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元,許鋒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翠冠’梨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與杭州市果樹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梨與(杭青×新世紀)雜交育成的早熟梨品種,1997年命名,1999年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經5年的試驗栽培觀察表明,翠冠梨生長勢強[2],果實圓形,整齊一致,果皮暗綠光滑[3],果實大,均勻度較好[4],果肉細嫩松脆,品質上等,高產穩產,抗性強,是一個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品種[5]。
‘圓黃’梨是韓國農村振興廳國家園藝研究所用‘早生赤’與‘晚三吉’雜交育成的中早熟砂梨品種,1994年命名,1998年引入我國,‘圓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表現出早果、豐產、質優、果大、抗病等特點,尤其是在果實耐貯、枝條開張、整形容易方面明顯優于其他品種,適合在該地區大面積發展,是湘南梨的良好替代品種[6-7]。
‘長梨一號’是湖北省荊州地區選育出的一個品質優良的新品種,在綜合品質方面優于黃花梨[8],極性強干性明顯,枝條生長呈直立狀態,在大量掛果前表現尤為突出,因而極易上強下弱。
梨樹是我國第三大果樹,面積和產量僅次于蘋果和柑橘。現有研究結果表明,‘翠冠’和‘圓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有良好的適應性,是近些年來市場上主推的2個砂梨品種,而‘長梨一號’是荊州本地的一個新品種,但其在當地的生物學特性和適應性尚不清楚。為此,本研究對這3個砂梨品種的芽苗定植后第1年和第3年的主要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以期為砂梨優良品種在荊州地區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3個砂梨品種的砧木均為豆梨,于2016年2月 26日定植于湖北省荊州市農業高新區長江大學農業科技園內,定植苗均為芽苗,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定植后進行常規管理,采用的樹形為主干形。
試驗在湖北省荊州市農業高新區長江大學農業科技產業園進行,主要對‘圓黃’、‘翠冠’及‘長梨一號’的生長特性、物候期及適應性進行調查。
2016年10月 27日對這3個品種定植后第1年的生長特性進行調查,并調查定植后植株成活率和接芽成活率。2018年9月20日再次對這3個砂梨品種的生長特性進行調查,每個品種選擇5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分別測量干粗、樹高、冠徑、一年生枝條數量(長枝、中枝、短枝)、葉片數量、葉長、葉寬、蟲害情況、老葉葉片顏色、葉片大小、葉緣鋸齒、葉尖、葉基、葉片厚薄等。2019年3月26日對‘圓黃’、‘翠冠’和‘長梨一號’的開花特性進行調查,分別測量單株花序數、花序花朵數、花瓣數目、雄蕊數目,并觀察嫩葉葉片顏色。另外,2018年和2019年調查了這3個砂梨品種的主要物候期,包括萌芽期、展葉期、初花期、盛花期、終花期、果實成熟期和落葉期。
運用DPS軟件對不同品種間作差異顯著性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圓黃’株高最高,達164.4 cm,‘翠冠’最低,為116.4 cm,‘圓黃’的株高顯著高于‘長梨一號’和‘翠冠’;‘圓黃’干粗最大,‘翠冠’其次,‘長梨一號’最小,并顯著低于‘翠冠’和‘圓黃’;‘圓黃’節間顯著長于‘長梨一號’和‘翠冠’;‘長梨一號’葉片數量最少,顯著少于‘翠冠’和‘圓黃’,僅為它們的一半左右,主要與病蟲為害及秋季干旱有關;葉長方面三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長梨一號’葉片最寬,顯著寬于‘圓黃’和‘翠冠’,‘翠冠’的葉片表現狹長;‘長梨一號’的成活率最高,而‘翠冠’和‘圓黃’的成活率顯著低于‘長梨一號’,這可能與‘長梨一號’來自本地,而‘翠冠’和‘圓黃’來自外地有關。

表1 3個砂梨品種定植第一年的生長表現
由表2可知,定植3年后,‘圓黃’梨的干粗、株高、東西冠徑和南北冠徑均顯著大于‘翠冠’梨和‘長梨一號’,而‘翠冠’和‘長梨一號’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表2 3個砂梨品種第3年的樹體大小比較
由表3可知,在葉片數量上,‘圓黃’、‘翠冠’、‘長梨一號’3個品種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圓黃’葉片最多,‘翠冠’其次,‘長梨一號’最少,‘長梨一號’的葉片數量不及‘圓黃’的一半;在葉長方面,‘翠冠’葉片最長,‘圓黃’其次,‘長梨一號’最短;在葉寬方面,‘長梨一號’最寬,‘圓黃’其次,‘翠冠’最窄;在葉形指數方面,三者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翠冠’葉形指數最大,‘圓黃’次之,‘長梨一號’最小。表明葉片數量‘圓黃’最多,在葉長上‘翠冠’最長,在葉寬上‘長梨一號’最寬,在葉形指數上‘翠冠’最大。

表3 3個砂梨品種定植第3年葉片相關特征比較
由表3還可以看出,‘圓黃’、‘翠冠’、‘長梨一號’在葉片特征上有一定的區別,在葉緣鋸齒方面,‘圓黃’為刺芒狀鋸齒,‘翠冠’與‘長梨一號’都是單鋸齒,但‘翠冠’是向內彎曲,而‘長梨一號’是向外彎曲;在葉基方面,‘圓黃’與‘翠冠’葉基相似,都是圓形,而‘長梨一號’葉基偏心形;在蟲害發生方面,‘長梨一號’發生蟲害嚴重,‘翠冠’比較嚴重,而‘圓黃’蟲害相對要輕一些。這表明3個砂梨品種在葉片特征上有較大的區別。
從表4可以看出,在一年生長枝數量上,‘圓黃’最多,‘翠冠’其次,‘長梨一號’最少;在一年短枝數量上,‘圓黃’、‘翠冠’和‘長梨一號’存在顯著差異,‘長梨一號’的短枝數量不及‘圓黃’的三分之一;在單株花序數量上,3個品種存在著一定的顯著差異,‘圓黃’單株花序數量是‘長梨一號’的2倍之多;在花序花朵數上,3個品種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雄蕊數目上三者存在一定的顯著差異,‘長梨一號’最多,其次是‘圓黃’,最后是‘翠冠’。結果表明‘圓黃’在結果方面表現最強,‘翠冠’其次,‘長梨一號’最弱。

表4 3個砂梨品種一年生枝條數量及花數量比較
2018年和2019年3個砂梨品種的主要物候期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翠冠’和‘長梨一號’的物候期比較相近,均在3月上旬萌芽,3月中旬展葉并進入初花期,3月下旬盛花,3月底進入終花期,而‘圓黃’梨的物候期要比‘翠冠’和‘長梨一號’晚5天左右,于3月中旬開始萌芽,3月下旬進入初花期和盛花期,4月上旬進入終花期。3個品種梨的成熟期相隔10d左右,‘翠冠’梨果實成熟最早,于7月中旬成熟,‘長梨一號’其次,于7月下旬成熟,‘圓黃’成熟最晚,于8月上旬成熟。3個砂梨品種的落葉期相近,均在11月底落葉。

表5 3個砂梨品種的主要物候期比較
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翠冠’、‘圓黃’和‘長梨一號’均是目前生產中比較優良的品種,其中‘翠冠’和‘圓黃’已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9-10],‘長梨一號’是荊州本地選育的一個比較優良的新品種,其成熟期介于‘翠冠’和‘圓黃’之間,雖然其果面跟‘翠冠’一樣有果銹產生,但套袋后能顯著改善其外觀品質[11],果實采摘后直接在4℃條件下冷藏可達1個月左右[12]。3個品種的果實成熟期不一樣,在荊州地區分別于7月中旬、8月上旬和7月下旬成熟,其果實品質和貯藏性能等的比較及市場效益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本試驗通過對‘翠冠’、‘圓黃’和‘長梨一號’在荊州農業高新區定植第一年和第三年的生長表現進行調查,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①‘圓黃’梨在荊州地區的定植表現比‘翠冠’和‘長梨一號’要好,其無論是在生長勢上還是在枝條數量及單株花序數上均表現最優,所以在生產中應注意采取拉枝、扭梢等措施緩和其生長勢,同時通過疏花疏果以提高果實商業品質;②‘翠冠’梨在荊州地區表現居中,對病蟲害方面的抗性較弱,但坐果率最高,據筆者觀察其連續結果能力很強,在生產中應注意對病蟲害的預防以及疏花疏果;③‘長梨一號’作為荊州本地選育的品種,枝條直立性太強,對病蟲害的抗性也弱,在生產中應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并注意增施有機肥和保花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