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胃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惡性疾病,其發生、發展與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對于胃癌患者來說,治療期間執行健康合理、具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有助于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幫助恢復身體機能,更好地面對后續治療。
胃癌早期患者的飲食建議
胃癌早期患者一般會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結束后,患者可以根據醫囑,逐步從流質飲食過渡至半流質飲食。術后3天,患者可以嘗試喝水。如果飲水后患者沒有不良反應,且能排氣,可每兩三個小時飲用一次60毫升左右的米湯,讓腸道逐漸適應。之后,患者可食用米湯、果汁等類型的流質飲食。待腸胃功能逐漸恢復后,患者可以食用谷類食物,如湯面等。
術后一周左右,患者可以恢復正常飲食,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豬肝、蘋果、獼猴桃等,提升自身免疫力。日常飲食以熟食為主,飲食清淡,可多食用饅頭、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減少腸胃刺激。應少食用生冷食物,忌食腌制、熏烤類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類的飲食,以免導致胃黏膜受損,引發術后不良反應。
另外,患者日常要注意進食的速度與頻率,以細嚼慢咽為佳,注意不可暴飲暴食。每日應少食多餐,保證營養攝入。
胃癌中期患者的飲食建議
胃癌中期患者一般需進行綜合性治療,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此時,患者胃口可能非常差,抵抗力也有所下降。因此,食物不僅要易消化、營養成分高,還需要水分多、易咀嚼,有助涵養氣血。
患者可以食用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雞肉、牛肉、草魚、海參、蝦;維生素含量較高的胡蘿卜、西紅柿、獼猴桃、蘋果、菠菜、蘆筍等;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種子類食物,如南瓜子、葵花子等;能夠補血益氣的山藥、芡實、冬瓜等。如果咳嗽頻繁,患者可以食用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食物,如百合、綠豆、白木耳、雪梨、杏仁等。
以煎炸烤等烹飪手法制作的菜肴不適合患者,可多食用以燉、煮、蒸等方式制作的食物。同時,患者應忌食辣椒、姜、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胃癌晚期患者的飲食建議
胃癌晚期,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和身體狀態均急速惡化,主要接受內科治療。此時,飲食應富含營養素、清淡易消化,能夠補充患者的體力,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最大程度上配合治療。患者用餐一定要定時、定量,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腸胃出血、穿孔等問題,從而增加機體負擔。
飲食以半流質食物為主,如小米粥、面條等,也可食用好消化的主食,如饅頭、面包。應少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紅薯、芋頭等。此外,可以補充一些營養豐富的食材,如烏雞、鯉魚、鵪鶉、甲魚等,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對于這類滋補食物,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循序漸進、慢慢進補,不宜過多食用。患者飲食應注意溫度——不可過燙。
如果患者出現進食困難、食欲不振等現象,可以食用具有開胃功效的食物,如鮮石榴、鮮烏梅、鮮山楂等。可用橘皮、花椒、生姜、冰糖同煎成湯劑內服。患者日常可多食用水果,如葡萄、橘子、香蕉、草莓等。這些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葡萄、草莓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對于晚期患者來說有所助益。
胃癌患者在注重飲食合理健康之外,還需要保證身心愉悅,如進行適量運動,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些做法都有助于身體的恢復。
胃癌的預防建議
胃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慢性胃病史等都是導致胃癌的潛在危險因素。但大家也不用談“胃癌”色變,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預防胃癌。
1.注重飲食衛生
幽門螺桿菌是造成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傳播形式包括進食被感染的食物、多人聚餐、母嬰傳播等。中國人傳統的圍桌而食等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傳播。建議做到餐前餐后及時洗手,重點清洗手心、手背、指尖、手指縫處,嚴格實行分餐制,禁止口對口喂食,不吃來歷不明和不潔的食物。
2.飲食記住“三個少”
一是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咽能幫助胃部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二是少鹽。鹽分的滲透壓高,容易傷害胃黏膜。除了日常烹飪少放鹽之外,部分蔬菜如茴香、芹菜等的鈉含量也很高,要控制攝入量。可多吃南瓜、茄子、蘿卜等鈉含量較低的蔬菜。三是少吃腌制、熏制、油炸食品和剩菜剩飯。這些食物中含有過量的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亞硝胺,可導致或加速胃癌發展。
3.戒煙戒酒
研究顯示,吸煙年限越長、吸煙量越大,胃癌的發生風險越高。長期、過量飲酒也會損傷胃黏膜,降低胃黏膜的保護作用。胃黏膜的反復損傷可能引發胃部癌變。因此,及時戒煙戒酒能夠有效保護胃部健康,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
4.及時就醫
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和出現反酸、腹脹、食欲減退、腹痛等胃部不適的患者,應及早就醫檢查。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要盡快進行抗菌治療,同時配合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治療周期結束后,患者應及時復診,了解病情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