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彤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推動形成全黨從嚴從實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良好態勢。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在突出黨性教育、創新載體手段、聚焦學習需求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更為重要的是,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要警惕三種“經濟學現象”。
“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是“躺平式干部”所奉行的行為準則。這種干部表面上不違法、不亂紀,實則危害極大,不僅貽誤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而且嚴重損害民生福祉。如果長時間不予以糾正和整治,將會對干部隊伍造成嚴重侵害,在干部隊伍中形成不良導向,逐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極大削弱干部隊伍戰斗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品行的根源,部分干部“躺平”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黨性修養的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堅持把黨性教育擺在黨員教育的突出位置,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黨章黨規規范言行、用典型案例省身克己,在學習教育中不斷強化黨性錘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黨員教育如果總是以“你講我聽、你讀我記”的傳統授課方式開展,受授課內容和接受程度的限制,不同黨員群體的教育成效會大相徑庭,單一的形式和單調的內容也會讓學習成效大打折扣,教育成效會產生“邊際效用遞減”現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結合不同黨員群體,有針對性地設置教育內容,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寓教于樂的授課方式,上通天線講理論,下接地氣促學習,激發黨員學習興趣,讓黨員愿意學。要以“互聯網+”為抓手,打破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在時間、地域、空間上的限制,增進學習互動、增強學習體驗,讓黨員喜歡學。要把以黨史、革命等主題為題材的“紅色”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作為學習的“教具”,使黨員銘記黨的奮斗歷程,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進而強化政治意識、牢記服務宗旨,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
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把這個藍圖變成現實,關鍵要靠全體黨員做好落實。面對新形勢下新任務、新情況產生的新問題,如果“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黨員就容易出現不作為、不敢為、不會為的“結構性失業”現象。“根據黨員崗位職責要求和工作需要,組織引導黨員學習掌握業務知識、科技知識、實用技術等,幫助黨員提高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增強服務本領”是黨員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要深入研究黨員的學習需求,了解和掌握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黨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提升需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不同黨員群體“量身定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推動黨員教育更加符合黨員成長要求,更加符合黨員素質提升需要,幫助黨員解放思想、拓寬視野,使廣大黨員在學習教育中增長才干、積累知識、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