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成
2023年8月18日,美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在美國戴維營舉行。這是美日韓首腦首次在國際會議等以外的場合單獨舉行三邊會談,也是拜登政府首次邀請外國首腦到戴維營。此次峰會是美國在構建印太“小多邊”機制過程中邁出的又一危險步伐,折射出美國大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的意圖,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給地區和平與發展帶來干擾。
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竭力進行拉幫結派的陣營外交,通過推動韓日關系改善促進美日韓合作,撮合了一場三方專門會晤的戴維營峰會,一手主導了“保護主義陣營化”,美日韓也由此邁出“準同盟化”的重要一步。
在傳統安全領域,戴維營峰會確認三國要團結應對朝鮮,美國將分別提供給韓日的包括“核保護傘”在內的延伸威懾進行整合,或將升級為“美日韓聯合威懾”;啟動朝鮮導彈預警信息共享機制,打造三邊反導網,加強三邊聯合軍演,開通三邊熱線并許諾危機時協商,成立朝鮮網絡活動三方工作組,同時加強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之間的協作。美日韓還計劃定期舉行三邊軍事演習,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8月的海上彈道導彈防御預警試驗。美日韓的上述動作激起朝鮮強烈反應,朝鮮加速提升核導、無人機等非對稱戰力,以應對美日韓對朝聯合施壓。盡管三國都宣布無條件恢復與朝對話,但是朝美、朝韓對話陷入停擺。美日韓以冷戰思維相互勾連,致使朝鮮半島的安全困境更加嚴重。
同時,美國企圖聯合日韓共同制衡中國。美日韓以“維護地區穩定”為名,行牽制中國崛起之實。美日韓首腦首次明確提及中國,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味甚為濃厚,特別是在臺海問題上指手畫腳,用心險惡。
在經濟安全領域,美國以“維護經濟安全”為名構建排除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和封鎖中國的全球技術圈,繼續發展所謂“富有韌性和包容性”的供應鏈增強伙伴關系,與日韓擴大在技術保護措施方面的合作,包括建立三邊顛覆性技術保護網絡。美國以戴維營峰會拉日韓對華實行技術封鎖和打造排華供應鏈,必然會阻礙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美日韓試圖將三國首腦會談定期化、制度化、永續化,通過首腦熱線不時溝通,以打造“即便政權更迭也無法開倒車”的合作機制。然而,這種封閉式小集團有悖歷史潮流,注定沒有未來。美日韓相關公告美其名曰“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貢獻,維護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法、履行對核不擴散的承諾”,措辭冠冕堂皇,但實際上言行不一,危害地區安全與繁榮。美日韓高調宣稱“雙邊關系和三邊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但這更多的是表演而非現實。

2023年8月18日,美國馬里蘭州戴維營,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會談,并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
美日韓三邊關系向來呈現“兩邊強、一邊弱”的不平衡態勢,即美日、美韓關系強,日韓關系弱,這是因為日韓兩國在各方面尤其防務和安全方面都嚴重依附美國,但日韓之間不僅存在教科書、慰安婦、勞工等諸多歷史積怨,還有獨島爭端、東海冠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等現實紛爭。日韓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如同一顆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沖擊雙邊關系。日韓關系的脆弱性由來已久,能否持續改善讓人懷疑。基于此,日韓難以成為條約盟友,美日韓也難以構建真正的“亞太版北約”。
在戴維營峰會彰顯“團結”的表面下,是美日韓三國“各懷鬼胎”的同床異夢。美國拜登政府牽頭主辦此次峰會旨在綁定日韓,打造美日韓“鐵三角”,以遏制朝鮮、牽制中國、對抗俄羅斯,并借此給外交“加分”,布局2024年總統大選。日本在遏制中國的同時試圖“以壓促談”,在遏制朝鮮核導力量的基礎上努力促成日朝首腦會談以解決綁架問題,但效果不彰。韓國尹錫悅政府既想借此次峰會打造美日韓聯合應對朝鮮的態勢,拉美日為自己撐腰壯膽,又想彰顯自己的外交成績,拉抬支持率,贏得2024年的國會選舉,擺脫“跛腳鴨總統”困局。
尹錫悅政府向美日立場無底線地靠攏,力推“價值觀外交”,肆意縱容“價值觀”踐踏國家利益,已經在經濟上嘗到了苦果。韓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經濟規模的全球排名也下降了兩個名次,位居第13位。
由于選舉政治的魔咒無法擺脫,三國首腦期盼的“不可逆合作”很可能淪為海市蜃樓。戴維營峰會無論達成怎樣的“歷史性”機制,其“保質期”都不會太長。
總之,戴維營峰會的企圖逆時代潮流和發展大勢,不僅會因陣營對抗而破壞地區穩定,而且會干擾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當今世界正在經歷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各國只有秉持正確的安全觀和發展觀,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與發展。

2023年7月10日,日本東京千代田區,日本反排海市民團體和由韓國在野黨議員組成的反排海團體在首相官邸前進行抗議,堅決反對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