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冰
走出南陽的青年作家張汝,于2023年3月由文心出版社出版了整套四本《四圣成長記》,分別記述了張衡、張仲景、諸葛亮、范蠡這些歷史大人物生動有趣的童年生活。
一、讓兒童讀者了解身邊歷史人物
無疑,《四圣成長記》的出版,填補了兒童文學領域中對于古代歷史名人的挖掘和寫作的空白,讓孩子們通過閱讀了解歷史人物的成長故事,培養對歷史的興趣和好奇心。
這套書的文字簡潔明了,淺顯易懂,很適合少年兒童閱讀。每一本書都以一個圣人的名字為標題,展現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世界。本書以人物為線,各成一冊,又彼此印證串聯,突出了這套書的整體性。同時,作者根據四圣成長過程的不同特點選取了“鄉村”“書香”“寄居”“流浪”等關鍵詞,特點鮮明。這些故事,反映了圣人們在孩童時期刻苦學習、成長心性、修煉人格、培養習慣、敢立壯志的故事,讓孩子們從中汲取到正能量,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進取心。
張汝以清淡的筆法和秀麗的語言,將四圣的童年時光刻畫得生動有趣,充滿了童真、童趣。同時,書中的圖文并茂,傳統的國風繪畫風格更是一大亮點,形象更加豐滿,為四圣之后的大器鑄成,做了合理鋪墊。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兒童讀物,更是一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讀物?!八氖ァ钡某砷L歷程,展現了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保笥旭砸?,使他們的故事得以文字記載,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
《四圣成長記》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在閱讀中獲得快樂,更能夠讓他們在閱讀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為他們的成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史學與文學選擇的合理表達
按照史學和文學的區分角度來看,《四圣成長記》更傾向于文學層面的表達。雖然書中以四位圣人的童年經歷為線索,但是書中的情節和描寫更多地強調了故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書中也加入了一些虛構的情節和人物,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因此,雖然書中涉及歷史人物和事件,但更多的是以文學的方式來表達,強調了故事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這就讓人不得不深重思考關于歷史人物文學表達的邊界問題。從司馬遷書寫《史記》,就開辟了中國史學悠久的“歷史的文學”傳統,借助于歷史人物進行文學的重塑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史學與文學,本來分屬兩個不同的領域,史學講究“說一不二黑白分明”,文學講究“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歷史文化學者在書寫歷史人物故事時,在歷史典籍人跡罕至的領域,也常常有“脈脈不得語”之處,而靠文學表達安身立命的作家卻可以信馬由韁。張汝也恰恰在歷史圣人的孩童史學的空白領域,狡黠地鉆了個“空子”,通過合理的虛構與描摹,既敢大膽虛構,又能小心翼翼地遵循歷史典籍已被證實的邊界,活化重現了“四圣”栩栩如生的童年生活。可以斷言,不同的作家有著千姿百態的生活體驗,如果不同的作家來書寫“四圣”的童年故事,也許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四圣”版本。而文學的表現價值,就在于文學筆法在“不得說”之處盡情發揮——如果可以這樣理解,張汝就是以“兒童文學作家”的文化標簽,在可以重構、補白歷史人物生活情景的領地,做了一個時代的“先行者”。
三、歷史人物性格和環境的表現與處理
凡成就歷史人物者,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而“環境常常造就性格”。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注意到對劉邦、項羽這些歷史大人物“少年壯志”的記述。所以書寫歷史人物少年性格的養成,“環境”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四圣成長記》在這一方面,特別注重對主人公生活環境的強調與描寫。
作者對主人公的生活環境進行強調和描述,是為了突出環境對主人公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四位圣人的童年經歷,都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環境中。這些時代與生活環境,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環境的描述,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成長背景和生活際遇,從而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和行為舉止。同時,這種環境的描述,也有助于讀者對歷史時期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增強讀者的歷史文化素養。因此,作者對主人公生活環境的描述,既有助于故事情節的展開,也有助于讀者對主人公和歷史時期的深入理解。
舉例來說,《星光熠熠——張衡的星光童年》講述了張衡童年時代的生活片段,通過他五歲失蹤、七歲救人、八歲捉賊、九歲勇斗瘋牛等一系列生動鮮活的故事,表現了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對孩子后天發展的影響和啟發?!端幭泔h飄——張仲景的寄居童年》通過講述張仲景“拜師學藝”“火攻蝗蟲”“瘟疫來襲”等童年故事,從中表達了環境對人物命運的影響。
《行走蕭蕭——諸葛亮的流浪童年》講述了東漢末年的戰亂年代里,失去雙親的諸葛亮隨著叔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由此說明了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短镆坝朴啤扼坏泥l村童年》講述了童年時代范蠡的聰明好動,鄉村廣闊的天地使他的個性得到充分地發揮,造就了商圣范蠡不同一般的鄉村童年。
作者對主人公生活“環境”與“成長”的把握,其實也正好暗合了人生“性格”與“命運”的孿生因子,使得故事講述雖然沒有層巒疊嶂的起伏機變,卻也從容不迫地展示了人物出場的一幅幅畫卷,在“環境”與“成長”張揚的旗幟下,完成了一個翩翩少年的“華麗蝶變”。
四、地域文化精神內核的人文涵育
一個地域的歷史人物特別是歷史“圣人”,就是一座人文的“礦藏”。文以載道,古為今用。作者對四位圣人童年的描寫,完全把主人公作為一個原本模糊的人物“經歷”進行了重塑。這對于歷史文化名城南陽,當然有著非凡的價值。
作者對四位圣人童年的描寫,不僅僅是對主人公形象的重塑,更是對南陽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南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和文化遺產。通過對四位圣人童年的描寫,作者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是在向讀者展示南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例如在《星光熠熠——張衡的星光童年》《藥香飄飄——張仲景的寄居童年》《行走蕭蕭——諸葛亮的流浪童年》三書中,分別在第一篇對應講述了“南都賦”“此地多英豪”“辛酉年出生的兩個孩子”的故事,大氣渾成地交代了歷史人物出場的歷史背景,又充滿自豪地展現了圣人少年的生活狀況和文化情景。
通過對四位圣人童年的描寫,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和文化,從而加深對南陽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這種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有助于激發讀者對南陽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促進南陽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歷史書籍特別是古代歷史人物的書寫,因為涉及歷史人物的功業、著述、思想、交往紛繁復雜,越是篇幅所限就越會捉襟見肘,或者因為追求“歷史感”而讓讀者對歷史人物的理解常常有“遙不可及”,甚至覺得有晦澀難懂的“疏離感”。張汝的《四圣成長記》絕沒有歷史書寫的“掉書袋”式堆砌,恰恰相反地運用了必要的歷史元素,在兒童文學長袖善舞的角落,親切而和善,溫柔而平靜,悠哉悠哉地講述了不一樣的“四圣”形象。這其實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