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夏波
(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廣西南寧 530001)
從2015年開始,我校心理輔導室在每學年每學期開學初,都會使用心理測試軟件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并根據學生的心理檢測報告做出相應的心理教學的調整,以及對重點對象進行排查及適當干預。筆者以我校2022年春季學期的心理健康測試結果為例。
本次測評共收回2 419份問卷,有效問卷2 062份。其中,職專一年級1 243人,男生883人,女生360人;職專三年級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職專二年級1 130人,男生778人,女生352人。
綜合本次統計結果,筆者發現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根據問題的檢出率排列,學生的心理問題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抑郁、其他、偏執、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和軀體化。
我校以2020年6月南寧市教育局下發的《關于做好南寧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線”系列工作的通知》為主要抓手,結合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及我校特色,由學校心理輔導室聯動學校、教師、家長、醫院和朋輩五個層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構建了“五聯動一中心”特色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我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服務廣大中職學生,提升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聯動一中心”中的“五聯動”指的是學校、教師、家長、醫院、朋輩(心理委員與心理社團成員)五個層面的聯動,“一中心”即五個層面的主體共同為學生服務。“五聯動一中心”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健康氛圍,從而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1.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多次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
我校多次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會議一般由學校領導、相關處室中層領導、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代表參加。我校積極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全體教職工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為全員育人、全面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每學年開展一次全體教師心理講座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已經成為常態,為更好地幫助教師減壓,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師的幸福感,我校每學年都會聘請心理專家開展全體教師心理講座。例如,2020年,我校聘請專家到校開展以“心理危機干預”“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心理健康培訓;2021年,我校開展了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為主題的培訓講座;2022年,我校開展了以“與壓力共舞”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3.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拓展活動
心理教師團隊還會根據教師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拓展活動。心理拓展活動能較好地釋放教師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同時也能提升教師的團結協作能力,為教師更好地投入工作積蓄能量。
4.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
(1)利用校園櫥窗、班級QQ群、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2)有效利用校園廣播站進行心理知識宣傳,積極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3)廣播站成員、學校心理協會會員代表早讀下班級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如心靈故事、經典勵志美文等)。
5.每學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國旗下演講
我校每學期都會進行一次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國旗下演講。2021年,我校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健康生活,給心靈一片陽光”。2022年,我校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自強不息,心向未來”。我校通過國旗下演講倡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學習心理保健知識,平時多與同學交流,給生命更多關愛,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快樂生活。
6.定期組織心靈光影之旅
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心理學影片。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心理學影片,對電影中的人物經歷和人物心路歷程感同身受,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積極調整自身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幫助自身獲得更好的成長。
1.開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不斷完善危機干預方案
教師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會進行全面排查、動態排查,確保校不漏班、班不漏人。教師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排查,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了建檔跟進幫扶,并篩查出重點關注對象,建立動態的心理危機學生信息庫,便于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校每學年都會對教職工進行心理健康排查。例如,2022年5月,我校通過心理軟件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了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對心理排查為重點關注的教職工進行了引導和談心談話,并安排了專業人士為他們提供輔導。
2.開展心理團輔活動
(1)開設常規的心理健康課程
高校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的有效途徑就是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因此,我校在職專一、二年級開設了不同系列、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課程,兩周一節,系統且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2)進行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輔導
我校針對新生開展“新校園新生活”適應心理團輔活動,并根據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不定期開展團隊心理輔導。我校根據中職學生的生理發育特點和心理特征,開展了以“我的青春我做主”為主題的系列團輔活動及專題講座。當學生參加區、市專業技能集訓團隊的比賽前,心理教師會對其進行心理輔導。我校還對德育整改綜合班開展了團隊心理輔導。
3.精做個體輔導,助力學生走出心理霧霾
我校心理輔導室“聊聊吧”的專兼職心理老師,有效將心理輔導室作為主陣地,積極公布預約方式和聯系方式,每天定時開放心理輔導室,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積極開展個體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困擾,并提出有效建議。對于一些有嚴重心理問題或心理危機的學生,心理老師也會做進一步的跟蹤、幫扶,做好轉介工作。
4.班主任每學期開展2次心理主題班會
我校班主任每學期都會根據學生出現的心理困擾,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主題班會。學生要積極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心理調適,緩解心理上的不良反應。
5.科任老師在課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活動,該活動由各科任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并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講。
為了更好地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來,我校注重家校聯系,積極與家長溝通,并每學期定期組織家長進行線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訓,幫助家長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1.注重家校聯系
心理老師在咨詢中發現不少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由于親子溝通產生的過激行為導致的。此時,我們會聯合學工處及班主任請家長到校,由心理老師進行家庭咨詢與調解,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2.組織家長開展線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訓
我校多次開展線上家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訓,形成了一系列家長講堂的微課,例如,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幫助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讓家長學習親子溝通的技巧,緩解與青春期孩子的矛盾。
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常年聯合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心理醫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醫院的心理專家團隊多次走進我校開展講座、座談、心理咨詢義診等系列活動。
我校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和給師生進行心理咨詢義診,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學會情緒的自我調適,不斷更新原有的認知觀念,提高角色轉換能力,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提升幸福感。
1.每月定期開展朋輩互助心理培訓及團輔活動
為了使心理健康活動更好地服務學生,并及時發現有需要幫助的學生,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每周二晚上都會對朋輩互助成員(班級心理委員、心理社團)進行一系列培訓。
通過心理委員和心理社團專題培訓,心理委員和心理社員會及時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會在班級中積極做好朋輩互助心理健康工作,為同學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同時,心理委員和心理社員也注重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助人自助,快樂成長!
2.制作心理小報,傳播心理知識
心理委員和心理社員一起創作、編輯我校心理小報“心語”。2022年春季學期,心理委員和心理社員共完成“3月刊——心理自救”“4月刊——清明專期”“5月刊——發現幸福”“6月刊——人際交往”等心理報,并定期將心理報發放給各班同學。我校積極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養。
1.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推動了我校的科研教改工作
在該成果應用及推廣過程中,成果持有人黎日葵、溫夏波老師多次到兄弟學校去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進行了德育教學改革,推動了學校的內涵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成果應用中,項目組撰寫了《中職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團體訓練研究》《在旅游專業課中開展中職生心理素質團體訓練的探究》等相關的教育教學論文14篇,已發表論文6篇,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教改能力。
2.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學校積極開展有效的心理團輔活動。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學生的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和諧。我們設計在每次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每位成員都要親身參與,出謀劃策,大家相互協作,為了完成目標共同努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之間的感情在不斷升溫,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得到了增強,意志力和受挫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3.參賽選手的職業心理素質和技能大賽成績均得到了提高
我校積極將團體心理輔導融入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中,心理老師對參加技能比賽的選手進行了相應的團體心理輔導。2022年,我們指導的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賽項團體一等獎,實現我校國賽項目一等獎零的突破。賽后,筆者對獲獎學生進行了采訪,學生也認為除了刻苦的訓練和精湛的技術,在團體輔導中收獲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他們取得好成績的法寶。因此,學校對學生進行有效、系統的團體心理輔導,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著重要作用[2]。
從2016—2022年的時間里,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構建的實踐中,我們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我們構建了具有中職特色且適合我校發展的“五聯動一中心”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2.我們開設了能有效提高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系列團體心理輔導課程。經過六年多的研究,項目組探討出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并開設了符合中職學生特點的系列團體心理輔導課程。
3.我們將團體心理輔導融入職業技能比賽的團隊訓練中,提高了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我校心理輔導室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理論為基礎,制定符合技能比賽選手心理特點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從而提升中職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的職業心理素質,幫助參賽選手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4.我校通過朋輩互助的方式,成立了心理社團,并完善了管理機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心理團輔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5.我校多次開展線上家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訓,形成了一系列家長講堂的微課。
6.我校聯合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長期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活動,醫院的心理專家團隊多次走進我校開展講座、座談、心理咨詢義診等系列活動,形成“醫校聯合促心靈,共同教育健心理”的合作增效模式。
我校構建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師生不斷地多學習、多體驗、多交流、多踐行,才能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搞得更加有特色。
總之,中職學校應構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一項系統工程,中職學校要對其高度重視,并將其納入中等職業教育的全過程。只有這樣,中職學校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