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學 張映東
課程思政是指通過課程教學,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一種教育模式和理念。它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的熏陶和影響,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中化學是指高中階段的一門研究物質結構、性質、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化學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化學平衡、酸堿理論、電化學等。高中化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高中化學課堂需要課程思政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化學課堂可以培養學生從問題與假設出發,設計探究過程,開展實驗探究,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化學實驗中的“異常”情況,敢于提出獨立的見解。化學課堂要求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崇尚真理的品質。化學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對社會發展的貢獻,追求可持續發展理念。高中化學課程思政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化學科技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科學素養。第二,課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學課堂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第三,課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學課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等。第四,課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學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高中化學課程思政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在化學領域的發展現狀、歷史和文化傳統等,增強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可見,高中化學課堂需要課程思政,通過課程思政的引導和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國家意識等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工具,而且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弘揚學科精神、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是人才培養的需要。
然而,在實際化學課堂中,課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學教學仍是一項較為艱難的任務,面臨不少困難。第一,片面追求知識的傳授,忽視思想品德的培養。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部分教師仍然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高中化學課常常缺乏情感教育和價值觀引導。化學是一門涉及實驗、探究和創新的科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只注重成績和知識的應用,而忽略了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的塑造。第二,缺乏與現實問題的結合。高中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學,但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缺乏與現實問題的結合。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也難以將化學知識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第三,缺乏探究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化學是一門需要探究和創新精神支持的科學,但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僅強調知識點的記憶和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探究精神。第四,強行灌輸意識形態。化學課程思政應該是以“德育為先,知識為基礎”為宗旨,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會強行灌輸意識形態,導致學生失去主動性和創造性。面對以上現實問題,課程思政融入化學課堂教學中需要探索有效的策略。
化學課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融入探索求真的科學精神。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讓他們親身體驗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和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解決化學問題,讓他們了解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讓學生設計新的實驗方案、提出新的化學問題等,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探究精神。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科學論文,讓他們了解最新的化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探究精神。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化學方面科技文獻寫作,讓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規范和要求,培養他們的科學研究素養。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在化學課堂中激發探究精神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課程思政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同時要認識到這一改革推進中,應起到促進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學在培養人才上的良好互動。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和科研探究,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體驗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其次,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化學知識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最后,教師可以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化學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強調實驗中的道德規范和科學精神,同時也要注重小組合作,培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將操作、情感與小組合作融入高中化學課堂,可以使化學課程充滿課程思政的意蘊。
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而課程思政則是當前教育教學的熱點和重點。在高中化學學科課程評價中融入課程思政,可以使評價更加綜合和全面。首先,要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化學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操作,引發學生的思考,增強其責任感和愛國情感。其次,要在課程評價中加強核心素養的培養,如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合作精神等。通過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核,促進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勇于實踐,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再次,要在評價中注重科學精神和學科特質的培養,如探究和創新、精確和嚴謹等。對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和分析數據能力的考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學科特質。最后,要在評價中加強人文關懷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如關注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尊重人權和人文精神等。通過對學生環保意識、文化素養等方面的考核,加強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文化素養。化學學科課程評價中融入課程思政,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評價,而且可以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自信。
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加強化學知識的社會意義呈現,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化學知識對社會和人類發展的價值。化學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激發他們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將高中化學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區域環境問題,讓他們了解化學在環境保護和治理中的應用,如大氣污染物的控制、水污染物的處理等。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身邊食品安全問題,如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和危害、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等,引導他們了解食品安全知識和化學問題。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能源問題,如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利用和環境影響、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等,讓學生了解國家能源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醫藥衛生問題,如藥品的研發和使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等,讓學生了解醫藥衛生領域中化學技術的應用。除此之外,化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創新問題,如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等,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