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喜勤
在教育體系中,培智教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由于智障學生的特殊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滿足他們的學習效果。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了“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旨在通過兩位教師的協作,更好地滿足智障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內涵
“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兩位教師共同協作,一位為主講教師,另一位為輔助教師。主講教師主要負責課程的教學和講解,輔助教師則負責學生的行為管理和個體輔導。兩位教師共同規劃課程,使得教學內容更符合智障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
培智教育的“雙師制”是指為培智教育課堂配備兩名教師:一名教師是“學業教師”側重于學科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一類是“專長教師”側重于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或者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能熟練掌握一類或多類殘障兒童各功能的評估及康復技能的老師。對學生做出精準評估,并針對本班每一個學生,結合班級集體教學計劃做出個別化教育計劃,協同做好班級的教學實踐活動。指導并配合、協助“學業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實踐情境,檢驗實踐情境,做一名特殊教育的“邊緣”實踐者。“學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專長教師”提出的評估結果和個別化教育方案,組織集體教學活動,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發展空間。“專長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在“學業教師”進行集體教學的同時,通過個別指導、輔助、支持等干預手段,讓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也能完成學習任務或者是實踐操作過程。通過兩位老師的密切配合,培養了能力弱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讓他們和其他同學一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在培智教育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兩位教師的協作,可以更好地滿足智障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同時,這種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參與度,形成家校共同參與的教育模式。因此,“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在培智教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二、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基本步驟
當前,培智教育面對著一系列的挑戰。首先,智障學生的認知、情感以及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使得他們在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困難。其次,許多教師對智障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缺乏深入了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最后,許多家長對智障學生的教育參與度低,對孩子的教育進展和困難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應對。因此培智學校實施“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需要以下步驟:
1.確定教育目標:明確智障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能力水平,制定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教學計劃。
2.配置教師:選擇一位主講教師和一位輔助教師,兩人共同協作完成教學任務。
3.制定課程:主講教師和輔助教師共同設計和規劃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智障學生的認知特點。
4.個體輔導:輔助教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
家校合作: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展和困難,形成家校共同參與的教育模式。
三、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實施效果
實施“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后,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也明顯改善。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參與度也有所提高,對孩子的進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雙師教學模式在培智教育中具有加強學習效果、增加互動感、減輕教師壓力和促進學生進步等優越性。
1.加強學習效果。雙師教學能夠彌補線上教學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線下安排專業的輔導老師可以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及時解答學生的困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增加互動感。雙師教學可以實現在面對面的交流,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緊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3.減輕教師壓力。雙師教學可以減輕教師的上課壓力,讓教師有更輕松的工作環境,從而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學職責。
4.促進學生進步。雙師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和家長更加放心,同時也能讓學生對未來更有盼頭,更加渴望在實踐中進步。
培智教育課堂管理是個難題,最初,我校培智學生的課堂管理模式是“包班制”,保障了學生課堂上的安全問題,但是解決不了課堂的時效性。近三年,在高校“導師制”的啟發下,結合學校的“包班制”,我校把研究培智教育“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這項工作作為學校一個重要課題來做,實踐證明,雙師制課堂管理模式對于提高培智學校課堂教學確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