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香
烏蘭縣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青海 烏蘭 817100
青稞是禾本科大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三稈直立,高約100 cm,莖直徑為4~6 mm;葉鞘光滑,兩側具兩葉耳,葉舌長1~2 mm;葉片微粗糙,長9~20 cm、寬8~15 mm,成熟后呈黃褐色或紫褐色;穗狀花序,穗長4.0~8.0 cm、寬1.8~2.0 cm。青稞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西南等地,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耐寒、耐貧瘠,高產早熟,適宜在高原清涼氣候條件下生長[1-2]。
現階段,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水資源短缺的背景下,干旱問題愈加嚴重,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學界對玉米、小麥、水稻等作物受干旱脅迫影響的研究較多,對青稞的研究較少。在高原地區種植青稞,受低溫、降水少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引發干旱脅迫,嚴重影響青稞種植效益。為了提升青稞種植水平,筆者研究干旱脅迫對青稞種子萌發及生理特性的影響,以期為青稞的種植提供參考。
參試青稞品種為北青3 號。青稞種子由自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提供,種皮顏色為姜黃色,粒徑1.4 mm,千粒質量為3.01 g。
于2022 年4 月2 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的農業種植基地開展試驗,選擇大小一致、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青稞種子,先用70%乙醇進行消毒,再用蒸餾水進行沖洗。在花盆中裝入2 kg營養土,每個花盆中放入50粒種子,播種后用蛭石進行覆蓋,然后放置于溫室中進行干旱脅迫處理。溫室白天溫度為23 ℃,夜晚溫度為12 ℃,平均相對濕度為37%,每天光照時間不少于5 h。設置4個處理,包括1個對照組和3個處理組:以正常澆水作對照(田間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80%);處理T1為輕度干旱脅迫,田間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0%~60%;處理T2為中度干旱脅迫,田間土壤含水量控制在30%~40%;處理T3為重度干旱脅迫,田間土壤含水量控制在10%~20%。每個處理設3 次重復,每隔24 h,稱取花盆質量并補充盆栽水分。待幼苗長到6~8葉期,開始進行定苗,每盆留10株幼苗。
1.3.1 種子萌發指標
播種時掛牌,于2022 年4 月9 日開始每日觀察并記錄青稞種子萌發情況,連續統計7 d后,計算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相對發芽率、相對發芽勢、相對發芽指數,計算公式分別為
1.3.2 生長指標
播種15 d后,每處理隨機選取10株青稞,連根取出植株,洗凈根部,將其分成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并分別裝入塑料袋中;將其帶入室內后,用天平稱其鮮質量;用直尺測定青稞株高、根長、莖長;將稱過鮮質量的植株放入105 ℃烘箱中進行殺青,15 min后將溫度調至70 ℃,烘干至質量恒定為止;之后取出紙袋和植株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用天平稱取干質量[3-4]。
1.3.3 生理指標
播種30 d 后,各處理隨機選取10 株青稞,取青稞中間葉片(從上向下數第2 片新展開葉片),采用乙醇丙酮法對青稞葉片葉綠素a質量分數、葉綠素b質量分數進行測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在酶標儀上分別測定青稞葉片丙二醛物質的量濃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5_6]。
采用Excel 2016 和SPSS 22.0 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
由表1 可知,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加劇,青稞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相對發芽勢、相對發芽率、相對發芽指數均顯著降低。處理T1、T2、T3青稞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均低于對照(CK);在3個試驗組中,處理T1青稞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最高,與處理T2、T3存在顯著差異。處理T1、T2、T3青稞種子的相對發芽勢、相對發芽率、相對發芽指數均低于對照(CK);在3 個試驗組中,處理T1青稞種子的相對發芽勢、相對發芽率、相對發芽指數最高,與處理T2、T3存在顯著差異。
表1 干旱脅迫對青稞種子萌發的影響
由表2 可知,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加劇,青稞幼苗的株高、莖長、根長、地上部分鮮質量、地下部分鮮質量、地上部分干質量、地下部分干質量顯著降低。處理T1、T2、T3青稞幼苗的株高、莖長、根長、地上部分鮮質量、地下部分鮮質量、地上部分干質量、地下部分干質量均低于對照(CK);3 個試驗組中,處理T1青稞幼苗的株高、莖長、根長最大,與處理T3存在顯著差異,與對照(CK)無顯著差異;3 個試驗組中,處理T1地上部分鮮質量、地下部分鮮質量、地上部分干質量、地下部分干質量最高,與處理T2、T3存在顯著差異,與對照(CK)無顯著差異。
表2 干旱脅迫對青稞幼苗生長的影響
由表3 可知,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加劇,青稞幼苗葉片的葉綠素a 質量分數、葉綠素b 質量分數、丙二醛物質的量濃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處理T1的葉綠素a 質量分數和葉綠素b 質量分數均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CK)、處理T2、處理T3存在顯著差異;處理T1的丙二醛物質的量濃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處理,與對照(CK)、處理T3存在顯著差異。
表3 干旱脅迫對青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青稞種子萌發及生理特性受干旱脅迫影響較大。處理T1、T2、T3青稞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相對發芽勢、相對發芽率、相對發芽指數均低于對照。這說明干旱脅迫會抑制青稞種子萌發,且干旱脅迫程度越大,青稞種子萌發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大。處理T1、T2、T3青稞幼苗的株高、莖長、根長、地上部分鮮質量、地下部分鮮質量、地上部分干質量、地下部分干質量均低于對照。這說明干旱脅迫會抑制青稞幼苗生長,且干旱脅迫程度越大,對青稞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大[7]。
植物葉綠素主要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葉綠素能夠反映植物生長環境是否適宜。葉綠素合成與水分密切相關,當植物嚴重缺水時,會加速葉綠素的分解,抑制葉綠素的合成[8_9]。處理T1的葉綠素a質量分數、葉綠素b質量分數均高于其他處理,說明輕度干旱脅迫處理有利于青稞葉片葉綠素合成。有研究表明,干旱脅迫會破壞植物機體內以超氧化物歧化酶為主的抗氧化系統,丙二醛物質的量濃度會上升;針對此現象,植物體內過氧化物酶活性也會隨之提升,以保護植物生物膜,同時植物體內產生的過氧化氫酶會加速對過氧化氫的分解,避免對植物產生傷害[10_11]。處理T1的丙二醛物質的量濃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處理。這說明青稞種子抗旱性較好,在輕度干旱脅迫處理下其生理特性可以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