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凌, 黃 勇, 佟 力
(1.新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河南信陽 465550; 2.信陽市水產工作站, 河南信陽 464000)
鱖魚(學名:Mandarin fish)又名桂花魚,俗稱桂魚、季花魚等。 肉嫩味美,經濟價值高,是名貴淡水魚養殖品種。 2022年全國鱖魚產量超過40萬t,產值超過300億元。鱖魚終身以小型活魚蝦為食,經過水產科技工作者近幾十年的努力,馴化出鱖魚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技術,為鱖魚養殖開辟了新途徑。
河南省水產養殖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和黃河流域。 黃河流域主要養殖品種以鯉魚、鮰魚、鱸魚為主,豫南地區以養殖名貴水產品和四大家魚為主。隨著鱖魚苗種通過馴化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技術的成熟,利用人工配合飼料進行池塘養殖鱖魚技術在全省廣泛推廣應用,調整了水產養殖模式。
隨著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 常規的投喂餌料魚養殖鱖魚的生產模式難以為繼,通常1 hm2商品鱖魚的養殖需配套4 hm2的餌料魚, 飼料一般為花白鰱、鯽魚、麥鯪等,養殖效率低,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生產效率低。 推廣全價配合飼料養殖鱖魚,可以節約用水,節約用地,保護環境,提高水產品質量,鱖魚養殖發展對于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鱖魚苗為外購的翹嘴鱖“廣清1號”(新品種號:GS-01-003-2021)
1.2 養殖時間
2022年5~10月。
位于信陽市浉河區南灣水庫下游的養殖場,養殖面積3000 m2,水深大于2 m,排灌方便,水源為南灣水庫,水質優良,配1.5 kW葉輪式增氧機3臺,池塘為東西向,長方形,池底淤泥厚度為10~20 cm,不滲水,池底中間低,四周高。
經過檢疫,不攜帶病毒的“廣清1號”翹嘴鱖健康魚苗, 由中科院珠江研究所與廣東清遠水產養殖單位共同選育,在廣東清遠已馴化全部攝食配合飼料,由氧氣袋打包空運至信陽明港機場, 規格為12 cm/尾。養殖密度為39000尾/hm2,放樣數量為11700尾,為調節水質投放100 g/尾花鰱魚苗100尾,50 g/尾白鰱魚苗300尾。
選用廣東杰大品牌鱖魚膨化飼料,投餌原則“七分飽”,遇天氣突變、連續雨天減少投料。 隨著魚體的生長,每10 d調整一次投餌率。 具體參考標準:稚魚期(<50 g)3%~5%;幼魚期(50 g~200 g)2%~4%;育成期(>200 g)1.0%~2%。 觀察魚群吃料情況,70%魚吃料減弱離去,即停止投料。
1.6.1 加新水
每10 d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 cm,同時排出部分底層老水。
1.6.2 消毒
每15 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調水一次,生石灰為20 mg/L,漂白粉1 mg/L。
1.6.3 養殖后期
每10 d補充EM菌+紅糖,調節水質,控制氨氮、亞硝酸鹽指標。
1.6.4 增氧機使用
確保至少一臺增氧機長開, 最低溶解氧在3 mg/L以上,長期溶氧在5 mg/L以上。
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養”的原則。 水質要求“肥活爽嫩”。 注意鏡檢觀察魚的體表、鰓上寄生蟲情況,如有指環蟲、三代蟲、錨頭蚤及早驅蟲預防。 本次養殖試驗因為清塘徹底,水源水質好,魚苗不攜帶病菌、寄生蟲,養殖進行較為順利。 飼料每15 d安排3 d內服中草藥加VC、VE,防止肝膽病和細菌性病,中草藥品種為三黃粉、黃芪粉、板藍根等。 每10 d打樣一次,觀察魚體的健康狀況,測量魚體的生長情況,作為調整飼料投喂量的數據。
10月8日干塘。 經過近5個月的養殖, 產出鱖魚5854.50 kg,規格為576 g/尾,平均產量19515 kg/hm2;鰱魚452 kg,規格1480 g/尾,平均產量1500 kg/hm2;鳙魚171.9 kg,規格1910 g/尾,平均產量570.3 kg/hm2。

表1 漁獲物表

表2 銷售收入表
生產成本為:苗種費70200元,飼料費93685元,人工費18000元,塘租2800元,水電費4650元,魚藥費1670元,成本合計191005元。 銷售收入總額33.24萬元,利潤總額14.14元。 每hm2利潤47.1萬元,投入產出比1∶1.74。
傳統鱖魚養殖,按1∶4的配套餌料魚計,每畝產出750 kg,在信陽地區已是高產出,綜合產量為產出鱖魚2250 kg/hm2;用配合飼料養殖鱖魚產量19500 kg/hm2,生產效率為傳統養殖模式的8.67倍。
粗略估計, 養殖飼料鱖魚比傳統餌料魚養殖模式節省淡水資源80%以上。
飼料鱖魚投入產出比為1∶1.74,利潤47.1萬元/hm2。而傳統養殖鱖魚的成本在36~44元/kg,飼料鱖魚的成本在28~32元/kg,飼料成本大大降低。 因為投入飼料養殖不會因為傳統的餌料魚帶來的一些傳染源,節約了大量的用藥成本,有效降低了養殖風險。 所以,飼料鱖魚養殖效益可觀。
采用規格12 cm以上的“廣清1號”翹嘴鱖魚苗,已全部馴化攝食配合飼料,運輸合理,所以養殖存活率高,商品率高。 如果馴化不理想導致商品鱖魚養殖存活率低,會影響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