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劉鹍鵬 李 軍 劉澤中
(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皮膚科,山東 青島,266400)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屬于帶狀皰疹并發癥,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原皮疹處及周圍皮膚組織持續刀割痛、燒灼樣痛[1]。研究證實,有9% ~34%的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后遺神經痛,具有病程長、疼痛程度深的特點[2-3]。近年來,隨著老齡化問題嚴重程度的加深和社會壓力的增大,后遺神經痛發生率逐漸增加,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現階段,西醫藥物治療種類較多,但單一治療方法難以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并且有效時間較短。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主要是由于患者正氣已虛,余邪留滯,造成血脈、經脈阻滯失養后,遷延不愈而引起的神經痛,可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要治療方法[4-5]。常見的貼敷、針灸、中藥口服均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但國內關于刺絡拔罐聯合西醫藥物療效分析文獻相對較少[6]。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刺絡拔罐與加巴噴丁聯合治療方案的實施效果,現報告內容見下。
于2020年8月—2022年8月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中選擇10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干預組(n=50)和試驗組(n=50)。干預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45~66歲、平均年齡(54.26±4.88)歲;病程1~5個月、平均病程(3.02±0.69)月;合并疾病:高血壓26例、糖尿病18例。試驗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43~69歲、平均年齡(54.05±4.58)歲;病程2~5個月、平均病程(2.96±0.71)周;合并疾病:高血壓24例、糖尿病19例。試驗組和干預組的一般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為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開展研究前將患者一般資料上傳至所屬醫學倫理委員會后獲得審批。
納入標準:①符合《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7]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診斷標準:皮膚瘙癢、色素沉著,入夜加重,帶狀皰疹消退后存在持續性疼痛,有刺痛感和竄痛感,舌脈弦,舌質暗;③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癥狀持續時間≥1個月;④VAS評分≥3分;⑤基礎生命體征穩定且能配合治療者。
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加巴噴丁藥物存在禁忌證者;②處于哺乳期、備孕期、妊娠期患者;③合并精神類疾病、視聽障礙、癲癇者;④存在皮膚感染、皮膚過敏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研究期間未能嚴格按照醫囑用藥者;⑦已接受其他相關治療者;⑧病變部位在頭部、面部者。⑨有出血傾向、持續性高熱、心率衰竭、肺氣腫、糖尿病疾病者。
干預組患者單獨采用加巴噴丁(生產企業:海南賽立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23,規格:0.3 g)進行治療,初始口服劑量:100 mg/次,3次/d,次日劑量增加至200 mg/次,3次/d,之后口服劑量維持300 mg/次,3次/d。服用劑量根據患者病情可適當增加,最大服用劑量不得超過3600 mg/d。持續治療4周。
試驗組采取加巴噴丁聯合刺絡拔罐治療。加巴噴丁用法用量與干預組相同。火罐[生產企業:北京國醫研醫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批準文號:京藥監械(準)字2012第1270244號,規格:40 mL、80 mL、140 mL、260 mL、400 mL,按照病變部位范圍大小選擇],刺絡拔罐部位:辨證取肝膽經穴、阿是穴、夾脊穴行刺絡拔罐。操作方法:指導患者取適當體位,充分暴露疼痛皮節,醫師戴好一次性口罩和消毒手套,用碘伏對疼痛患處皮膚充分消毒,采用重手法用梅花針扣刺已消毒部位(針刺速度70~100次/min),看到皮膚出血后(能吸出小血滴為佳)用閃火法對出血部位拔罐,留罐時間:5~10 min。起罐后用無菌棉球再次擦拭扣刺部位,督促患者維持刺絡拔罐部位皮膚清潔干燥。治療2~3次/周,2周為1個療程,共持續治療2個療程。
①臨床療效。本研究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為評價標準,根據該原則中的綜合療效標準計算臨床療效率,療效率=(治療前—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痊愈: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癥狀基本消失,療效率≥95%;顯效:疼痛癥狀有明顯緩解,70%≤療效率<95%;有效:疼痛癥狀有所好轉,30%≤療效率<70%;無效:疼痛癥狀無明顯改善,療效率<30%。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疼痛程度及睡眠質量。本研究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為疼痛程度評估工具,總分值1~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強,反之越弱。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為睡眠質量評估工具,共包括7個項目,每個項目0~3分,總分21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反之越好。③生活質量。本研究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以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作為評估工具,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0~3分,總分3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皮膚受影響程度越大,生活質量越差,反之越好。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 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前,兩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VAS評分和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試驗組VAS評分和PSQI評分均低于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PSQI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患者VAS、PSQI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VAS PSQI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前治療4周后試驗組507.20±2.113.26±1.11a18.25±5.113.88±1.15a干預組507.18±2.325.14±1.44a18.41±5.265.62±1.71a t 0.045 7.3120.154 5.971 P 0.964<0.0010.878<0.001
干預前,治療前,兩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DL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試驗組DLQI評分低于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DLQI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DLQI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4周后tP試驗組5012.10±3.695.41±1.6911.656<0.001干預組5012.28±3.576.33±2.0210.257<0.001 t 0.2482.470 P 0.8050.015
在本研究中,同干預組相比,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充分說明在單一加巴噴丁西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刺絡拔罐中醫療法能顯著提升臨床療效,與丁翔云等[9]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本研究目的是為了觀察聯合治療手段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中的臨床療效,通過綜合療效標準計算臨床療效率可以充分、直觀地反映出臨床治療效果的優劣,是判斷本研究結果的重要參考指標,聯合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加巴噴丁膠囊隨著耐受度的增加,需緩慢提升用藥劑量,但該藥物存在封頂效應,臨床療效存在一定局限性,可通過聯合其他治療手段來達到協同作用,提升臨床療效[11-12]。現代醫學表明,刺絡拔罐對促進血液循環和抑制炎性介質具有明顯效果,通過刺激穴位、負壓發揮來調通經絡氣血,改善病情,彌補了單一加巴噴丁存在封頂效應的不足[13-14]。
在本研究中,同干預組相比,試驗組經過4周治療后,其疼痛評分與睡眠質量評分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充分說明刺絡拔罐聯合加巴噴丁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睡眠質量,與明秀華等[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主要是由于情志不暢、火毒外延、感染毒邪后,邪氣結于肌膚而導致的氣血經脈瘀滯不通,因此,化瘀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主要思路。刺絡拔罐是刺絡和拔管聯合應用的中醫治療手段,其具有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的作用,可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和介質含量,促進組織代謝,迅速消除水腫,從而消除炎性反應,恢復神經功能,以此來達到鎮痛的目的[16-18]。在單一加巴噴丁治療基礎上聯合刺絡拔罐后,能進一步緩解疼痛,并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其睡眠質量和疼痛改善效果也更加持久[19]。
在本研究中,同干預組相比,試驗組患者的DLQI評分更低,生活質量更高,充分說明兩者聯合應用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表明,疼痛程度與生活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均呈正相關,神經痛越嚴重,患者的軀體癥狀、社會維度、心理維度、發作情況的生活質量評分更低,可通過降低神經痛程度來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20]。本研究中,刺絡拔罐聯合加巴噴丁能改善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在于刺絡拔罐與加巴噴丁聯合治療方法可降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了社會、軀體、心理等多個維度評分,從而提升生活質量[21]。
綜上所述,在加巴噴丁治療基礎上輔用刺絡拔罐能有效緩解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疼痛癥狀,改善睡眠質量,提升生活質量,其臨床療效顯著,具有可借鑒意義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