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衛
“張雨霏!張雨霏!張雨霏!”
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稱“成都大運會”)游泳比賽現場,25歲的張雨霏每一次出場都是引發最大歡呼聲的那個。
報名9個項目,打破8次紀錄,斬獲9枚金牌。這是張雨霏在成都大運會交出的成績單。從福岡世錦賽到成都大運會,張雨霏在15天內游了30槍,拿下總計11枚金牌。
2014年南京青奧會出道的小“霏魚”,在經歷了東京奧運會的淬煉之后,在這個夏天的游泳世錦賽和成都大運會上,成長為一代“蝶后”。
“勞模”這個詞與張雨霏聯系在一起,是從東京奧運會開始的。
2021年,東京奧運會,張雨霏“橫空出世”。張雨霏不僅獎牌拿得多,而且拿得快。
東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張雨霏以2分03秒86的成績奪金,并創造新的奧運會紀錄。僅僅80分鐘之后,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張雨霏與楊浚瑄、湯慕涵、李冰潔以7分40秒33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再奪一金。
這一切,是她用12槍比賽換來的——整個東京奧運會游泳預賽加決賽,張雨霏一共游了12槍。而東京奧運會游泳比賽,一共才比了8天,“勞模”張雨霏的名頭由此而來。
今年夏天,游泳世錦賽在日本福岡開賽,張雨霏的比賽強度絲毫不亞于兩年前的奧運會。
強度最高的那天晚上,她先在女子50米蝶泳決賽中出場,這個最需要爆發力的項目,她以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拿到了銀牌。僅僅十幾分鐘后,她又站在了女子50米自由泳半決賽的賽場上。間隔十幾分鐘,從主項蝶泳到后來發力的自由泳,張雨霏依然是那個大家熟悉的“勞模”。
福岡游泳世錦賽還沒比完,成都大運會就開幕了。好在,大運會7月28日開幕之后,直到8月1日才舉行游泳比賽。7月30日剛剛參加完游泳世錦賽的張雨霏,8月1日就出現在成都的泳池里,做到了“無縫銜接”。
大運會上,張雨霏報名了9個項目,如此高強度比賽,初衷為何?
“其實今年一開始,我就進入了比賽模式,我的報項和心態都逐漸對標巴黎奧運會。”結束成都大運會的征程之后,張雨霏這樣回答,“大家問我為什么要報9項這么多,每天都能看到我出場,每一場都是游兩三槍,我就是為了鍛煉自己持續作戰的能力,為了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出現這種情況時,知道該怎么應對。”
今年是“體育大年”,結束成都大運會的征程之后,9月底杭州亞運會又要來了。再加上備戰巴黎奧運會的賽事,我們仍然可以不斷看到“勞模”張雨霏的身影。
“蝶后”的名頭,也是始于東京奧運會。在那屆奧運會上,她收獲了2金2銀,是中國代表團在當屆奧運會中拿到金牌數和獎牌數“雙第一”的選手。相比較于江蘇同期游泳“小花”,張雨霏其實是“后發制人”。
故事要從2014年南京青奧會講起。
那一年,在家門口舉行的青奧會上,江蘇游泳“小花”熠熠生輝。在那屆青奧會上,張雨霏斬獲4枚金牌,小“霏魚”嶄露頭角。但當時風頭更勁的是年僅17歲的溧陽姑娘沈鐸,她斬獲6枚金牌,成為南京青奧會奪金最多的運動員。同年舉行的亞運會上,沈鐸4金,張雨霏1金。到了2015年世錦賽,沈鐸和史婧琳率先成為世界冠軍。
從成長路徑上來看,張雨霏一直“跟著”兩位姐姐的腳步前行,直到東京奧運會,她迎來爆發。
成名于東京奧運會之后,今年夏天的世錦賽和成都大運會,張雨霏無疑是中國隊的王牌選手。世錦賽上,張雨霏斬獲了2金1銀1銅的好成績,僅次于橫空出世的“蛙王”覃海洋。來到成都大運會,滿身疲憊的張雨霏報名9項比賽,8次打破賽會紀錄,拿下報名項目的全部9塊金牌。
大賽連續“高光”表現,世錦賽終于拿到個人金牌,奠定了張雨霏“蝶后”的名號。東京奧運會后,面對“蝶后”的頭銜,張雨霏曾一度有些心虛,但現在她坦然接受了這個稱號,她說:“隨著這兩年實力慢慢穩定后,我覺得我承擔得起了,在賽場上聽到這種稱呼,我還是蠻開心的。”
生于游泳世家,讓張雨霏跟泳池建立了天然的聯系,自小的努力錘煉出一種他人看得見的“天賦”氣質,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張雨霏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她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這使得她的后背肌肉兩側高低不平,對于蝶泳這樣對平衡性要求極高的運動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但是,張雨霏從未被困難打敗,她毅然面對,通過艱苦的訓練和矯正,不斷努力找回身體的平衡。為了增強上肢力量,她甚至負重40公斤進行引體向上訓練。這樣的堅持和努力讓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在世錦賽和成都大運會期間,張雨霏負重45公斤做引體向上的視頻在網上爆火。摘金如“進貨”的背后,是肌肉在深夜里“燃燒”的艱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東京奧運會之后,張雨霏曾陷入到一段時間的“迷茫期”和“低谷期”。
2022年的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張雨霏在女子50米蝶泳、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三個項目,拿到了3塊銅牌。女子自由泳接力第四名,男女混合接力第六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大殺四方”的張雨霏,在那屆世錦賽上沒有金牌入賬。
東京奧運會后,“蝶后”張雨霏向自由泳發起了沖擊,在自由泳接力和短程自由泳個人單項上,張雨霏渴望建功立業。但兼項自由泳帶來的訓練壓力,以及布達佩斯世錦賽上沒有斬獲金牌的失望,讓張雨霏陷入了迷茫。
在今年世錦賽和成都大運會上滿載而歸之后,回顧這段經歷時,張雨霏用了一句詩作注腳: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后,張雨霏的“極限”在哪里呢?
在蝶泳項目上,張雨霏以56秒12打破了游泳世錦賽的賽會紀錄,與世界紀錄55秒48相差不足1秒。“我一直渴望打破100米蝶泳的世界紀錄,很期待在杭州亞運會上能夠實現。”張雨霏說。在自由泳上,她期望能在50米和100米的短距離自由泳上與亞洲“自由泳女王”何詩蓓比試比試。
張雨霏認為,自己無論在心態還是在實力上都還沒有達到巔峰。“東京奧運會之前的訓練,更像被人推著走,大家都希望中國游泳能再出一位奧運冠軍。”她說,“現在我想看看自己的潛力還有多大,試試我能不能蟬聯奧運冠軍,探探自己的極限在哪里。”
大運會上,張雨霏扎著“丸子頭”登上領獎臺,掛在臉上的,是標志性的“天使微笑”。可愛的優質偶像,一直是張雨霏在金牌之外,最渴望呈現給大眾的一面。
“祝我金牌護體,也要可愛無比。”正如張雨霏社交賬號的個性簽名一樣,她是具有強大個人魅力的運動員,也希望自己能影響更多年輕人。
雖然年齡不大,但已是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張雨霏,在目前的這支中國游泳隊里是“老資歷”了。在今年的世錦賽接力項目中,中國游泳隊派出的陣容是“以老帶新”,張雨霏透露:“隊里的小隊員們上場前跟我說‘姐姐我緊張’,我說你不用緊張,我像你這樣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時候也緊張,一直在抖,但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們!”
在成都大運村里,張雨霏常會“偶遇粉絲”,“霏姐,我能找你拍張合影嗎?我能請你簽個名嗎?”張雨霏坦言:“看到他們這么喜歡我,我也蠻開心的,希望自己能給大家帶來更多力量。”
從“霏魚”到“蝶后”,“勞模”張雨霏一直向我們展示著“天使”般的可愛。也希望這份可愛,可以伴隨她在未來的賽事中,沖破“極限”,收獲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