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凡,劉桂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河南 南陽 473000
近年來,日間手術從傳統住院手術中應運而生,是目前我國各大醫療機構探索的新醫療模式[1]。該手術模式一經推出就憑借住院花銷少、時間短、滿意度高等優勢受到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廣泛認可。由于我國開展日間手術模式的時間較短,缺乏相關管理經驗,因此運行日間手術模式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2]。為了突出日間手術優勢,提升日間手術患者治療體驗,強化醫院護理工作流程,提升護理質量,本研究以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21 年5—12 月收治的330 例日間手術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實施傳統管理和日間手術集中管理,對比兩種管理模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希望可以為其他醫療機構進行日間手術管理提供參考,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采用隨機對照法選取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21 年5 月1 日—8 月31 日(日間手術集中管理實施前)及2021 年9月1 日—12 月31 日(日間手術集中管理實施后)收治的330 例日間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前設為對照組,實施后設為觀察組,每組各165例。對照組男98例,女67例;年齡26~67 歲;手術類型為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面部麻醉)40 例、腹腔鏡微創闌尾切除術(全身麻醉)49例、乳房纖維瘤切除術(局麻)39例、大隱靜脈高危結扎術(硬膜外麻醉)37 例。觀察組男97 例,女68 例;年齡27~68 歲;手術類型為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面部麻醉)39例、腹腔鏡微創闌尾切除術(全身麻醉)50例、乳房纖維瘤切除術(局麻)38例、大隱靜脈高危結扎術(硬膜外麻醉)3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1 成立日間手術服務中心 在院內住院部門設立日間手術服務中心站,在站內設置評估中心、預約接待中心、術后隨訪、住院管理等4 個分部,患者到院后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到各個部門接受管理[3]。利用現代化互聯網技術將日間手術服務中心推送到醫院微信公眾號平臺,方便患者在日間手術前1 d 在網上預約掛號。患者前日在網上預約掛號成功后,當日可直接到院內日間手術服務中心完成各項術前檢查流程,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與患者商討合適的手術日期。
1.2.2 采用集中收治、集中管理模式 將日間手術服務中心獨立設置,為所有接受日間手術的患者提供專用病房和相關服務設施。 患者到門診各專科進行集中收治、管理,確保患者不會占用到傳統住院部床位,只與院內門診部門保持密切關系。另外,在門診樓內設置日間手術管理中心路標指示,患者到門診部完成預約之后可以直接根據路標指示抵達日間手術管理中心[4]。
1.2.3 集中管理術前評估 由于患者需要在24 h之內完成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操作,為保障所有到院接受日間手術患者的安全,需要對患者開展術前全面評估,所有患者必須通過評估且符合手術標準才能獲得日間手術準入資格[5]。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陪同當日到院的手術患者進行各項術前檢查,并指導患者做好檢查準備,將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并為患者講解手術風險,告知患者如果檢查信息采集不到位可能會引發的后果,由此提高患者對術前檢查評估的重視[6]。所有符合日間手術條件的患者,需要安排內科、手術、麻醉醫師共同組建一個日間手術會診隊伍,并對患者的手術風險進行評估。將手術過程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后為患者安排手術事項,指導患者在術前進行嚴格的禁食禁飲操作。將手術流程告知患者,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態變化,如果患者有特殊情況不能按照約定手術時間進行手術,則需要及時與手術室醫護人員取得聯系溝通,確保約定日期患者可以按時抵達醫院。
1.2.4 術前準備集中管理 通過術前評估的患者需要進入術前準備集中管理,并根據疾病特點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評估以及手術知識宣教。在此階段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為患者講解手術流程、手術時間,以及術中、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的各種不良癥狀。明確術前、術中、術后護理要點,保障患者能夠完全知曉日間手術內容、存在的風險,對出院后的基本家庭護理方案知曉,遇到突發情況和緊急情況時知道該如何應對[7]。在日間手術室增設一個術前準備間,并配置數名具有較高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與手術室醫師與病房護士及時進行交流溝通,提前安排好患者的接送時間,保證患者進出手術室接送工作順暢。另外,在患者手術開展前,需要安排數名護理人員對手術間進行增援,保證患者的手術周轉時間,這些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協助手術間醫護人員準備手術器械、無菌桌等。午間休息時間,準備間護理人員需要與手術間護理人員進行輪換,手術室醫師則進行換班以此提高手術間的利用率。還需要安排專人對陪同患者到院的家屬進行宣教,主要是緩解患者陪護家屬的焦慮和不安情緒,以此增加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提高患者離院后的家庭護理水平[8]。
1.2.5 術中配合護理管理 根據院內優勢科室選取開展的手術類型,由于大部分日間手術的種類簡單、安全、耗時短、風險小,因此,大致的術中配合護理管理流程與傳統手術配合護理流程類似。需要根據手術間的潔凈等級進行分區管理,所有護理人員和各類醫療器具進入潔凈區之前必須接受凈化處理[9]。患者經過術前備皮后,護理人員需要將其送往手術部門,并在手術部進行換車上床板操作,床板車輪需要進行消毒。然后由手術部護理人員將推車送到手術準備間或手術室進行等候。手術結束后,需要由麻醉醫師將患者送往蘇醒室,待患者麻醉完全蘇醒后,確認患者病情穩定才可離去。患者蘇醒后由其手術醫師確認無誤后由護理人員將其轉送至日間病房,并進入術后康復流程。護理人員進入手術間前需要經過衛生系統凈化處理,吹淋后進入潔凈區域更換無菌手術衣和手套。手術后所有被污染的手術器械均需要由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清洗擦拭,將手術敷料進手術區和出手術區分開,并嚴格區分非潔凈區和潔凈區,降低術中醫護人員感染風險[10]。
本研究總共分為5 項觀察指標,由患者、護士長、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共同評價。(1)手術情況。包括等候日間手術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患者手術失敗再住院人次。(2)護理工作質量。從患者術前評估開始由護士長、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包括護理人員的手術準備、術中配合、護理記錄、器械管理、安全護理、健康宣教等指標。評分越高,護理工作質量越好。(3)護理滿意度。患者手術后出院時,通過采訪形式了解患者對本次日間手術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包括術前指導、服務態度、專業水平、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術后服務6 個項目。每項評分滿分為100 分,評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4)手術間利用情況。包括手術間單日開放時間、首臺手術準點開臺率、總手術量臺次。(5)護理人員接待時間及手術周轉時間。記錄患者到院后護理人員接待患者的耗時,并記錄患者在院內手術周轉所用時間。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等候日間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及再住院人次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日間手術情況
觀察組護理人員日間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日間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日間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165)觀察組(n=165)t值P值手術準備9.12±0.54 9.83±0.01 8.003<0.001術中配合8.76±0.64 9.67±0.31 12.348<0.001護理記錄9.01±0.58 9.46±0.58 6.987<0.001器械管理9.06±0.34 9.59±0.48 8.624<0.001安全護理8.97±0.64 9.82±0.12 11.247<0.001健康宣教9.16±0.39 9.71±0.34 10.246<0.001
觀察組日間手術護理工作滿意度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165)觀察組(n=165)t值P值術前指導88.64±6.24 97.34±5.21 11.421<0.001服務態度91.08±4.36 97.88±3.34 13.547<0.001專業水平90.27±6.77 95.24±5.36 7.254<0.001護理質量91.36±4.28 96.74±4.35 9.024<0.001護理安全93.14±6.24 98.45±2.64 10.647<0.001術后服務91.28±7.33 98.26±1.75 9.547<0.001
觀察組手術間單日開放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首臺手術準點開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手術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手術間利用情況
觀察組護理人員接待時間、手術周轉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人員接待時間及手術周轉時間情況(±s)

表5 兩組患者護理人員接待時間及手術周轉時間情況(±s)
組別對照組(n=165)觀察組(n=165)t值P值護理人員接待時間(min)16.23±7.25 9.26±3.41-12.025<0.001手術周轉時間(h)1.78±0.76 1.41±1.11-4.467<0.001
日間手術模式不僅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治療的時間,還能簡化患者術后觀察、恢復、出院等流程[11]。面對不斷增長的社會就醫需求,除了可以通過擴大建設醫療機構硬件規模和吸納更多職業醫務人員之外,日間手術不失為一項較優的選擇。日間手術發源于英國,我國引入后其雖然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但卻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國外發達國家的相關管理經驗并不一定適合我國的醫療機構[12]。因此,如果一味地推廣日間手術,卻沒有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那么不僅不能發揮日間手術的作用,還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身心方面的傷害,甚至還有可能會徒增患者的治療時間,加重醫療系統的負擔。
日間手術平均可以占據醫療機構總手術量的20%左右,面對日間手術量逐漸增大的現實情況,需要探究出一套適合的管理手段。通過對日間手術進行集中化管理,讓到醫院可以接受日間手術的患者手術流程更加清晰、規范、標準。我院日間手術與大部分醫療機構一樣存在一些患者到門診接受診療流程繁瑣、術前評估、準備、健康不到位,離院后患者護理不到位的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日間手術集中管理后,日間手術護理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且院內手術間單日開放時間得到了明顯縮短,日間手術準點開臺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患者入院后接待時間縮短、手術周轉時間縮短,提升了手術間的利用率,提高了醫院接待效率。
綜上所述,集中管理模式在日間手術管理中應用,能夠完善圍術期護理流程,顯著提高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增加院內日間手術室利用率,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