其二是誤認為白馬寺在余杭山中,然據劉孝標注引《馮氏譜》載,“馮懷……歷太常,護國將軍”[6]260,《晉書》又載咸康七年(341年),護軍將軍馮懷參與議定武悼楊皇后的祭祀禮儀[11]956-957,可知依據現有史料,馮懷自從任太常后,一直在京中任職。前往數百里外的山中寺院談玄應當不合情理。《法苑珠林》載,“晉白馬寺在建康中黃里”[12]1242,馮懷在京中寺院談論玄理,當為合理解釋。此為慧皎將兩件事拼接在一起所致。

例證二:在白馬寺談玄事件后,慧皎記載,“后還吳,立支山寺,晚欲入剡。謝安為吳興,與遁書曰”[1]160。按慧皎所敘,“謝安邀支遁來吳興”之事,應發生于支遁未入剡之前,然考《晉書·謝安傳》載,“溫當北征,會萬病卒,安投箋求歸,尋除吳興太守”[11]2073,而謝萬在升平五年(公元361 年)仍有任職記載[13]286,故其去世應在哀帝即位以后,此時支遁已年近半百。故“謝安邀支遁來吳興”之事應系于“哀帝征支遁”前后,即支遁最后一次入京之時。慧皎卻將其置于支遁未入剡前,屬于顛倒事件次序。

由以上二則例證可知,慧皎的記載能夠把握支遁生平的大概軌跡,但對于事件之間的次序、具體細節的記述,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慧皎的記述,并不能解決支遁“初入建康”與“出塵”兩件事的先后順序問題。

目前,學界對于支遁“初入建康”與“出塵”孰先孰后,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遵從慧皎的敘述順序,認為支遁“初游建康”當發生于出塵之前,如王曉毅認為,支遁游京師當發生于咸和八年(公元333 年)以前,此時支遁未滿19 歲,與王弼、衛玠成名時年齡相仿,當符合王濛所謂“不減輔嗣”、殷融所謂“重見衛玠”之贊譽[10]。倪晉波也認為,支遁與謝安等名士交往應發生在咸和九年(公元334 年)前后[14]。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支遁“初游建康”是出塵以后的事情,如張可禮《東晉文藝系年》、汪春泓《中國文學編年史(兩晉南北朝卷)》均將“初游建康”系于咸康八年(公元342 年),即支遁出塵四年后,理由是此年支遁與驃騎將軍何充共同參加“八關齋會”并賦詩三首[7]239[8]119(筆者注:此說仍存疑,詳見本文第三部分考證)。

由以上論述可知,兩種觀點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于二人之上:文壇代表王濛,政壇代表何充。此二人既是東晉中期的風云人物,又都對支遁的人生軌跡產生過重要影響。筆者擬從這二人與支遁的交往入手,厘清支遁“游歷建康”的準確時間。

二、支遁初入建康時間考:以王濛行跡為中心

由于史料的匱乏,目前關于支遁“初入建康”僅有慧皎記載,“(支遁)初至京師,太原王濛甚重之曰:‘造微之功,不減輔嗣’”[1]159一句。另有兩處與之類似,《世說新語》載,“王長史嘆林公:‘尋微之功,不減輔嗣’”[6]563,劉孝標注又引《支遁別傳》,“遁神心警悟,清識玄遠,嘗至京師,王仲祖稱其造微之功,不異王弼”[6]563。這兩處記載應可佐證“王濛贊支遁”事件的真實性。考慮到釋慧皎的《高僧傳》作于南朝梁代前期,早于侯景之亂與江陵焚書,當時可能有更翔實的文獻記載支遁的生平。綜合《世說新語》與劉孝標注的記載,以及《高僧傳》的成書時間,可以認為慧皎的記載可信度是比較大的。

既然如此,是否可以通過上述材料中“王長史”之稱呼,認定“王濛贊支遁”一事發生于王濛任司徒左長史以后?答案是否定的。據筆者考證,王濛于永和三年(347 年)才被授予司徒左長史官職,當年即離世,《世說新語》中大量的“王長史”條目,只是對人物的一種尊稱,在人物身故后取其官職最高者,并不能證明人物當時所處官職。筆者對王濛生平的考證過程列舉如下。

《晉書·外戚傳》載王濛先后任職司徒掾、長山令、司徒左西屬、中書郎、司徒左長史[11]2419,其中司徒掾乃王導征辟,司徒左長史為司馬昱輔政后任命,其余官職的任職時間均無明確記載。

咸康元年(335 年),王濛任司徒掾。《資治通鑒》載,“(咸康元年)導辟太原王濛為掾”[15]3001。

咸康八年(342 年)六月,王濛此前一直擔任司徒左西屬。據《通典》載,“成帝咸康中,恭皇后山陵,司徒西曹屬王濛議立奔赴之制曰”[16]2173,次年成帝崩后,殷融所上之書仍以“司徒西曹屬王濛”[16]2173稱之。考《晉書·成帝紀》,恭皇后逝于咸康七年(341 年),成帝逝于咸康八年(342 年)六月。可知342 年成帝崩逝前后,王濛依然擔任司徒左西屬(司徒西曹屬)之職。

建元元年(343 年),王濛任長山令。《資治通鑒》載,“(建元元年)江夏相謝尚、長山令王濛常伺其(殷浩)出處,以卜江左興亡”[15]3054,則王濛任長山令應在343 年前后。推測342 年康帝繼位后,王濛外放。

建元元年(343 年)至永和三年(347 年),王濛任中書郎。《通典》注,“王濛為中書郎四年,無人對,以濛難比肩故也”[16]2173-2174;《初學記》引《王濛別傳》云,“王濛別傳曰,濛為中書侍郎,四年無對,又遷司徒左長史,少選四人,年頻滿,以濛難與比肩也”[13]274;唐代“燕許大手筆”蘇颋亦自謙曰,“乏鐘會五字之敏,多王濛四年之任”[17]2584。可知“王濛任中書郎四年”之事,在唐代應有可靠記載。考王濛卒于永和三年(347 年)[18]252,343 年仍為長山令,則任中書郎時間應為343 年至347 年間。

永和三年(347 年),王濛任司徒左長史。《晉書》記載司馬昱入朝輔政為永和元年(345年)[11]220,則王濛任司徒左長史的時間應當在345年以后。又根據上述“四年中書郎”記載,則王濛任司徒左長史的時間可確定為347 年,當年卒于任上。王濛任職情況見表1。

表1 王濛任職年表

由表1 所示,《世說新語》全文共三十余處“王長史”(即表中“司徒左長史”),豈能皆為347年之事?可知文中所謂“王長史”乃是敬稱,取其官職最高者,并非指其任“長史”期間之事。如“王長史為中書郎,往敬和許”[6]735一句,“王長史”為敬稱,“中書郎”為王濛時任官職。

那么是否可以假設,支遁恰恰是在347年,也就是王濛任“長史”期間初入建康?答案亦是否定的。《世說新語》載“褚季野語孫安國云”[6]255一條,褚裒、孫盛、支遁三人共論“南北學風”,此事在“六朝學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然按《晉書》本傳記載,褚裒的任職軌跡圍繞江、揚、徐三州,而孫盛生平大部分時間皆在荊州,考二人本傳,孫盛、褚裒共同在京任職的時間,僅為343 年:此年褚裒任尚書令,次年離京鎮金城;孫盛此年任廷尉正,兩年后返回荊州。因而“褚、孫、支共論南北學風”之事,應當發生于建元元年(343 年)。結合此條證據,可知支遁初入建康時間,應當在343 年以前。又考慮到342—343 年王濛外放長山令(筆者注:長山屬東陽郡,在今浙江金華附近),并未在建康,故可知支遁初入建康并結識王濛,應至少在342 年之前。

綜合上述論證可知,支遁與王濛初識的時間,具有兩種可能性:若支遁出塵前游歷建康,則支遁與王濛相識應早于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若支遁出塵后游歷建康,則支遁與王濛相識應在咸康四年(公元338 年)與咸康八年(公元342 年)之間。此即支遁初入建康的時間范圍。至于支遁“出塵”與“游歷建康”的先后順序問題,由于文獻資料的缺乏,實難考證。筆者擬嘗試作如下推論。

慧皎載支遁俗家姓關,陳留人,抑或河東林慮人[1]159。兩晉時期為門閥社會,譜學與家世文學繁榮,譜牒成為世家大族壟斷特權之象征[19]。而支遁的俗家陳留關氏或河東關氏卻未見于史籍,可推測其并非當時高門大姓。支遁既非上層士族,又如何結識當時士族文化活動的中心人物——王濛[20]。在那個“嗤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的時代,寒族子弟在政務方面無進身之途徑,只得在談玄方面迎合上層士族的趣味。考察東晉士人談玄的地點,不外乎三種:府邸、宴會、寺廟。前兩種如“支道林、許、謝盛德,共集王家”談《莊子·漁父》[6]281,永和九年的“蘭亭雅集”,其參與者身份主要是高門大姓、社會名流,寒門子弟難以獲得邀請。像劉勰一般的下層士族,甚至無法進入沈約的府邸,只能“干之于車前”。而寺廟則不同,在東晉時期,名士慕佛法之玄妙、名僧之風度,樂意與僧人交往[21]184-186,名僧也可借此機會躋身上層社會。《世說新語》中有多條支遁在寺廟講經的記載,其聽眾既有王濛、劉惔、孫綽、許詢、王修等名士,也有馮懷之類的高級官員[6]258-270。可推測支遁正是憑借“僧人”這一特殊身份,利用自己“善標宗會”的特長,在講經過程中獲得諸名士的青睞。

因此,筆者推論,支遁初入建康應在其出塵以后,即公元338 年(咸康四年)至公元342年(咸康八年)期間(指支遁入建康的時間范圍,并非在此期間游歷建康)。在這次游歷建康的過程中,支遁在寺院講經而引起了東晉名士如王濛等人的注意,并借助這些名士的引薦,結識了何充、司馬昱等東晉上層官僚,從而名聲大振。

三、支遁初次離京時間考:以何充行跡為中心

據慧皎記載,“(支遁)后還吳,立支山寺,晚欲入剡”,后“俄又投跡剡山,于沃洲小嶺立寺行道”[1]160。《世說新語》亦載,“孫興公、許玄度共在白樓亭,共商略先往名達。林公既非所關,聽迄云”[6]572。可知支遁在游歷京師后,又返回吳地,先后游歷會稽、剡縣等地。然而對于支遁離京的確切時間,學界依然眾說紛紜。張可禮、汪春泓等認為,支遁離京入剡應為建元元年(343 年)[7]248[8]122,即上一年入京與何充參加“八關齋會”后,于次年離京,但并未給出詳細考證。王曉毅則認為,支遁離京應為咸康八年(342 年),與驃騎將軍何充赴吳縣參加“八關齋會”后,即留在吳縣,并建立支山寺[10]。李正西也持此觀點,但將“八關齋會”之事系于建元元年(343 年)[22]34-35。由此可見,諸位學者爭議的焦點,在于支遁與何充參加“八關齋會”的時間、地點、目的。這就涉及了支遁生平中另一重要人物——宰相何充。筆者擬就此展開考證。

《支遁集》載有《土山集會詩三首并序》,這是支遁唯一標明時間地點的詩作,其序言,“閑與何驃騎期,當為合八關齋。以十月二十二日,集同意者在吳縣土山墓下”[3]126。按序言所說,齋會發生于某年10 月,參加人物為驃騎將軍何充。其序又言,10 月24 日,眾賢人離開后,支遁“既樂野室之寂,又有掘藥之懷,遂便獨住”,在獨自游覽后,“遂援筆染翰,以慰二三之情”[3]126。倘若支遁早就隱居于此山,則無需等到今日才登山游覽、滋生詩情,可以推測支遁應與何充等人共同來此,齋戒完畢后,何充等人先行離開,支遁自行登山游覽。至于支遁登山采藥后,是返回建康,還是乘興游覽三吳,由于缺乏相關記載,就暫未可知了。總而言之,支遁離開建康的時間,系于此次“八關齋會”以后,應屬合理。上述諸位學者皆以“八關齋會”事件作為支遁“離京”的時間節點,也是對序言內容的充分把握。

此序言既為支遁自序,則知“何驃騎”應當為何充當時的官職,并非如《世說新語》般的敬稱。那么此次齋會發生于何充擔任驃騎將軍期間,應是無疑的。那么,何充任驃騎將軍的準確時間是多少?《晉書·康帝紀》載,咸康八年(342 年)六月,成帝駕崩,康帝繼位,七月,以中書令何充為驃騎將軍[11]184;《晉書·何充傳》載,建元初(筆者注:考慮何充于建元元年即重返建康,此處“建元初”應為建元元年,即343年),何充出為驃騎將軍,領徐州刺史,鎮京口[11]2029;《晉書·穆帝紀》載,永和二年(346 年)正月,“使持節、侍中、都督揚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驃騎將軍、錄尚書事、都鄉侯何充卒”[11]192,可知何充直到去世時,仍有驃騎將軍封號。綜合上述記載,可以確定何充擔任驃騎將軍的時間,應為342 年7 月至346 年正月,或343 年至346年正月。對于起始年份,“本紀”與“列傳”所載稍有不同。

何充與支遁共同參加“八關齋會”的準確時間,應當在咸康八年至永和元年期間,僅存4種可能性,即:342 年10 月、343 年10 月、344年10 月、345 年10 月。這四年恰恰是東晉政壇風云突變的四年:帝位兩度易主,朝廷再次北伐,潁川庾氏權力達到頂峰又頃刻敗落,譙國桓氏崛起。何充身居宰輔之位,相較于常人,其行動受政局影響應更為顯著。由東晉政局推導何充之行跡,應是具有說服力的。上述4 種可能性對應的時局如下。

可能性1——咸康八年(342 年)十月:何充任徐州刺史,居京口

據《晉書·何充傳》,何充早年因平定蘇峻之亂而聞名,在王導去世后,與庾冰共同擔任“錄尚書事”的官職[11]2029,此官職是東晉實際上的“宰相”,職無不總,東晉的世家大族往往借此官職掌控朝政大權[23]188-197,由此可知,庾冰與何充是成帝朝后期的實際掌權者。然而成帝駕崩后,權力平衡被打破,庾氏擁立康帝有功,獨攬大權,何充被排擠出京,鎮京口,“以避諸庾”[11]2029。

何充外放京口,其性質與謝靈運賦閑永嘉、唐宋時期的士人貶謫均不相同。從地理政治學的角度考察,建都長江以南、僅有半壁江山的王朝,其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央朝廷,與位于長江上游的荊襄地區,始終處在微妙的博弈之中:中央朝廷既需要荊襄地區擁有強大的軍力,以抵御北方政權南下;又擔心荊襄地區無法掌控,順江而下顛覆中央朝廷。縱觀六朝歷史,王敦、桓玄、蕭衍等人皆是依靠荊襄軍力行問鼎之事。回到東晉王朝本身,中央朝廷為了抗衡荊襄勢力,一方面,征發南渡流民,拱衛京師(如東晉后期的北府兵);另一方面,則興修漕運,調三吳地區的糧草支援建康,以減輕對長江水運的依賴。而京口,既是南渡流民的聚居地,又是會稽至建康運河的樞紐,還是建康的東方門戶,因此成為東晉時期的軍事重鎮[24]84-95。成帝時期,任徐州刺史、鎮京口者,先后為郗鑒、蔡謨,其中蔡謨為郗鑒臨終舉薦,郗鑒又是瑯琊王氏的姻親。因此,自成帝朝開始,京口的軍政大權實際上由瑯琊王氏政治集團掌控,直到后來的桓溫專權。王導執政末期,陶侃、庾亮妄圖將其廢黜,正是忌憚掌握京口駐軍的郗鑒而導致計劃未成[24]67-69。

由上述論述可知,何充出鎮京口“以避諸庾”,與其說是失勢外放,不如說是主動回到瑯琊王氏集團的“大本營”(筆者注:何充亦為瑯琊王氏姻親,其仕進過程離不開王導的提攜),借京口駐軍保全自己,以待來日。而事實也證明了何充“身在京口,心在朝局”。《晉書·康帝紀》載,建元元年(343 年),庾氏北伐,何充隨即入朝輔政[11]186,《晉陽秋》中更是生動地寫道“及冰出鎮武昌,充自京馳還”[25]42,可見其意圖重掌中樞之迫切心理。懷有如此迫切政治目的、時時刻刻想要“馳還建康”的何充,在此時期是否會離開京口駐軍,前往三百余里以外的吳縣參加八關齋會,應該是值得商榷的。同時,鑒于《晉書》“本紀”“列傳”關于何充始任驃騎將軍時間的記載互相矛盾,若按“列傳”所述,何充于建元元年(343 年)始任驃騎將軍,則本年也不可能以驃騎將軍的身份參加“八關齋會”。因此,“八關齋會”發生于本年的可能性也應慎重考慮。

可能性2——建元元年(343 年)十月:何充任中書監,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居建康

《晉書·康帝紀》載,“(建元元年)秋七月,石季龍將戴開帥眾來降”[11]185,后趙內亂,以庾冰、庾翼為代表的東晉朝廷再次掀起北伐戰爭,庾翼鎮襄陽,庾冰鎮武昌。田余慶認為,庾氏北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收復失地,而是為了完全掌控荊襄地區的軍政大權,進而控制整個長江上游地區[24]132-134。不論其目的為何,庾氏離京造成的事實影響,就是何充“馳還建康”,重新掌控朝政。《晉書·康帝紀》載,“冬十月辛巳(筆者注:十月初三),……以驃騎將軍何充為中書監、都督揚豫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輔政”[11]186。

何充輔政后,北伐戰爭仍在繼續,是否需要親自過問軍機要務暫且不論,其于十月初三接替庾冰重掌中樞,應該需要一定的時間安置僚佐、平衡新舊勢力。從各方面史料來看,何充“與王濛、劉惔好尚不同”,是一個“器局方概”“總錄朝端”的實干之人,因而“見譏”于當時的談玄名士[11]2028[25]44。《世說新語》有“王、劉、林共看何驃騎”[6]216一條,何充埋頭文書,無心玄言,可見對政務十分重視。基于此種性格,何充選擇在接任宰輔后不足一月內,出京赴四百里外的吳縣參加八關齋會,也是值得懷疑的。

可能性3——建元二年(344 年)十月:何充任侍中,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居建康

《晉書·康帝紀》載,“(建元二年)九月戊戌,帝崩于式乾殿”[11]187;《晉書·穆帝紀》載:“建元二年九月丙申,立為皇太子。……冬十月乙丑,葬康皇帝于崇平陵”[11]191,康帝于九月戊戌(九月廿六)駕崩,十月乙丑(十月廿三)下葬,此國葬時間恰與“十月二十二日”的八關齋會相沖突。何充此時作為宰輔,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拒絕出席國葬而去參加齋會。因此,這種可能性應當排除。

可能性4——永和元年(345 年)十月:何充任侍中,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居建康

與前一年相比,本年的東晉政壇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庾冰、庾翼的相繼去世,導致庾氏家族苦心經營的長江上游勢力不復存在,《晉書》庾翼、何充本傳皆載,庾翼臨終時,奏請讓其子庾爰之繼承其職,然而此請求立刻被何充否定,庾翼二子也被改任他職,遠離荊襄地區[11]2030。至此,始終困擾東晉王朝的“上下游對峙”問題似乎暫時消失了。《晉書·何充傳》載何充言:“桓溫、褚裒為方伯,殷浩居門下,我可無勞矣。”[11]2030此時桓溫任荊州刺史,掌長江上游兵權;褚裒任徐州刺史,掌下游京口兵權。譙國桓氏在庾氏多年打壓下,暫無割據一方能力,桓溫又是何充親自提攜上位,尚無背反之心(至少表面上如此,考慮到此前何充曾讓桓溫鎮守京口,也體現了何充對桓溫的信任);褚裒是褚太后之父,自然忠心于朝廷。本年四月,會稽王司馬昱任錄尚書六條事,輔助何充管理國政。綜上可知,穆帝朝前期的政治局勢,處于一種難得的平衡狀態,何充總攬全局,垂拱而治。永和年間多文人雅集,正是受益于這種穩定的政局。

在此種情況下,何充外無政敵,內有司馬昱輔佐,而司馬昱又是“無濟世大略”[11]224之人。此時何充出京赴四百里外的吳縣參加八關齋會,可能性相對較大。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將4 種可能性進行排序:345 年10 月、343 年10 月、342 年10 月,三者可能性依次遞減。344 年10 月為國葬期間,何充不可能在此時參加“八關齋會”。

根據支遁與王濛、何充等名士的交往經歷,參考前文所述“孫盛、褚裒、支遁于343 年共論南北學風”一事,可以對支遁“初次游歷”建康的時間范圍進行總結。若支遁在“出塵”前游歷建康,則支遁“入京”與“離京”的時間均應在公元338 年之前,并于此年在余杭山出塵。若支遁在“出塵”后游歷建康,則支遁“入京”時間應在公元338—342 年期間;“離京”時間則有345年10 月、343 年10 月、342 年10 月三種可能,其中345 年10 月的可能性最大,342 年10 月的可能性最小。

四、結語

支遁于公元338—342 年之間初次來到建康,公元345 年10 月以后離京入吳,在此期間廣泛結交朝廷重臣與玄學名士。這些重臣名士對于支遁所提出的“即色義”“逍遙義”等思想可能不求甚解,但名士與名僧超逸的生活方式、高雅的人生志趣,卻引得后世爭相效仿。支遁離京入吳后,與江南隱士寄情山水,其“即色游玄”“至足逍遙”的思想也促成了“玄學自然觀”向“山水審美觀”的轉化[26],為士人模山范水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唐宋以后,支遁的“即色義”早已無人問津,但其所開創的僧俗交流、佛禪入詩卻被發揚光大,孟浩然、李白、杜甫、溫庭筠、蘇軾、秦觀等詩人,往往把自己與僧侶的交流比作支、許之誼,以此追仿先賢[27]。支遁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已成為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原创视频在线|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五月天久久综合|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91国内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91色在线视频|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色网在线视频| 夜夜爽免费视频|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夜夜拍夜夜爽|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热|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韩日免费小视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www.日韩三级|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伊人无码视屏|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观看AV|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区在线看| 亚洲天堂啪啪|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91色|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欧美www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