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琛 趙微



[摘要]為了解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研究領域的現狀,運用BICOMB20軟件對中國知網的69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進行統計,使用SPSS220繪制出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領域的熱點知識圖譜。結果顯示,當前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研究主要圍繞學科學習、干預和認知心理3大主題展開;發文機構多集中于高等師范和醫學類院校,且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針對初中學習困難學生內部機制展開的研究和干預或將會成為新的研究趨勢。
[關鍵詞]初中生;學習困難;學習困難干預;學科學習;認知心理
[中圖分類號]G760
一、引言
學習困難(Learning Disabilities,LD)又稱學習障礙,指在獲得和運用聽、說、讀、寫、推理、數學運算能力方面表現出嚴重困難的一組異質性障礙[1],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2]。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的檢出率為70%[3],成為了義務教育所面對的一大難題。初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加重、難度增加,學業上帶來的挫敗感很可能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更多負面影響[4],也極容易因學業問題引發不良心理問題。
隨著“以生為本”的教育觀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學習困難已引起我國心理學界、教育界、醫學界等的廣泛關注[5]。國內關于學習困難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內容涉及學習困難的定義、類型、成因、診斷模型、身心特征以及教育干預策略等方面[6]。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學階段,對中學階段學習困難的研究較少。雖然也有學者對我國近10年學習困難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總結,但大多是基于個人的主觀經驗從時間節點和亞類型展開分析,并沒有關注到初中生群體的特異性。因此,有必要對近年來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系統檢索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相關核心文獻,利用科學知識圖譜法繪制出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圖譜,總結目前的發展現狀和熱點,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核心期刊通常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高水平、高質量中文刊物,其發表的論文更能體現一個領域的前沿熱點、現狀以及趨勢。通過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選擇核心期刊,以“學習困難”“學習障礙”“學困生”“初中生”“中學生”“青少年”“初中”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獲得78篇相關文獻。對得到的文獻進行篩選,去除會議記錄、綜述類、無關鍵詞等文獻,最終確定有效文獻69篇。
(二)研究工具與方法
本文采用BICOMB20和SPSS220軟件對從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導出的69篇有效文章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7]。
三、研究結果
(一)詞頻分析
利用BICOMB20系統對納入文獻的關鍵詞進行篩選,提取出有效關鍵詞,利用統計功能確定前33個高頻關鍵詞為主要研究對象,結果如表1所示。
分析表1中數據發現,除“學習困難”“初中生”“學生”外,排名前5位的關鍵詞分別是“數學學習困難”“學習成績”“工作記憶”“教學策略”和“心理健康”。“數學學習困難”和“學習成績”并列在第1位,說明目前針對初中生學習困難學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數學學科,并關注其成績。“工作記憶”“注意特性”“中央執行功能”等關鍵詞表明研究者傾向于從認知心理層面對初中學習困難生展開相關研究。“心理健康”“精神衛生”等關鍵詞也表明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心理健康,而非僅關注其學業成績。
(二)共同分析
共同分析法利用文獻中詞匯或名詞短語共同出現的情況來確定該文獻所代表的學科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相關文獻主題詞進行分析,把錯綜復雜的網狀關系以數值、圖形表示出來[8]。
將高頻關鍵詞的相異矩陣導入SPSS220,采用共詞聚類分析法和共詞多維尺度分析法開展研究[9]。根據我國學習困難的研究熱點聚類情況,可將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研究分為3類。
種類一為學科學習層面的研究,關鍵詞為認知負荷、物理學習困難、數學、知識類型、學科學習、數學學習困難、中央執行功能、空間關系推理、工作記憶、學習動機、學業求助、自我妨礙、智力方向性。這部分的研究側重于初中數學和物理學科的研究,探討其學科學習表現是否與工作記憶或內部動機相關。種類二為干預層面的研究,可細化為3個子類。子類一為學業情緒層面的研究,關鍵詞為學業情緒、比較研究,多將初中學習困難生與學優生、一般學生進行比較,并在此基礎上探尋有效的干預方案,試圖培養其積極學業情緒,提高其學業成就;子類二為教學層面的研究,關鍵詞為歸因訓練、歸因方式、教學策略,聚焦于初中學習困難生的歸因選擇;子類三為家庭層面的研究,關鍵詞為學生、精神衛生、干預性研究、家庭環境,證實了當前的干預主要從家庭環境和精神衛生兩方面展開。種類三為認知心理層面的研究,關鍵詞為心理健康、行為問題、學習成績、智力、推理能力、成就動機、注意特性、神經心理學、學習困難、初中生、學優生。這部分的研究已較為豐富,關注到了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心理健康、學習品質、行為矯正等方面的內容。
通過對比發現,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研究領域高頻關鍵詞的熱點領域劃分情況(見圖1)與聚類分析劃出的分類基本一致。領域1對應聚類分析的種類一;領域2對應種類二;領域3對應種類三。熱點領域劃分從另一個層面揭示了關鍵詞之間的關系。
本文根據關鍵詞的坐標位置及其彼此之間的疏密程度,將它們劃分為3大研究主題:學科學習研究、干預研究及認知心理研究。
(三)研究機構及作者分析
1核心作者分析
利用BICOMB20軟件對69篇有效文獻按照作者進行頻次統計分析。將“頻次閾值”設置為2,即導出了在中國知網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以上(包含2篇)的作者信息(見表2)。
統計結果顯示,有117位作者進行了初中生學習困難方面的研究。通過對作者發文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發文量為1篇的作者有102名,占比8718%,說明該領域大部分作者僅有1篇文章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且總體研究領域分散;僅有5名作者的發文量超過3篇,占比為427%,其中俞國良和沈烈敏發文量位居前列,分別為6篇和5篇;蔡丹、李其維、鄧賜平3位作者分別發文4篇。結果表明,連續、集中地對初中生學習困難進行研究的作者較少,尚未形成該領域的核心作者群。
2發文機構分析
利用BICOMB20軟件對研究成果的單位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發文頻次在2次以上的機構有12個,位居前5位的發文機構分別是: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以及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總體上看,發文量≥2的機構主要是高等師范院校、醫學院校以及綜合性院校中的心理學院(系、所)。這也從側面說明高等院校相對更加關注初中生學習困難領域,并引領當前該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四、分析與討論
(一)學科學習研究
參考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知識圖譜(圖1)可知,學科學習的研究占據了坐標中的大部分空間,是我國初中生學習困難研究的主要領域。領域1的研究多從數學、物理等學科展開,并將其與學生的空間關系和工作記憶等能力相結合來探討學習者的內部特性。該領域中“數學學習困難”和“工作記憶”“中央執行功能”等關鍵詞聚集在一起,說明有關工作記憶和中央執行功能對數學學習影響的研究較多。焦彩珍運用威斯康星卡片分類任務與數字轉換任務對初中生數學學習困難展開研究,認為數學學習困難生在工作記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10]。同時,中央執行功能在工作記憶中起到監控和協調作用,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存在中央執行功能的缺損[11],其中央執行系統的缺陷程度顯著高于語文學習困難生[12]。關鍵詞“自我妨礙”“學習動機”和“學業求助”聚集在一起,表明心理因素在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學科學習中有潛在的重要性。沈烈敏通過問卷法分析得出,學習困難的初中生更傾向于使用一些常見的自我妨礙策略,如考前焦慮、暴飲暴食、作業拖延[13]。
綜上所述,當前關于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學科研究多與認知加工相關,已形成初步的研究體系。后續的研究可關注除工作記憶外的其他認知因素與學科學習之間的聯系,或可探討不同學科學習困難之間的差異。且我國已有學者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學業求助和學習動機感興趣,也逐步關注到了學習困難的腦機制層面。
(二)干預研究
根據共同分析的結果,將初中生學習困難領域的干預研究細化為3個子類,分別為學業情緒研究、教學策略研究和家庭層面的研究。
1學業情緒研究
學業情緒是指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學生與學業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包括高興、厭倦、失望、焦慮、氣憤等[14]。關于學業情緒層面的研究,在坐標中所占比例最小且位于第二、三象限,說明該領域當前研究成果較少,未來或將成為新的熱點。學習困難青少年的學業情緒問題往往是伴隨著學習問題產生的,情緒和學業之間具有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應對方式和教養方式也是初中學習困難生情緒狀況的重要預測源[15]。將學習困難生與學優生、一般學生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學習困難生與一般學生在學業情緒上存在顯著差異,表現為其積極學業情緒顯著低于一般學生,而消極學業情緒則顯著高于一般學生[16]。董妍探討了導致學習困難生與普通學生學業情緒不同的因素,指出兩者積極低喚醒學業情緒的來源有所不同[17]。當學習困難生不僅有學業問題,還存在情緒問題時,往往讓教師束手無措。目前,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學業情緒干預還未形成系統規范的模式,陳翠翠通過對初中二年級28名學習困難生展開為期8周的正念訓練,證實了通過正念訓練能改善學習困難生的注意力及學業情緒[18]。崔麗娟則通過對初中學習困難生自我概念、人際關系、自我監控、時間管理等方面的干預,減少了其消極的學業情緒體驗[19]。對學業情緒的干預是提高學習困難生學業成就的一種新嘗試,仍需在后續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該子類中,大多研究將學習困難生與學優生作比較,以此來探討其在學業情緒方面的表現。專門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學業情緒干預措施的研究目前還較少。在后續的研究中,基于初中學習困難生學業情緒層面的研究,尤其是干預措施的研究或將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2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策略層面的研究指出,當前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的指導和轉化應結合學生的歸因特點從教學層面展開探討。學習困難生往往存在不恰當的歸因方式[20],習慣于把成功歸因于外部不可控的、不穩定的因素,如運氣等[21],而將失敗歸因于自身能力或努力不夠[22]。已有研究表明,適當的歸因訓練可以促使學習困難生的歸因方式向積極方向轉化,提高其對未來學習成功的期望,引起積極的情感變化[23]。戴斌榮提出了對學習困難生進行歸因訓練的3種方法,包括團體訓練法、強化矯正法和觀察學習法[24]。除此之外,將策略教學與歸因訓練相結合比單獨使用歸因訓練更能有效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形成合理的成敗歸因方式,進而提高學習成績[25]。由此看來,通過歸因訓練培養正確的歸因方式已經成為對學習困難生進行教育干預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更要關注如何在課堂情境中提高歸因訓練的有效性,探尋學生在不同學業成敗情景中的歸因特點,基于此來設計教育策略,進而引導初中學習困難生的轉化與成長。
3家庭層面的研究
家庭層面的研究包括學生、精神衛生、干預性研究、家庭環境4個關鍵詞,其中家庭環境位于該領域的中心位置,是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研究的熱點。家庭環境和教育在兒童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26],不良的家庭因素可能造成或加劇學生學習困難。汪翠蘭通過調查發現,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職業、養育方式和家庭心理環境等因素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困難不可忽視的因素[27],揭示了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家庭教育展開干預的基本方向。在這一基礎上,林國珍通過小組集體干預法,從學習方法和家教問題入手,使家庭教育模式從單向教育變為雙向交流,提升了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動機和意志力[28]。易春麗則通過對1名15歲的初中學習困難生及其家長展開3次家庭治療,全面提升了其學業成績[29],證實了教養方式的改變和家庭環境的改善對預防和干預青少年學習困難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關于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干預研究多從學業情緒、教學策略和家庭3類主題展開。雖然干預領域已有較多研究者關注,但由于目前學習困難的篩選與分類標準不統一,初中學習困難生的核心缺損模式至今仍尚無定論,干預模式缺乏統一規范。未來的干預研究可著重探索出更規范化的診斷標準和更綜合化的干預策略。
(三)認知心理研究
認知心理指運用信息加工觀點來研究認知活動,其主要包括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和言語等心理過程或認知過程[30]。這一層面(領域3)的研究位于第三、四象限,且在坐標系中占了較大的比例,說明針對初中學習困難生認知心理的研究目前較多。但各關鍵詞之間沒有形成體系,今后仍需進一步加強該方面的整合性研究。關鍵詞中成就動機、注意力集中能力與學生的學業成績有密切關系,被認為是影響學習成績的兩個主要的因素[31]。已有研究表明,學習困難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認知加工缺陷[32],其成就動機水平偏低,對學業成就的要求也比一般學生低[33]。金志成采用模糊集論和信息論的方法探討了學習困難生在高低兩種記憶負荷條件下對已知信息的利用率和推理加工的效率,表明學習困難生在這兩方面均有待提高[34]。除此之外,初中學習困難生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能力也存在著不足[35]。
該領域的研究指出,初中學習困難生在認知心理層面存在著問題,并試圖為其提供提高注意、記憶等方面能力的幫助。但現有研究大多是從心理和行為問題等角度展開,缺少認知心理因素的綜合研究。后續的研究者可探索初中學習困難生認知心理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需要對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注意特性等因素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初中生學習困難的根源,從而制訂更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
五、展望
我國學習困難研究領域已經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初中學習困難生的關注度在不斷增加,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研究將會向著更加多元、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但知識圖譜也反映出一些問題,未來的研究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基于初中學習困難生自身內部機制(如學習動機、學業情緒等)展開的研究和干預將會成為新的熱點趨勢。第二,對于初中生學習困難的研究應更多關注學科學習。初中各學科之間具有較大的特異性,有不同的學科屬性和學習方法,調動的認知機制亦不同。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該關注到更多的學科,探討初中不同學科學習困難之間的差異。第三,針對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干預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不同干預方法、干預周期、干預組織形式等對干預效果的影響。目前的干預還只是從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出發,不能全面地解決學習困難生所面臨的問題,更無法建立積極的干預模式。未來的研究要針對其實際面臨的問題與需求,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特定干預方法,實現科學、及時、準確的干預。第四,今后的研究應側重于對初中生學習困難非認知影響因素的研究。影響初中學習困難生的因素十分復雜,除了認知因素,還有大量非認知因素(興趣、意志、性格等),對非認知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初中生學習困難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National Joint Committee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Issues on Definition-Revised[J] Learn Disability, 1987(2):107-108
[2]Abosi O Educating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Africa[J] Learning Disabilites Reasearch & Practice 2010(3):196-201
[3]胡真,余小鳴,李榴柏,等北京市初中生學習困難現況[J]中國學校衛生,2022(1):92-95
[4]汪翠蘭學習困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干預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09
[5]趙微,王津,吳師偉我國學習困難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特殊教育,2006(1):91-96
[6]馬蘭花,石學云2006年~2013年我國學習障礙研究熱點領域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4(11):90-96
[7]郭文斌知識圖譜理論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的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88-107
[8]鐘偉金,李佳共詞分析法研究(一)——共詞分析的過程與方式[J]情報雜志,2008(5):70-72
[9]劉榮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創新系統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502-504
[10]焦彩珍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認知靈活性的實驗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4(3):64-67
[11]蔡丹,李其維,鄧賜平數學學業不良初中生的工作記憶特點:領域普遍性還是特殊性?[J]心理學報,2013(2):193-205
[12]王恩國,劉昌初中二年級學習困難學生的中央執行功能[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10):661-665
[13]沈烈敏關于初中學業不良者學業求助特征及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7(1):199-201
[14]董妍,俞國良青少年學業情緒問卷的編制及應用[J]心理學報,2007(5):852-860
[15]周路平,孔令明學習不良初中生應對方式、教養方式與情緒狀況的關系[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6):103-105
[16]俞國良,董妍學習不良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學業情緒特點的比較研究[J]心理科學,2006(4):811-814+818
[17]董妍,俞國良學習不良和一般青少年學業情緒影響學業成就的模式比較[C]//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濟南:山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6
[18]陳翠翠,杜曉新,李葉娥正念訓練對學習困難學生注意力及學業情緒的影響[J]基礎教育,2019(2):74-81
[19]崔麗娟自我調節學習、學業情緒對學習障礙學生的影響及個案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
[20]李文雅,婁兆文內高班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3):177-179
[21]劉東芝學習困難高中生歸因訓練的個案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92-95
[22]Nunez J C, Gonzalez Pienda J A, Gonzalez Pumariega S, et al Subgroups of Attributional Profiles i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Goals[J] Learning Disabilites Reasearch & Practice 2005(2):86-97
[23]韓含,李積鵬,劉玉琳,等學習不良初中生學業成敗的歸因訓練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4):529-535
[24]戴斌榮,任瑛學習困難兒童的心理特點與教育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1):1-5
[25]宋尚桂學習障礙學生歸因訓練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02(3):77-80
[26]朱冽烈,易曉明學習困難兒童的家庭因素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3(5):62-66
[27]汪翠蘭,陶芳標,樊嘉祿學習困難青少年學生的家庭因素調查研究[J]衛生研究,2009(2):217-219
[28]林國珍,金武官,徐旭東,等認知行為干預對青少年學習困難的影響[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2):31-33
[29]易春麗青少年學習障礙的家庭治療:個案報告[J]中國臨床康復,2004(33):7373-7375
[30]王甦,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2
[31]沈烈敏,郭繼東影響學生學業成績心理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9(6):559-560
[32]張凱峰,馮菁菁,徐秀學習障礙兒童的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5):536-538
[33]Alaei K R, Narimani M, Alaei K S A Comparison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y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J]2012(3):85-104.
[34]金志成,何艷茹,管延華在推理加工能力上學困生與學優生的比較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2(1):27-32+43
[35]楊海波,白學軍學優生與學困生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77-80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ot Spots of Researches on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Core Journal Papers
LV ChenZHAO Wei
(Faculty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
Abstract:In order to lear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BICOMB20 software to count 69 core journal papers of CNKI, and uses SPSS220 to draw the hot knowledge map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mainly focus on three themes of subject learning, intervention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mostly concentrated in higher normal and medical colleges, and have not yet formed a core author group In addition,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es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such as learning motivation, academic emotions, etc)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y become a new hot trend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fficulty intervention; subject learning; cognitime psg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