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云,饒欣榮
(1.萬載縣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江西 萬載 336100;2.高安市仁德醫院超聲科,江西 高安 330800)
臍帶繞頸(cord around neck)為孕晚期常見并發癥,可影響胎兒血運交換,增加宮內窘迫的發生風險,對圍產兒生命健康構成了較大威脅[1,2]。基于此,及時檢測胎兒的臍帶繞頸情況,并給予科學干預,是改善圍生兒結局的重要前提[3]。彩色多普勒超聲(color Doppler ultrasound)為當前常用的現代化影像學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創、重復性強等應用特點,可通過影像學信息直觀顯示胎兒的臍帶分布情況,并利用臍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檢測,反映胎兒的宮內缺氧程度,以此判斷其臍帶繞頸風險,對其后續診治方案的開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4,5]。在此,為了進一步驗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孕中晚期臍帶繞頸的診斷價值,本研究結合2020 年1 月-2022年1 月萬載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2 例臍帶繞頸與健康中晚期孕婦資料,探究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萬載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31 例臍帶繞頸中晚期孕婦設為觀察組,年齡23~41 歲,平均年齡(27.12±3.15)歲;孕周14~38 周,平均孕周(21.74±3.18)周;初產婦19 例,經產婦12 例。另取同期產檢正常的31 例中晚期孕婦為對照組,年齡23~40 歲,平均年齡(27.03±3.22)歲;孕周14~38 周,平均孕周(21.80±3.21)周;初產婦20 例,經產婦11 例。兩組孕婦年齡、孕周、產次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行。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產檢資料完整;②單胎頭位妊娠;③妊娠周期≥14 周;④無妊娠期合并癥。排除標準:①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先天性畸形或胎盤、羊水無異常者;②需終止妊娠者;③合并遺傳學疾病者。
1.3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DC-70-Pro,邁瑞)進行檢測,取凸陣探頭,探頭頻率3.5 Hz,指導孕婦取平臥位,將探頭置于腹部,待胎兒相對安靜時,沿胎兒頸椎長軸切面,探查其頸椎及頸后皮膚信息,觀察其皮膚線壓跡,記錄紅、藍色臍帶血流分布,并于壓跡兩端作連線,測量其頸后皮膚壓跡深度(壓跡最底部至連線的垂直距離)。同時,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尋找胎兒臍動脈,直至血流波形及血流音等影像特征出現,收集其波譜,分析臍動脈血流參數,包括血流收縮期峰值(S)、血流舒張期峰值(D)、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縮期最大流速(PSV),計算S/D 值與阻力指數(RI),RI=(PSV-EDV)/PSV。判斷標準:臍帶繞頸:胎兒頸背部存在“U”“W”形壓跡,伴紅色或藍色血流信號;胎兒頸部見半環狀或交叉狀紅、藍色血流信號;臍動脈血流S/D 值>3。松型繞頸:臍帶血流信號呈卷曲“麻花狀”,胎兒頸部壓跡深度<0.5 cm。緊型繞頸:臍帶血流信號呈“平行彩帶狀”,胎兒頸部壓跡深度≥0.5 cm。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的臍動脈血流參數(S/D、RI);②比較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胎兒的臍動脈血流參數(S/D、RI);③以分娩結果為金標準,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的診斷準確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觀察組S/D 值、RI值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2.2 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緊型繞頸胎兒的臍動脈血流S/D 值、RI 值大于松型繞頸胎兒,且臍帶繞頸周數≥2 周胎兒的臍動脈血流S/D值、RI 值大于臍帶繞頸周數1 周胎兒(P<0.05),見表2、表3。
表2 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表2 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表3 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表3 不同臍帶繞頸類型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
2.3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的診斷準確率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的總診斷準確率高,見表4。
臍帶繞頸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頭位妊娠最為常見,其早期診斷與干預是改善圍產兒分娩結局的主要方式[6,7]。臍帶由一條臍靜脈與兩條臍動脈組成,是連接胎兒與母體的重要紐帶,亦是完成二者物質交換的唯一渠道[8,9]。其中,臍靜脈負責將高含氧量血液由胎盤輸向胎體,臍動脈則負責將低含氧量血液由胎兒輸向胎盤,通過以上臍帶血循環,完成胎兒與母體的營養代謝交換[10,11]。由此可見,胎兒臍動脈血流信息可作為反映胎盤-胎兒循環的重要指標。現階段,彩色多普勒超聲為孕期臍帶繞頸的首選檢測方式,該技術可通過胎兒頸部血流成像與動脈血流頻譜,反映胎兒的頸部纏繞及宮內血運情況,以此評估其臍帶繞頸風險[12,13]。其中,S/D 值與RI 值均為臍動脈血流頻譜參數,前者為胎兒臍動脈血流的速度比值,是評估胎兒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標,后者則表示臍動脈血流的阻力情況,其水平升高往往預示著胎盤循環阻力的增大[14,15]。正常情況下,隨著孕周的增加,胚外三級絨毛逐漸發育成熟,其胎盤循環阻力呈下降趨勢,可增加舒張末期血流速度,引起S/D、RI 值下降。而臍帶繞頸出現時,其局部壓迫、牽拉作用加強,可導致臍動脈血管腔變細,破壞胎盤血流平衡,進而影響胎兒的血液循環狀態,引起S/D 值、RI 值升高[16,17]。因此,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的臍動脈血流頻譜參數,可直觀反映胎盤的末梢循環助力與血流灌注情況,為臍帶繞頸及其分型的診斷提供可靠參考信息,有助于圍產兒分娩結局的改善[18,1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D 值、RI 值大于對照組(P<0.05),提示臍帶繞頸胎兒的臍動脈血流參數與正常胎兒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該指標可用于臍帶繞頸的鑒別篩查,與王梅娟等[20]研究結論一致。分析認為,臍帶繞頸可影響胎兒的宮內血氧代謝,導致宮內缺氧現象,在此基礎上,為了保證胎兒神經系統血供正常,其臍動脈血流供應將隨之變大,由此可引起S/D 與RI 值增加[21,22]。與此同時,緊型繞頸臍動脈血流S/D 值、RI 值大于松型繞頸(P<0.05),且臍帶繞頸周數≥2 周臍動脈血流S/D 值、RI 值大于臍帶繞頸周數1 周(P<0.05),表明不同臍帶繞頸類型的臍動脈血流參數存在明顯差異,這與趙艷俠等[23]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隨著臍帶繞頸周數的增加,其纏繞緊張程度逐漸加強,可影響臍帶血流運輸,進一步增加了胎兒的血氣交換受限程度,加重了胎兒宮內缺氧情況,因此,其臍動脈血流參數波動更為明顯[24,25]。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其S/D 值、RI 值可有效反映其臍帶繞頸的松緊及圈數情況,有助于臨床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實施,對圍產兒分娩結局具有積極改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的總診斷準確率為90.32%,提示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中晚期臍帶繞頸檢測中具有較高診斷價值,與李艷[26]研究結果相似,對后續診治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通過胎兒頸部血流成像與臍動脈血流參數檢測胎兒的臍帶繞頸情況,其在中晚期孕婦臍帶繞頸檢測中具有良好的診斷準確性,可為臨床提供可靠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