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成 張旭營 秦道峰 王向華
1周口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周口 466000;2周口市中心醫院兒科,周口 466000
先天性巨結腸癥為臨床常見的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疾病,多發于新生兒出生后幾個月內,與腸神經系統發育缺陷密切相關[1]。臨床對于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癥主要通過巨結腸切除手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提升患兒術后生存率及生活質量,但部分患兒可并發小腸結腸炎(HAEC),影響后續治療及預后,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3]。部分與腸神經系統有關的蛋白在先天性巨結腸癥病變腸組織中異常表達,其中Neuroligin2為一種突觸后跨膜蛋白,與突觸的形成、發育及功能循環均相關,而生長相關蛋白43(GAP-43)為突觸前末端蛋白,與神經系統發育、突觸生長關系密切[4-7]。本研究分析Neuroligin2、GAP-43與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癥術后并發HAEC的關系及聯合預測價值。
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周口市中心醫院接受巨結腸切除手術的79例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為研究組,另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周口市中心醫院健康體檢兒童79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43例、女36例,月齡6~14(8.92±0.84)個月,體質量指數(BMI)14.1~20.3(16.45±1.38)kg/m2;對照組男45例、女34例,月齡5~14(8.84±0.88)個月,BMI 13.9~20.1(16.27±1.46)kg/m2。(1)納入標準:均經鋇劑灌腸、臨床癥狀診斷、查體及術后病理證實為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癥;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訂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消化系統腫瘤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合并肝、腎等重大臟器功能障礙者;合并全身性感染、循環系統疾病者;入組前已接受相關治療者。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周口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1909021)。
(1)HAEC評估:術后隨訪6個月,通過臨床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腹部立位X線片)、食鹽水檢查、白細胞數目、有無核轉移等評估術后是否并發HAEC。(2)血清蛋白檢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晨起空腹狀態下外周靜脈血5 ml,37 ℃條件下經離心半徑8 cm、3 5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于-20 ℃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GAP-43、Neuroligin2相對表達量,儀器選用HED-SY96S型酶標儀,試劑盒購于武漢生源科技公司。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相關說明進行。
(1)對比兩組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2)對比HAEC組和非HAEC組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3)分析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與并發HACE的相關性。(4)分析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對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并發HAEC的預測價值。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相關影響因素,預測價值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默認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及健康體檢兒童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比較()

表1 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及健康體檢兒童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比較()
注:GAP-43為生長相關蛋白43
GAP-43 1.52±0.31 2.47±0.39 16.949<0.001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79 79 Neuroligin2 0.35±0.03 0.79±0.07 51.351<0.001
研究組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比較()

表2 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比較()
注:HAEC為小腸結腸炎,GAP-43為生長相關蛋白43
組別HAEC組非HAEC組t值P值Neuroligin2 0.12±0.03 0.44±0.05 28.587<0.001例數23 56 GAP-43 0.74±0.06 1.84±0.12 41.756<0.001
HAEC組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均低于非HAE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與并發HACE均呈負相關(并發HAEC賦值:未并發=1,并發=2;r1=-0.571,P1<0.001;r2=-0.679,P2<0.001)。

表3 79例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并發HAEC的危險因素的偏回歸分析
以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是否并發HAEC為因變量,將患兒血清Neuroligin2、GAP-43表達水平作為自變量,對自變量進行賦值(以79例患兒平均值為界:≤平均值=1,>平均值=2);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血清Neuroligin2相對表達量(>0.35)、GAP-43相對表達量(>1.52)是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并發HAEC的保護因素。

表4 79例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并發HAEC的ROC分析
以術后并發HAEC的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為陽性樣本,以術后未并發HAEC的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為陰性樣本繪制ROC。結果顯示,血清Neuroligin2、GAP-43聯合預測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并發HAEC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802,最佳預測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6.96%、73.21%。
先天性巨結腸癥為腸神經系統發育畸形疾病,新生兒發病率約為0.05%,巨結腸切除手術為先天性巨結腸癥的主要治療方案,但患兒術后存在HAEC發生風險,對后續治療及預后恢復均造成嚴重影響[8-9]。因此,積極探討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術后HAEC評估診斷方案具有重大意義。
中樞神經系統中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間的聯系對神經可塑性機制的調節具有關鍵作用,可促進精神障礙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及發展等[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HAEC組與非HAEC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可推測Neuroligin2、GAP-43與先天性巨結腸癥及HAEC的發生密切相關。Neuroligin2為Neuroligin超家族中的一個亞型,多表達于抑制性突觸后膜,其缺失或突變均可影響ENS中突觸形成及突觸信息傳遞,從而影響先天性巨結腸癥狹窄段及移行段的蠕動功能[12-13]。許耀威等[14]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觀察先天性巨結腸癥患者各腸段Neuroligin2表達情況,發現正常節段的成熟神經節細胞呈強陽性表達,在移行段的肌間存在不規則形神經節細胞中呈弱陽性表達,而狹窄段無神經節細胞,呈陰性表達。先天性巨結腸癥并發HAEC與腸神經系統密切相關,而Neuroligin2基因缺失或突變均可影響腸神經系統突觸的形成及信息傳遞,從而影響HAEC患兒病變腸段蠕動功能[15-16]。
本研究進一步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與并發HACE均呈負相關,這提示臨床可通過其表達情況初步評估HACE。GAP-43為一種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突觸生長、神經再生、發育均存在緊密聯系[17-18]。GAP-43在腸神經系統中表達下降后,傳遞的腸神經系統神經遞質減少,可導致興奮性神經增強、抑制性神經減弱,加強腸管收縮,促進HACE發生。有研究顯示,腸道蠕動依賴平滑肌細胞、神經細胞連接,而突觸為其連接結構,腸神經系統中存在大量突觸。因此,當GAP-43異常表達時,腸道功能發生障礙,進而誘發HACE[19-20]。冉茂花等[21]發現,通過上調GAP-43表達,可激活AKT信號途徑,修復腸道突觸,而低表達可減少抑制性神經遞質,從而影響神經與腸壁連接,導致HACE的發生。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初次采用ROC分析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對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并發HACE的預測價值,發現二者聯合預測AUC為0.802,具有較高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血清Neuroligin2、GAP-43相對表達量與并發HACE密切相關,臨床可通過其早期預測HACE,以給予相應措施。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施玉成:醞釀和設計試驗,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指導;張旭營:實施研究,起草文章,支持性貢獻;秦道峰、王向華: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