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亦非

作者:陳蔚文
出版單位: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定價:35.00元
《小魚升學記》是作家陳蔚文創作的一部成長小說,以男孩“小魚”小升初擇校為主線,講述了一個“硝煙彌漫”又不乏趣味與啟示的升學故事。
誠如為本書作序的《兒童文學》雜志主編馮臻先生所說,“升學”是個社會熱點題材,但同時,它也是個創作難點。對于兒童文學作品來說,如果把握不好的話,可能成為一場在生活表面滑行的鬧劇,或者成為一出痛苦層層加碼的慘劇。而《小魚升學記》超出了當下寫家庭親子小說的上述兩個俗套模式。如果沒有常年從事文學創作的深厚積累,沒有敏銳的藝術感覺,沒有對生活的深入體驗以及人性的深刻認識,是難以達成的。
在《小魚升學記》中,作者描寫了魚媽“雞娃”的過程,凸顯了小魚和魚媽之間的沖突,同時也呈現了魚媽的無奈。小說匯聚了學生、家長、老師等角色,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不同的聲音表達了對小升初以及教育的不同看法。在這些看法的背后,呈現的是當下社會對教育觀念的探討、對成長的思考、對生命路徑的追問。而童年的觀念(或者叫兒童觀)又反映了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以及對未來的設計。小說可以說是以小升初事件為場域,勘探并發掘了當下社會生活的哲學。
作者用幽默、睿智、細膩的筆致一路寫下來,不苦情、不刻意渲染親子沖突,不烈火烹油地制造一個“熱鍋上的家庭”的焦躁氛圍。故事寫得有飽滿的人間煙火味,也有些輕微的火藥味,但更有濃濃的人情味。作者深入生活的內里,舉重若輕地思考了何為童年,何為成長,何為教育的意義。
這部小說既有正劇般的思考,又有輕喜劇般的效果,既適合孩子讀,也特別適合家長讀,尤其是親子共讀,相信會令孩子共鳴,也令家長共情,去思考什么才是有效而正確的教育——無論多重要的考試,排名多前的學校,都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更不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
沒有一所學校、一次考試能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擁有身心獨立、對自我負責、有思考力和判斷力,更有愛的能力。這也是書中的魚媽在焦慮后逐漸省悟到的,當眼中只看得到孩子的成績時,成績便取代了孩子這個真實的存在,也成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這個標準勢必傷害孩子,也傷害親子關系。
《小魚升學記》中,去支教的傅老師在給孩子們的寄語中說:“每一年,每個城市都有無數小升初的考生和父母前赴后繼。有人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有如愿以償者的歡笑,也有失之交臂者的淚水。但我覺得,這真不是一場戰爭,只是一次歷練,無論如何,孩子們,這是你們人生的初試場。而未來,永遠不只是眼前的一城一校。”
——是的,這也是《小魚升學記》帶給讀者的啟示。相信“相信”的力量。愿父母對孩子更耐心些,跳出焦慮的旋渦,去真正地“看見”孩子,去成為孩子成長中最堅實的依靠與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