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王 丹
高中語文課程中活動單元是實現課程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主要包括語言實踐活動、閱讀分析活動、寫作實踐活動、問題探究活動等。活動單元教學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和模擬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顒訂卧虒W加強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高中語文課程中活動單元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實踐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
高中語文課程活動單元的設置,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匯集了不同領域和文化背景的文本素材,涉及歷史、哲學、社會、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以滿足學生的多元文化需求;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采用多種閱讀材料和文本類型,涵蓋了詩歌、文言文、現代散文、小說等多種文本類型,同時從文本的細節思考、文本的推理能力、文本的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如分組探究、角色扮演、課外閱讀活動、創意寫作、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實現知識點的多方位掌握。
高中語文活動單元的編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活動單元教學設計探索呢?具體如下:
高中語文活動單元學習中細化和聚焦活動學習主題有利于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注重細節和深度,增強學生學習、探索及思考的主動性和深度,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使得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能夠靈活運用知識。
細化活動單元主題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更集中地思考特定領域的核心問題和關鍵要素,從而使得學習更加深入、系統和高效。首先,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明確學習主題,活動單元應該明確一個或幾個學習主題,如“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等主題,主題是和教材內容相關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其次,教師可以細化活動內容,根據學習主題,將教材中相關的內容細化,構建學生所需的知識體系,選取有代表性的文本材料和案例,設計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課程活動,如閱讀、寫作、演講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內容。再次,教師需要聚焦活動目標,針對每一個課程活動,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例如:在第一冊第一單元《擁抱藝術的驕子——詩歌》這一活動主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和解讀不同類型的詩歌,可以通過閱讀分析、寫作賞析、課堂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深入探究“擁抱藝術的驕子——詩歌”主題中的相關知識和應用,并從中感受中華文化“詩歌”的美,增強文化自信。最后,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學生之間的興趣、能力和學習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師應該在活動設計中充分考慮這些因素,通過不同的課程活動,引導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從而促進個性化發展和全面提高。
將活動單元以專題式學習為主,細化和聚焦活動學習主題及其課程活動案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綜合素質。
創設真實的活動情境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顒忧榫呈侵笇W生在某個場合、情境中開展與學科學習有關的活動。這種方式可以通過情境營造和任務設置幫助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教師在創設活動情境時,要以生活為基礎,將所學知識帶入到現實生活中。例如:在教授第一冊第四單元《民居文化》時,教師可以選取不同的民居文化題材,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設問及調研活動,讓學生深入探究民居的歷史文化背景、建筑形態、藝術特色等,從而促進學生對民居文化的認知和品味,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教師還可以創設活動情境,把名著引入教學。例如:在第四冊第二單元《感受小說的魅力》這一活動單元,教師可以讓學生現場進行小說的朗誦、演講,讓他們不僅可以閱讀文學名著小說,而且可以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內涵和相關歷史背景。
高中語文活動單元要充分利用科技和多媒體的優勢來創設真實的活動情境,使學生可以更加生動、直觀且深入地了解問題。如在《現當代戲劇鑒賞》學習中,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戲劇元素提取和戲劇重構。可以借助電子圖庫、視頻制作軟件等多媒體工具,將戲劇中的主題、角色、情節等元素提取出來,并通過動畫、音頻等方式進行重構,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戲劇。
在高中語文活動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活動主題和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明確活動的具體內容及實施方式。例如:第三冊第六單元的《山水與文化》,是為了讓學生對中國山水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掌握基本的審美鑒賞能力和文化素養。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扮演指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幫助他們探究問題、表達觀點。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交流討論,創造多樣化、互動性強的交流環節,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在活動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如演示、引導、反饋、共同探究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高中語文活動單元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種語文活動評價方式,結合反饋和監測學習過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能力和素養。教師應該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和活動表現,詳細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語文作品展示、評比和展覽等活動,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成果進行評價。例如:詩歌鑒賞、自由寫作等優秀的語文作品。教師也可以采用定期考試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監測,以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學習過程,從中找到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反饋和監測學生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進度,幫助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
探索語文課程中的活動單元教學設計,教師應深入調研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需求,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體驗,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點;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來設計,讓學生參與其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應該注重評估和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