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產業界尚未對6G形成統一的共識且未形成統一標準,但對于6G商用演進時間節點看法較為一致:2030年左右將開始商用,因此未來3-5年將是6G布局搶位的關鍵窗口期。
業界共識還包括,6G將以更高速率、更低時延、高可靠和智能化等特性,有力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給用戶帶來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新體驗,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動力。 ? ? 為把握6G技術制高點,全球各國正競相布局。
三類應用場景
相較于5G,6G將依托內生智能的新型網絡、通信感知一體化等潛在關鍵技術,實現更大規模連接和更強可靠性。6G潛在應用場景可分為全覆蓋多樣化智能連接應用、高保真擴展現實類應用和智能化行業類應用三類。
第一類是全覆蓋多樣化智能連接應用,主要指借助地面移動蜂窩網絡、衛星互聯網、無人機等空中平臺的靈活部署以及各種超低功耗、超高精度智能連接技術,實現全球范圍內空、天、地、海立體空間內近乎無死角的全球泛在連接。
通過全覆蓋的高速網絡,不但可以滿足常規環境下海量連接、超高傳輸速率的互聯網和物聯網各種深度覆蓋需求,還能實現各種極端自然災害環境下的應急通信、特種通信的實時智能化連接,實現信息的高效精準傳輸。潛在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空天地一體化通信、水下通信和量子通信等。
第二類是高保真擴展現實類應用,指6G時代信息交互形式將進一步由AR/VR逐步演進至高保真擴展現實(XR)交互為主,甚至是基于全息通信的信息交互,最終將全面實現無線全息通信。
在這類應用里,用戶可隨時隨地享受全息通信和全息顯示帶來的體驗升級——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乃至情感將通過高保真XR充分被調動,用戶將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身臨其境般地享受完全沉浸式的全息交互體驗。潛在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虛擬網游和虛擬演唱會等。
第三類是移動智能化行業類應用。智能化是6G系統提供的一項重要服務能力,也是支持各種多維度、深層次智慧應用的基礎。6G將與工業、交通、教育、醫療等各垂直行業深度融合,并催生新業態、新服務。潛在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工廠、智慧車聯網、智能機器人、新型智慧城市、遠程精準醫療和無人探險等。
各國競相搶占制高點
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均高度重視6G研發,力圖搶占6G戰略制高點。
美國積極建立自身主導的6G生態圈。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邊緣網絡,核心政策:保護美國的6G未來》,對加強美國未來6G競爭力提出相應建議;眾議院通過的《提高美國在無線技術領導力法案》要求提高美國在6G無線通信網絡標準制訂中的領導地位。
歐盟方面整合多國力量共同推動6G研究。歐盟6G旗艦計劃項目由諾基亞牽頭,聯合愛立信、西門子、阿爾托大學、英特爾、Orange等22家企業和研究機構,聚焦6G的應用場景與關鍵技術。歐洲各國通過設立研究中心、財政支持、國際合作等手段積極推動6G研究,重視6G應用場景研究。
韓國通過政產學研協作搶跑6G研發布局。韓國成立了“6G研究小組”推動6G核心技術與應用的發展,宣布將于2028年率先實現6G商用,還成立了由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運營商、設備企業、中小企業、研究機構的專家組成6G研發戰略委員會,組織政產學研各界力量定期召開研討會并制訂研究項目。
日本視6G為構建社會5.0的基石。日本總務省推出了“6G綜合策略”和“Beyond 5G推進戰略”,并設立由政產學研各方組成的推廣聯盟,負責戰略的推進落實和跨部門協調。
我國在6G戰略布局與技術研發方面均處于世界前列。國家戰略層面,一方面,我國早在2019年就建立了完善的6G推進組織,由工信部牽頭成立中國IMT-2030(6G)推進組,為產業界、研究機構、基礎運營商等搭建產學研用平臺,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和技術研發。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均提出要布局6G技術研發。
產業界層面,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大唐移動和紫金山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均開展了大量6G相關的技術研究,并取得系列關鍵性技術的研究成果。三大運營商與華為、中興等主流設備商和各類通信企業也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布局探索6G愿景需求、潛在技術方向和應用場景,通過組建研發團隊、開展技術交流、搭建產業合作平臺、參與國際組織研究項目等方式推動6G關鍵技術、標準研究、技術測試和實驗驗證等工作。
目前來看,在全球6G專利排行方面,我國以40.3%的6G專利申請量占比高居榜首,美國以35.2%緊隨其后,日本以9.9%排名第三。由此可見,我國在6G研發和探索方面保持了5G以來的全球領先優勢。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