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部署,加快推進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開展第四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創建工作。
據了解,第四批先行區擬批準創建80個左右。先行區創建工作將開展以下五項任務:一是突出節約集約,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二是突出系統集成,全域推進面源污染防治。三是突出全鏈開發,培育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四是突出循環穩定,系統提升農業生態功能。五是突出機制創新,構建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
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進行部署。
《通知》明確,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 促和美”為主題,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展現“三農”發展成就,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
《通知》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培育全國性民俗節日、打造做強鄉村產業重要載體、搭建展示農民風采特色平臺、用好促進城鄉消費有力抓手等4個方面,組織開展一批鄉村特色濃郁、農民喜聞樂見、群眾廣泛參與的慶祝活動,匯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大力量。
2023年以來,上海市在產品、渠道、市場“三端”發力,通過做強產業鏈、做寬流通鏈、做深消費鏈,扎實推進滬滇消費幫扶。截至六月底,滬滇協作消費幫扶金額已達35.5億元。
云南脫貧地區多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上海著重在優化農業供給側結構上下功夫。一是持續深耕“百縣百品”。經對口地區推薦、消費平臺梳理、行業專家評審、市場檢驗認證等環節,2022年完成新一輪“百縣百品”遴選擴容,品類達到9大類近800個產品。二是因地制宜“引種入滇”。金山區聯合寶武集團在鎮沅縣引進“鐵粉包衣湛水直播”技術,青浦茭白(德宏)、松江大米(西雙版納)、崇明大閘蟹(臨滄)均實現了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三是大力發展反季供給。利用云南獨特的高原立體氣候優勢,鼓勵當地種養企業、合作社打好農副產品錯季上市時間差。
目前,上海已構建起“線上線下”并重的全網絡、全天候市場渠道,線下通過15家消費幫扶直營店、21家消費幫扶生活館、132家消費幫扶專柜,推動云南消費幫扶產品進商圈、進社區、進菜場等;線上在拼多多、本來生活及盒馬鮮生等平臺上打造“云品出滇”專區,開發“云品入滬”小程序,構建多層次消費幫扶渠道。
今年上半年,甘肅省聚焦打造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加力推進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年度重點任務落實,加快推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全省特色產業發展呈現結構優化、產量增加、效益凸顯的良好態勢。
甘肅省積極調優農業產業結構,細化肉牛、肉羊、奶業、生豬等分產業工作方案;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000萬元重點對全省肉牛、肉羊兩個產業良種繁育體系和綠色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給予扶持;扎實開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省級抓點示范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省建設抓點示范種養基地1325個,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2099萬畝,建設萬頭(萬只)以上標準化養殖場171個,規模達1449萬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