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彥,何秋蓉,麻曉霞,高靈娟
(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寧夏銀川 750021)
天然抗菌劑是從天然物質中提取,最早利用的一種抗菌劑,根據(jù)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動物源、微生物源和天然植物源抗菌劑等[1]。其中,天然植物源抗菌劑由于材料易得,富含抑菌成分,成為開發(fā)新型天然抗菌劑的熱門取材。精油中的香芹酚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穩(wěn)定、選擇性高、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yōu)點[2],對細菌、酵母菌、真菌、昆蟲及螨類均具有良好的生長抑制作用[3-5]。但香芹酚水溶性差、易揮發(fā)限制了其應用范圍[6]。
固定化抗菌劑改善了其溶解性,是延長抗菌效果的有效方法[7],通常可通過載體材料固定抗菌劑[8]。蒙脫石是一類天然的黏土礦物質,價格低廉,孔隙率高,理化性質穩(wěn)定,具有較強的離子交換能力,成為了抗菌材料載體的優(yōu)良選擇[9]。有機改性蒙脫石可增大晶片層間距離,并使其表面由親水性變?yōu)槭杷浴;谝陨希狙芯繉⑾闱鄯迂撦d于有機改性蒙脫石上,制備一種新型復合抗菌材料Car-CTAB/MMT,探究其穩(wěn)定性,分析其抗菌性能及活性,拓寬其應用范圍。
蒙脫石(山東優(yōu)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分析純,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香芹酚(Car,99%,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大腸桿菌(ATCC 25922,國家微生物保藏中心)。
將10 g 蒙脫石置于200 mL 去離子水中,80 ℃下攪拌30 min,加入1 倍CEC 量的CTAB 振蕩并加熱3 h,冷卻到25 ℃,離心,洗滌,干燥,研磨后得CTAB/MM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蒙脫石)。
稱取3 g CTAB/MMT 于150 mL 容量瓶中,加入70 mL 蒸餾水,在60 ℃下振蕩1 h,稱取2 g 香芹酚溶于60 mL 無水乙醇中,再加入CTAB/MMT 懸浮液中,繼續(xù)振蕩24 h,隨后50%乙醇溶液離心洗滌3 次,干燥后即得Car-CTAB/MMT。
物相分析采用島津-XRD 6000 X-射線衍射儀。紅外光譜分析采用PE Spectrum 2000 型紅外光譜儀。使用SEM,JSM-7500F 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改性前后結構形貌變化及有無團聚情況。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蒙脫石中負載的香芹酚或百里香酚含量[10]。
2.3.1 Car-CTAB/MMT 的MIC 及MBC 測定 采用抑菌圈法[11]和標準肉湯稀釋法[12]測定對大腸桿菌的抑菌圈直徑、MIC 及MBC 來評估Car-CTAB/MMT 的抗菌性能。
2.3.2 生長曲線的測定 將大腸桿菌接種到100 mL新鮮制備并滅菌的細菌液體培養(yǎng)基中,分別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0.25×MIC、0.50×MIC 和1.00×MIC 的Car-CTAB/MMT,不加Car-CTAB/MMT 的設置為對照組,在37 ℃恒溫培養(yǎng)箱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100 r/min),每隔2 h 取樣。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測定其光密度值(λ=600 nm)(OD 值),分析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
2.3.3 掃描電鏡觀察細菌形態(tài)變化 將大腸桿菌培養(yǎng)到對數(shù)期后,加入Car-CTAB/MMT,使其濃度達到MBC,在培養(yǎng)箱中振蕩(37 ℃,100 r/min)12 h,每2 h取樣1 次。用磷酸鹽緩沖液清洗樣品3 次,冷凍離心分離(5 000 r/min,10 min)后,用2.5%戊二醛溶液在4 ℃下反應12 h,再用磷酸鹽緩沖液清洗樣品3 次,用5%、25%、50%、75%、95%、100%的乙醇溶液逐級洗脫后,冷凍離心分離(4 ℃,5 000 r/min,10 min),干燥。樣品經噴金處理后在掃描電鏡下觀察。
2.3.4 堿性磷酸酶及細胞滲漏的測定 通過使用酶試劑盒檢測細胞外堿性磷酸酶(AKP)活性的變化來反映細菌細胞壁的通透性變化。通過酶試劑盒測量細胞成分(蛋白質和核酸)的釋放來確定細胞膜的完整性。
在最大的吸收波長275 nm 下,香芹酚的標準曲線為A=0.014 4C+0.001 9,相關指數(shù)R2=0.998 1。這說明香芹酚的濃度與吸光度之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Car-MMT 和Car-CTAB/MMT 中香芹酚的含量分別為8.24%和13.42%,表明CTAB 改性蒙脫石提高了蒙脫石對香芹酚的負載率,因為CTAB 分子中的長碳鏈烷基具有良好的親油性[13],可提高蒙脫石對有機物的富集能力。
材料的紅外光譜對比圖見圖1。由圖1 可知,負載香芹酚前后CTAB/MMT 的紅外光譜峰形基本一致,均出現(xiàn)了蒙脫石的特征吸收峰:3 624.55 cm-1處的吸收峰為Al-O-H 中羥基伸縮振動吸收峰,1 031.99 cm-1處為蒙脫石晶格中八面體Si-O-Si 的伸縮振動吸收峰,800~400 cm-1處為Al-O 和Si-O 的彎曲振動吸收峰,3 430.41 cm-1和1 642.79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為層間結構水羥基O-H 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和彎曲振動吸收峰。2 925.41 cm-1和2 853.19 cm-1處的吸收峰是由于CTAB 中CH2和CH3基團的伸縮振動。通過比較譜線可以看出,與CTAB/MMT 對比,Car-CTAB/MMT紅外光譜圖發(fā)生了以下變化:3 019.14 cm-1處出現(xiàn)了苯環(huán)C-H 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591.05、1 514.39、1 418.93 cm-1處為苯環(huán)的碳骨架振動;1 381.03 cm-1處出現(xiàn)了CH3的彎曲振動峰。
圖1 Carvacrol、CTAB/MMT 和Car-CTAB/MMT 的紅外光譜圖
MMT 和Car-CTAB/MMT 的抑菌圈測試結果見圖2。純蒙脫石對大腸桿菌沒有抑制效果(圖2a),與文獻一致[14];改性后Car-CTAB/MMT 抑菌圈的直徑約為4 mm,說明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圖2 抑菌圈測試結果
通過相同質量香芹酚對大腸桿菌的MIC 和MBC測定可知,游離態(tài)香芹酚的MIC 和MBC 為125.0 μg/mL和250.0 μg/mL,而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的MIC和MBC 分別為62.5 μg/mL 和125.0 μg/mL。明顯固定到載體上的香芹酚比游離態(tài)時抑菌活性高,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抑菌效果。
培養(yǎng)液的OD 值變化可說明Car-CTAB/MMT 對細菌抑制作用的大小(圖3)。由圖3 可知,隨著Car-CTAB/MMT 濃度的增大,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發(fā)生明顯變化。當添加了0.25×MIC 和0.50×MIC 的Car-CTAB/MMT 后,OD 值隨時間的延長而升高,說明Car-CTAB/MMT 可以有效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當菌液中添加1.00×MIC 的Car-CTAB/MM 后,OD值(λ=600 nm)無明顯變化,說明在該濃度下,大腸桿菌無增殖現(xiàn)象。
圖3 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影響
3.5.1 Car-CTAB/MMT 對細菌形貌的影響 Car-CTAB/MMT 與大腸桿菌共培養(yǎng)10 h 前后細菌形態(tài)掃描電鏡圖見圖4。由圖4 可以看出,對照組未出現(xiàn)細胞破損現(xiàn)象,當二者共培養(yǎng)處理2 h 后,大腸桿菌發(fā)生變形,部分粘連在一起。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菌體發(fā)生聚集,表面出現(xiàn)褶皺、凹陷,且邊界逐漸模糊。處理10 h后,菌體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不完整形態(tài),這說明Car-CTAB/MMT 破壞細菌的細胞結構,導致細菌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從而達到抗菌作用。
圖4 Car-CTAB/MMT 處理大腸桿菌的掃描電鏡圖
3.5.2 Car-CTAB/MMT 對細胞壁通透性的影響 堿性磷酸酶(AKP)存在于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無法透過細胞壁滲透到培養(yǎng)液中[15]。若細胞壁被破壞,AKP 會滲透到培養(yǎng)液中,因此,可通過分析AKP 濃度的變化來探究細菌細胞壁受損情況(圖5)。由圖5 可知,未加Car-CTAB/MMT 的培養(yǎng)液中,AKP 濃度維持在5.5 U/L左右,但在加入Car-CTAB/MMT 1 h 后,培養(yǎng)液中AKP濃度上升到13.6 U/L。隨著時間的延長,加入Car-CTAB/MMT 的兩組培養(yǎng)液中AKP 的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Car-CTAB/MMT 破壞了細菌細胞壁的完整性。
圖5 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AKP 的影響
3.5.3 Car-CTAB/MMT 對細胞膜滲透性的影響 Car-CTAB/MMT 對細菌核酸及蛋白質滲漏的影響見圖6、圖7,由圖6、圖7 可知,經Car-CTAB/MMT 處理后,菌懸液在260 nm 和595 nm 處的OD 值均隨時間的延長而升高,說明培養(yǎng)液中細菌核酸和蛋白質濃度隨時間的延長而變大,大腸桿菌與Car-CTAB/MMT 共培養(yǎng)處理后發(fā)生內溶物滲漏,隨著時間的延長,蛋白質和核酸的滲漏量不斷增加。從圖中可以看出,Car-CTAB/MMT的加入量與蛋白質和核酸的滲漏量成正比。這表明Car-CTAB/MMT 可對細胞膜造成損傷,且加入的量越多,損傷程度越大,這種損傷導致細胞成分滲漏到體外的培養(yǎng)液中,從而使培養(yǎng)液中細胞滲漏物的濃度增高,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細胞膜損傷程度不斷增加。
圖6 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核酸的影響
圖7 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蛋白質的影響
以CTAB 改性蒙脫石為載體,負載Car,制備了一種新型復合抗菌材料Car-CTAB/MMT,通過含量測定、紅外表征說明,Car 成功負載在CTAB/MMT 上,且負載量為13.42%。Car-CTAB/MMT 對大腸桿菌有較好的抑菌活性,MIC 和MBC 分別為62.5 μg/mL 和125.0 μg/mL。抑菌機理研究表明,Car-CTAB/MMT 破壞了細菌細胞形態(tài),損壞了細胞壁結構,細胞通過性和細胞膜滲透性均增加,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發(fā)生泄漏,從而實現(xiàn)了抗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