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本刊資深主筆 高彤

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是全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基石。
8月18日至19日,2023中國算力大會在寧夏銀川舉辦,院士專家、頭部企業負責人等就推動算力產業加“數”而行、“智”引未來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數據是產業要素,必須安全可信地進行數據開采,形成新型智慧大腦、具有“聰明才智”的新型產品,從而形成新的產業鏈、供應鏈。當前,在數據利用方面,我們面臨勒索病毒等嚴峻挑戰,必須打造安全可信算力的網絡新生態。

“東數西算”需要一個確定性網絡,即不同于傳統的互聯網和專網,類似于一個能提供專網服務的公網。這是“東數西算”必需的網絡形態。

要讓算力發揮它的最大效用、對GDP直接產生作用,要解決兩個技術難題:一是全國大型算力中心需要超寬帶、超低時延的網絡直連;二是算力調度。

未來,中國移動將推動算力網絡從泛在協同到融合統一再到一體內生,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一是打造算網科技創新策源地;二是打造算網基礎設施先行地;三是打造算網數智供給新高地;四是打造算網產業資源集聚地。

當前,中國鐵塔正在全力進行“通信機房”向“數據機房”升級,持續融入公共算力體系,完善公共算力布局,為廣大用戶提供拎包入住的邊緣基礎設施共享服務,以及基于AI軟硬件的邊緣智能計算、邊緣算力共享服務。

實現“一云多芯”,需要產業鏈各方以及標準化組織、用戶的共同努力。要訂立標準,形成產業生態;要通過各個廠商在各個層面上的技術創新實現系統在跨算力平臺的平滑遷移,讓“一云多芯”成為現實,讓算力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