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東區天鐵第二中學 李東平
情境教學是一種基于情境模擬的教學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接觸真實的情境,并通過自主探索和交互式學習來獲得知識和技能。情境教學通常包括場境重現、角色扮演、案例學習、模擬實驗等教學活動,旨在幫助學生獲得在現實情況下運用知識和技能的經驗,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高中數學情境教學中,關鍵是建立有趣、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最終將解題思路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高中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之一,而情境教學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方式。首先,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場境相結合,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其次,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情境教學可以通過有趣的場境或真實的數學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對問題的敏銳度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在學生未來學習、工作中,這種敏銳和技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再次,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情境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創新和創造性,拓展數學應用范圍,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新的認知,激發學生成為更多領域的發明家、創造家。接著,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實際解題中掌握數學知識,通過實際操作和體驗,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理解并產生相應的聯想,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能力。最后,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情境教學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團隊合作、溝通和協商可以有效推動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團隊協作中形成有效的互動關系。情境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數學教師該如何巧用情境教學進行教學呢?具體措施如下:
建立學科知識與情境間的聯系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中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對問題解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學科知識。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目標和課程要求,建立學科知識與情境之間的聯系,從而使情境教學更加符合實際應用。針對特定的課程目標和要求,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將學科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如在講解三角函數時,可以設計登山的情境,讓學生在登山中體驗函數的變化、導數等的實際應用。教師還可以準備情境教學素材,可以從生活、實踐、經驗等方面尋找與所教授的知識點相匹配的實際案例,防止教學中過于虛無縹緲。例如:在統計中介紹什么是樣本時,可以利用汽車生產、醫學檢測等真實案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視頻、實地考察、模擬等,將學科知識與情境相結合,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情境,進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和需求,建立學科知識的框架,讓學生能夠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各種情境的解決問題中。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探索,將數學學科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學科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游戲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在有趣的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高中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是難以理解的枯燥學科,常常會因為失去興趣而表現出消極的態度。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創造情境化學習環境,設計有趣的數學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創設游戲情境前,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即想要學生通過游戲情境學習什么知識和技能。然后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年齡、興趣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游戲類型,如角色扮演游戲、益智游戲、模擬經營游戲等。教師需要根據選擇的游戲類型,設計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和實際意義。例如:教師在教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時,數學教師可以創設在醫院中,醫生和病人之間存在醫療服務關系的情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醫生病人的扮演游戲,并表明每位醫生可以為多位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每位病人也可以接受多位醫生的醫療服務。在這樣的游戲情景下,教師可以講解集合的知識點,同時提出集合的相關問題并讓學生進行解答,如問該醫院的醫療服務關系可以表示為什么樣的集合等問題。
游戲情境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并在互動中加強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生活化情境教學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生活化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意義,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日常生活、媒體報道、社會現象等途徑,尋找與所教授知識相關的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根據所選的生活化情境,設計能夠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知識點的問題。問題應該具有啟發性、開放性,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例如:教師在教授《兩個變量線性關系和直線回歸方程》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家超市的銷售額與促銷活動的投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的情境。如教師可以設計該超市在投入1000元的促銷活動后實現了5000元的銷售額,在投入2000元的促銷活動后實現了10000元的銷售額的情境,并提出問題:“該超市每投入1 元的促銷活動能帶來多少元的銷售額增長?”通過解答該情境問題講解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對該知識點進行思考。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等方式去探究問題,并搜集數據和信息。學生通過實驗和調查搜集到了一些數據和信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分析和歸納,從而得出結論。在分析數據和信息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總結所學的知識點,并將其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應用到其他生活化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生活化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應用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數學問題情境是指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或現實場景中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涉及數值、量度、比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教師該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呢?數學教師需要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涉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在確定了問題后,教師需要設計一個與問題相關的情境或場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并激發他們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例如:教學《算法初步》時,教師可以設計情境,一家餐廳每天需要制作200個漢堡包和300包薯條。在情境或場景中,教師需要提出一個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究和思考來尋找答案,并從中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和應用。在學生開始探究問題時,教師需要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他們理清思路、確定方法,并及時糾正錯誤。在學生完成探究后,教師需要對探究過程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從中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和應用,并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高中數學情境教學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建議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實際問題場景中深入學習。這將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