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韓青
【摘要】手球運動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這也契合了在新課標中提出的著重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觀點,基于此,針對手球項目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了實踐,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手球;育人價值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也是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小學作為全國體育傳統學校,努力打造體育特色項目。手球融合了足球和籃球技術所長,具有跑、跳、投等基本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對于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群體適應、體育品德等有著突出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開展手球項目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加強日常訓練,提升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學校通過創建手球校隊、校本課程、開放日展示、比賽、訓練等途徑,用以點帶面的方式使學生掌握與運用體能和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技能,享受手球給身心帶來的快樂。
1.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手球意識
手球意識指對手球項目的理解,意識的養成對手球項目來說意義重大,對提升手球技能有著顯著的影響。在手球訓練的前期,以理論學習為切入點,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向學生講述手球的項目背景、硬件要求、比賽規則等,系統地向學生講述與手球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日常技術的訓練中,筆者會利用手機、DV等智能設備,把學生的動作記錄下來,通過回放,并與標準動作做比較,學生通過對已學理論知識的回憶,更直觀地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和做得好的方面,形成自我糾正動作的意識。在戰術的練習中,筆者利用比賽錄像讓學生分析其使用的戰術及效果,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模擬此戰術,利用已有的知識,發現其漏洞或不足,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對自己有價值的戰術,為今后在比賽中快速做出決策積累經驗,進而提升手球意識。
2.循序漸進,實施訓練計劃
在日常訓練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等特點,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訓練計劃。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低年級以球性為主,通常進行運球,傳接球,以及控制球的游戲;中高年級以手球的基本攻守技能為主,通常進行個人一對一,二對二,三打三;高年級以比賽為主,從陣地攻守慢慢過渡到全場的攻守。對于運動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較高的訓練要求。在學習動作技能方面,比如三步打門這個動作,先練習原地的支撐打墻,熟練后過渡到三步打墻,再過渡到三步或兩步起跳打墻。老師在訓練時,可以及時吹停,進行指導、分析及評價,讓學生從訓練中發現問題、知道問題、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體能和技能。
3.以賽代練,提高比賽表現
俗話說,比賽是反映訓練效果的最好體現,教師常在比賽中發現學生的技術問題,從而想辦法解決,為以后的訓練提供方向,進而提升隊伍水平。因此,學校為學生搭建比賽的平臺,比如:學校通過校園手球比賽的形式,以班級為單位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使學生減少因為比賽經驗不足導致上賽場時產生恐懼感、陌生感,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場上運用訓練時練就的技能,使單一的技能結合比賽進行打磨,為今后的比賽打下結實的基礎,提升學生在比賽中的運動表現。其次,在校園開放日和校園體育節時,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運動技能再次得到鞏固。除了學校里開展的比賽,學校還經常走出去,請進來,常與外省市隊伍進行切磋,積極參加區、市、江浙滬及全國的手球比賽,在比賽中鍛煉學生,以賽代練,從比賽中真正的進步。
二、聚焦綜合表現,培養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指學生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學生通過平時的積累,學會運用健康與安全的知識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掌握科學的方法,加強健康管理
在手球學習中,身體對抗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各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鍛煉,避免安全問題。比如,在校內每次訓練前,學生都會充分熱身,以慢跑、運球、關節操等形式,逐漸喚醒身體機能。訓練中內容也是循序漸進,強度逐漸提高再減弱,最大程度地避免意外。在校外生活中,學生也會注意不做危險的動作,以免受傷,耽誤訓練及比賽。學生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健康管理計劃,特別是重大比賽的賽前管理,比如:在上學或者日常生活中必須以自己的安全為己任,在日常的飲食方面,杜絕不衛生的食物,特別是比賽前的飲食尤為重要。
2.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小學生的情緒容易不穩定,不可控,在日常的訓練和重要的比賽中,老師需要處理學生情緒上的問題。如遇到對手激烈的身體對抗時,沒有比賽經驗或者初次上場的學生很可能手足無措,但是有訓練基礎的學生會有積極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學生會自我調節。比如,想起教練平時教導他們手球是一項身體對抗類的項目,對抗不可避免,對方的行為若屬于違規動作,裁判會相應判罰。學生情緒會得到緩解,積極地心理調節。在一次次的歷練中使學生在心智上比同齡人更加成熟,日積月累,擁有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保持積極心態從而走向成功。
三、適應環境的變化,善于交往與合作
學生訓練在室內和室外融合進行。室內場地無論刮風下雨,全年無休。室外則需要按照天氣情況具體安排訓練內容。隊員們從短袖練到羽絨服,從透氣的運動鞋練到保暖的運動鞋,冬季特別寒冷的天氣,準備活動也會適當延長,隊員能夠在自然環境的變化中進行及時調整。手球是團隊比賽項目,在比賽環境中,場上需要相互配合,比如:經過多年的一起訓練,局部進攻時,有時一個眼神就知道隊友下一步要做什么,接著自己做出配合隊友的動作,還有語言的戰術暗號,隊長組織隊員怎么站位,進攻何時發起。在訓練比賽中,既有對抗,又有合作,提高隊友間的默契,促進了彼此的互動,增進隊友之間的感情。
四、貫徹全面育人,塑造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體育倫理,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訓練、比賽、展示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
1.面對挑戰,弘揚頑強拼搏精神
比賽中往往不會一帆風順,常常會經歷困難和挫折,也就是事情的發展往往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有一次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半決賽比賽中,孩子們很想贏下這場比賽,上半場開始后,你來我往比分交替上升,情況十分焦灼,上半場結束時隊員掌握比賽節奏,小比分領先,但進入到下半場時,對方教練調整戰術后,比分一度落后,但隊員面對心理上的失落感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永不言棄,最終取得勝利,賽后隊員和教練喜極而泣,為自己平時的辛苦付出及隊員場上的拼搏精神感動,最終榮獲冠軍。
2.遵守規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手球項目的教學,可以突出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進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平時訓練中,強調訓練規則,比如,不遲到不早退,穿著適合的運動服裝,在訓練間隙不打鬧嬉戲等。在比賽報名時,嚴格要求自己,不弄虛作假。在賽場上,學生遵守規則,服從裁判判罰,比如:在比賽開始前,隊員會站成一隊讓裁判員審核參賽資格。在比賽中,被吹了走步,隊員會把球理智地放在地上,尊重裁判判罰。比賽后,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歡呼雀躍,一起面對輸球的失落,相互鼓勵。
3.重視禮儀,營造良好的比賽氛圍
在參加比賽時,比賽前隊員會排成整齊的一隊,賽場所有人會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感情,增進儀式感。比賽中,不做不道德的舉動及過激的行為,尊重規則和對手。比賽后,兩隊隊員會面對面相互擊掌,然后走至對方教練處說教練辛苦了,鼓掌及鞠躬,走至裁判處對裁判說裁判辛苦了,鼓掌及鞠躬,這是比賽的禮儀,也是表達尊重的一個途徑。通過手球賽事對禮儀的重視,營造了良好的比賽氛圍感,學生會在手球禮儀的實踐中養成體育品德,從而潛移默化地遷移到生活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校通過開展手球項目更深入地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及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充分體現了手球項目育人的功能,為祖國培養新時代好少年做準備,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王瑀.手球運動進入小學校園的價值闡釋[J].小學時代,2020(18).
[2]潘英.小學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及達成路徑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