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露敏 廣西壯族自治區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廣西皮膚病醫院)
伴隨著我國醫療體制不斷深化改革,多種性質的醫院、醫療機構發展壯大起來,爭占市場份額。這一方面完善了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但是一方面也加劇了醫療行業競爭[1]。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沖擊,公立醫院在運行發展中面臨嚴峻的內外挑戰,制約著其可持續發展。對此,公立醫院應該調整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這兩個有力的“抓手”,優化各項資源配置,節本增效,促進業務管理與經濟管理的深度融合,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持續穩定發展。
公立醫院在制定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時,需要精準掌握醫院內部的實際運營狀況、資產情況、各科室費用支出與盈利虧損等財務管理信息。并通過運用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管控這兩種強有力的經濟管理工具,開展醫院內部各類管理活動,在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醫院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建立并完善公立醫院運營發展模式,有利于提高醫院決策效率與科學性。同時,對公立醫院實行全面預算管理,能將醫院的醫療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分配,有效減少醫院的成本投入,將成本管控落實到醫院的具體運營工作中,進而提高公立醫院成本控制效果。
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對成本控制有良好的約束所用,能夠在醫院內部營造良好的資源節約、成本控制氛圍。有效提升醫院各個部門及科室,特別是臨床、醫技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視度,在工作中樹立控制成本意識。此外,確保成本管理理念深化落實到各科室、各崗位中,還能夠減輕財務部門的工作壓力,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與質量[2]。因此,經濟管理年持續開展的背景下落實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公立醫院還應該不斷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標準及業務流程。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醫院管理效能,還能夠規范全體職工的工作行為與工作態度,進一步強化其成本意識,提高公立醫院資金有效利用率。
開展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夠推進公立醫院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主要是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十分注重事前管理與事后評價,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則能夠對財務工作的各項信息進行掌握。這就為財務績效考核提供充足數據參考,保障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考核結果的公共性、真實性[3]。此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能夠提高全面算管理及成本控制效果,對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第一,基于經濟管理年背景,醫院開展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必須從醫院實際情況、階段性發展目標著手,最大限度上避免實際工作存在盲目性、滯后性。此外,醫院還應該將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與具體業務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優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調整醫院成本控制方向,在兼顧醫院運營階段性目標及員工根本利益的基礎上開展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4]。
第二,公立醫院還應該跟緊醫改發展的步伐,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增強資金使用的穩定性和合理性,這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公立醫院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還應該確認好成本投入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產生的盈利虧損,在加強成本控制的同時,協調好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
第三,公立醫院還應該注重對設施設備、醫療耗材、藥品使用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減少不必要的項目支出費用基礎上,重點關注醫院運營與成本控制效果,并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工作指標,進而提升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效果[5]。
公立醫院具有公益性,與私營醫院的逐利運營發展目標不同。公立醫院主要以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為主要發展目標,其次是獲取經濟效益。因此,公立醫院的成本控制難度較大,需要通過制定明確的成本管理目標對醫院實際成本控制工作進行約束。首先,公立醫院應該結合醫院實際資產情況、階段性發展目標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進而有效約束和管理各科室的醫療資源使用行為,增加醫院經濟效益[6];其次,公立醫院還應該深入分析和理解成本控制工作的內涵與目的,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降低醫院運營發展成。同時,醫院方還應該提高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率,從根本上避免資金浪費、醫療資源閑置等問題發生,進而強化醫院成本控制效果;再次,醫院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并深化落實過程中,應該堅決抵制各科室為了完成成本控制目標而降低醫療服務質量的行為,避免患者降低對公立醫院的信任度,影響醫院的長遠發展;最后,公立醫院需要明晰全面預算管理在成本控制環節中的重要性,運用科學的預算管理手段強化成本控制效果,優化預算管理結果,進而為醫院后續成本控制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一般而言,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包含了基礎醫院業務成本、運行業務成本、投資成本等。其中,醫院的投資工作一旦出現經濟風險將會增加醫院的投資成本,進而致使醫院運營發展成本增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公立醫院的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對此,公立醫院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資金有效應用率。首先,在投資項目選擇上,公立醫院應該盡可能選擇醫療科研項目、醫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項目、高端醫療器械生產與購置項目等[7]。這樣就能夠通過有效投資切實提高醫務人員對先進醫療技術、護理方式、器械操作等進行有效掌握,從而加大醫院對先進醫療技術及器械的引進及應用力度,促使公立醫院在醫療科研項目中取得重大突破;其次,公立醫院還應該加強對醫務人員專業技能方面的投資力度,通過組織專業技能培訓活動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專業水平,這樣就能夠為醫院經濟收益提供保障,同時提高院經濟效益增長點;最后,公立醫院還應該擴大醫療服務范圍,增加醫療收入。
要想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并提高財務管理效果,公立醫院將績效管理與財務管理進行有機融合[8]。這樣就能夠通過科學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規范各科室、各崗位的資金使用行為和工作態度,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資金浪費,進而實現醫院成本控制目標。此外,人力資源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與財務管理進行融合,還能夠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提升公立醫院市場競爭實力。
第一,公立醫院應該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及醫務人員的專業特長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數量,以此優化醫院人力資源結構,避免出現重復性工作崗位和充足工作內容的問題,提高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率[9];第二,公立醫院還應該完善好激勵機制,結合實際的績效考核結果對工作優異的醫務人員進行物質及精神獎勵,對于工作態度散漫、工作行為不端正的醫務人員應該給予罰款、開除等不同程度懲罰。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調動起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夠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節約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第三,公立醫院還應該將成本控制目標與績效考核進行掛鉤。根據不同科室、不同崗位的實際運營需求制定合理化成本控制目標,并擴大績效評價主體范圍。例如患者滿意度、同事之間的互相評價等都可以作為人力資源考核標準,以此實現對醫務人員工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全面考核,確保醫院成本目標的完成;第四,公立醫院還應該在醫院內部加強全面預算與成本控制重要性的推廣普及力度,確保全體員工都能夠明晰自身所承擔的成本控制職責與義務。
完善管理流程是公立醫院順利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加強成本控制的有效舉措。
第一,公立醫院應該做好預算編制工作。在預算編制之前,公立醫院需要對各科室實際運營情況進行了解與掌握,以此來確保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進而推動預算編制對醫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10]。在此過程中,公立醫院可以事前對預算編制的執行效果進行預測模擬,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進而促進預算編制在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中發揮最大效用。另外,醫院還應該設置專門的預算編制崗位,并加強預算編制人員與財務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消除醫院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進而促使財務相關內部為預算編制制定提供數據參考,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
第二,公立醫院還應該深化落實好預算編制并密切關注預算執行進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科室應該嚴格遵循相關的工作規章制度,提升預算編制的執行效果。同時還應該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及發展需求不斷優化預算編制,并及時調整預算執行形式[11]。除此之外,公立醫院還應該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監管力度。通過組建專門的預算執行監管小組對預算編制的落實程度、預算執行效果等進行合理監管。這樣就能夠規避因監管不力引發的預算超支、成本控制失效、預算編制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在此過程中,如果突發意外情況,監管部門應該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在申請批準之后對預算編制進行優化調整。
第三,公立醫院完善好預算考核工作。該項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確好預算編制執行效果與預算管理成果是否顯著。因此,公立醫院應該根據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崗位制定針對性預算考核目標,以有效約束醫院員工的項目資金使用行為。
我國科學領域創新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生產與運營活動中,醫院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既定趨勢。對此,公立醫院應該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中,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財務管理智能化、自動化發展。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人工計算失誤影響財務數據精準性,降低財務管理質量的問題。
第一,公立醫院應該對當前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等進行綜合能力評定,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開展專業培訓活動。培訓內部應該包含預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知識及具體操作流程、信息化技術實踐技能學習等。同時,公立醫院還應該在單位內部加強《政府會計制度》的宣傳與推廣力度,更新財務人員的預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理念,進而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在遵循工作標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與管理才能。
第二,公立醫院還應該對內部互聯網絡及信息化平臺價進行建設與完善,構建業財一體化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將醫院運營業務、預算管理、成本核算與控制、財務收費管理等工作進行集約化管理。這樣就能夠保障財務管理制度、預算編制、績效考核制度、內控管理制度深化落實到醫院各項工作中,提高醫院資源合理利用性。
第三,公立醫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構建智慧財務系統,對財務管理中簡單、大量重復性工作進行自動化處理,進而為開展全面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提供技術支撐,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此外,也能夠提高公立醫院對財務風險等防控與化解能力,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效益,助力其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年背景下,公立醫院要想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全面預算與成本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增加醫院運營經濟收益。對此,公立醫院應該深化認識開展全面預算與成本控制工作的必要性,并嚴格遵循相關原則創新預算管理及成本控制模式,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繼而實現成本控制目標。此外,還應該加大內部管理力度,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抵御和化解財務風險的能力,進而推動公立醫院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