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玲
【摘? 要】評點式文本理念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閱讀者在自主的狀態下對語文文本的字詞以及篇章進行批語及評價式的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很好地加深學生和教師以及文本之間的聯系,通過多種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解釋,能夠加深學生對語言的表現手法的理解,進一步牽動學生的感情,還能夠很好地彰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閱讀獨立性。
【關鍵詞】初中生;閱讀;評點式文本理念;高階思維;培養
評點式閱讀方法主要是一種鑒賞性的學習方式,大都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簡練的語言或者是特殊的符號,在文本的空白處進行注釋的方式進行學習,注釋包括寫評語和留標記。我國統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對于評點式閱讀方式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這種閱讀方式非常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個性體驗。批注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學生的思維軌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這種新型的閱讀方法是我國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
一、高階思維
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是建立在低階思維的基礎之上的,需要學生有著較高的認知水平以及較高的心智活動,對于相關知識有著最基本的分析能力以及評價能力。學生閱讀高階思維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的形式,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對于相關詞語或是相關句子進行反復的解釋和推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進一步對文本的形式形成創造性的理解。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養成高階思維的核心,高階思維的培養過程就是學生對淺層次信息獲取進而轉化為深層次理解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生的未來發展。
二、評點式文本
評點式文本是隨著我國時代發展而逐漸完善的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在明清時就形成了最基礎的評點概念,尤其是對小說以及戲曲的評點。在當前階段,統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已經對評點式有著深度的運用,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進行語文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其思維,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評點式內容是豐富多樣的,不僅是對文章內容的總結概括,還是為了提示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還有一些旁批就是為了突出文章的寫作技巧,以便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進行一定程度的學習。但是在對評點式文章進行閱讀時,一定不要舍本逐末,主體還是對于課文的閱讀,而不是對旁批的
閱讀。
三、初中生閱讀高階思維培養價值
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良好的高級思維,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要傳達出來的主題思想,還可以進一步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應用所學習知識。首先,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夠滿足當前時代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基本需求。當下是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的時代,對于高階思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階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新時代創新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既是當前時代的發展,也是對學生的進一步開發,能夠很好地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高級思維的培養。其次,對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也能很好地實現我國文化強國的基本戰略目標。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對文化的創新有著十分重要價值,能夠進一步豐富文化的基本內涵,為文化強國的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基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也非常符合語文學科教學內涵的基本需求。如果學生想要真正地理解語文文章中的情感內涵,就必須豐富自身的思維方式,傳統的低階思維方式并不能滿足多元化語文閱讀的基本需求,必須構建新型的思維方式,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質量以及閱讀水平。
四、基于高階思維的初中閱讀評點式文本教學
策略
(一)預習階段,明確學生主體,了解旁批作用
在對評點式文章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作用,更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配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學生自身也可以通過預習方式,對本節課進行學習。并且學生在學習時一定要做到邊讀邊思考,還要仔細地閱讀文本旁邊的旁批的提示,從而對自身的認知進行一定的拓展。如果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學習思路,就可以通過旁批所展現的進行預習,因為初中語文的文本模式是非常多的,不同的文本模式所采用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這時學生就可以依照旁批的學習思路進行相關文本的預習。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七年級《雨的四季》這一篇閱讀文章時,這一篇文章中的旁批大多數都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表現手法以及描寫手法。如果學生對相關句子的理解程度不深,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句子進行深度解讀。同時在預習時也可以根據這樣的注釋選擇一個適合的閱讀方法,進一步了解文章所要展現的細節描寫,并且積極地思考教師所提出的預習問題,以便于減輕在開展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學習壓力。但是在對批示進行學習時,一定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所有的批示都要為學生提供,不是無腦學習,對批示的學習是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展開的。
(二)加強交流,學會自主探究;加強合作交流
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自身對于文本內容進行主動的探究,還需要經過多方面的溝通交流加深文本內涵的理解程度,既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也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對自讀課文的內容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首先,學生一定要具備最基本的自學意識以及自學興趣,能夠通過旁批的方式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迅速掌握本篇文章所需要學習的要點,抓住重點。之后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不理解之處時,也不要埋頭苦讀,一定要加強與自己身邊同學以及身邊教師之間的交流,不要產生無形的學習壓力。例如在對統編版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自讀課文進行學習時,這篇課文的閱讀深度可能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雖然可以通過旁批的方式對這一篇文章的內涵進行理解,但是如果過度依賴旁批所展示出來的內容,那么就會對學生的思維發散性有一定的限制。這時學生就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相互分享自己在閱讀文本內容時所產生的感悟,從而產生思維的碰撞,進一步加深對本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時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時,也不要被旁批的內容所限制,在最大程度上發散思維,挖掘文章深層次的內涵思想。
(三)加強訓練,克服困難情緒,注重方法訓練
旁批式的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學生可能在初次接觸這種學習方法時會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因為學生在之前都是由教師帶領進行文章的閱讀的,如果首次通過自讀的方式,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困難重重的感覺,從而拒絕使用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旁批的了解程度不深,對旁批的使用方法不夠熟練。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學生對這種新型學習方法的抵觸心理,可以選擇加強學生對自讀課文學習方法訓練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高階思維的開發。通過強化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快速地幫助學生完成旁批所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從而強化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學生在學習部編版自讀文章《春》時,其實這一篇文章對初中生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因為是第一次采用新型的學習方法,所以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學習困難的感覺。為了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地給予一些提示,幫助學生實現對旁批內容的合理利用。
(四)評價反思,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
學生在對自讀文章進行學習時,可能無法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果,這就需要引入評價反思這樣的學習概念,在學生完成對自讀文章的學習之后,可以通過自我評價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方式了解自身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深度是否足夠,對學習深度不足的學生來說,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強化學生對自讀文章的了解深度。自我評價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再根據自己回答問題的程度進行自我反思達成的。這種自我評價的方式不僅考驗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要求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要清晰。學生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但是在追求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時,一定要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不要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單一的要求,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差異性,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學生自身的閃光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材所能體現出來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的自我學習方式以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自讀課文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評點式文本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充分發揮出自讀課文的學習價值。
【參考文獻】
[1]虞衛華.評點式文本的教學價值探析——以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為例[J].中學語文(中旬·讀寫新空間),2022(6):47-49.
[2]黃志濤.評點式文本的特征及教學策略探
析——以《列夫·托爾斯泰》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2019(10):34-36.
[3]勵珍英.用評點式閱讀讀活文本人物——以《狂歡節的最后一天》為例[J].職業教育,2016(14):78-80.
[4]季敏.創用“評點式文本”——初中生閱讀高階思維發展路徑探索[J].語文天地,2022(6):60-6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創用“評點式文本”發展初中生閱讀高階思維的實踐研究》的中期階段成果之一,批準號:E-c/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