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蘭 石榮廣 周志宏
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1)
醋酸作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產醋酸乙烯、醋酸酯類和作為聚酯工業精對苯二甲酸(PTA)生產的溶劑等,每年的消耗量非常大。2022年,我國醋酸產能已達到約1 000 萬t/a。甲醇羰基化生產醋酸是當今世界比較先進的方法。20 世紀60年代后期,孟山都公司(Monsanto)成功開發了銠基催化劑體系,其工藝因反應條件相對溫和、醋酸選擇性高等優點迅速實現了工業化。但銠基催化劑存在副反應(水煤氣反應、乙酰基碘化物先生成乙醛再生成丙酸及有機碘等)多的缺點。20 世紀90 年代,英國石油公司(BP)成功開發了銥體系的Cativa 工藝技術,與銠體系相比,具有選擇性高、副反應少、產品質量高等優點。
塞拉尼斯Ao Plus 工藝為使用銠體系催化劑[1],加入碘化鋰(起到促進劑和穩定劑的作用)。加入碘鹽后,[Rh(CO)2I2]-與HI 反應生成各種穩定可溶的四碘或五碘羰基銠配合物,銠催化劑在過量碘存在下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另外,碘鹽可使反應體系產生大量乙酸根和碘負離子,并與[Rh(CO)2I2]-形成親核能力更強、活性更高的五配位中間體[Rh(CO)2I2(L)](L=I-或AcO-),提高反應決速步驟的速率。同時,碘化鋰的加入可以促進醋酸甲酯向甲基碘轉化,從而促進MeI 和[Rh(CO)2I2]-之間的氧化加成反應。
銥/釕體系在使用中存在催化劑沉淀問題。本課題研究了碘化鋰對該體系活性和穩定性的影響。
對于使用銥催化劑體系催化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Forster 等提出的機制涉及陰離子和中性的催化循環,如圖1 所示。

圖1 銥催化甲醇羰基化制醋酸機理
Forster 提出存在兩個不同但相關聯的循環,其中一個循環涉及中性Ir 配合物,另一個循環主要涉及陰離子物種,兩個循環中還存在水煤氣變換反應。在低水和低碘的情況下,中性循環以[Ir(CO)3I]為活性態,而決速步驟為MeI 氧化加成生成[Ir(CO)2I]。在較高的水和碘化物濃度下,陰離子循環占主導,催化劑的活性態為順式異構體[MeIr(CO)2I3]-,決速步驟為CO 的插入和碘離子的消除。在銠體系中,只存在陰離子循環,且MeI 氧化加成生成[Rh(CO)2I2]-是決速步驟。[2]
氧化銥[w(Ir)≥85.7%]、氧化釕[w(Ru)≥75.5%],陜西開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甲基碘(w≥98.0%)、醋酸甲酯(w≥98.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醋酸(w≥99.5%),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碘化鋰(w≥99.5%),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鋯材釜(250 mL);Optima 800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珀金埃爾默儀器有限公司;Agilent 8890 氣相色譜儀,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實驗具體步驟如下:
(1)用1 MPa 氮氣對反應釜充壓查漏、消漏。
(2)將配好的物料倒入反應釜中,關閉反應釜。再次使用1 MPa氮氣對反應釜進行查漏。消除漏點后,使用1 MPa CO 置換1~2 次。
(3)使用CO 充壓到約0.5 MPa。開動攪拌,轉速設為600 r/min。設定反應溫度,打開加熱開關進行加熱,使用反應釜配套的控溫系統對溫度進行調控。
(4)當反應器壓力開始下降時,反應開始計時。待壓力降到低于2.8 MPa,用CO 鋼瓶氣充壓到2.8 MPa,并維持在該壓力下反應。配套的CO 積算儀將顯示CO 的瞬時消耗量。
(5)待CO 瞬時流量小于100 mL/min 時,視為反應結束。關閉加熱器,將反應釜移出加熱爐膛,用冰水進行急冷,以終止反應。
(6)待溫度降到室溫后,關閉攪拌,用氮氣置換兩次后,打開反應釜,倒出反應液稱重,取樣分析。
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實驗工藝流程簡圖
銥/釕體系催化劑催化甲醇羰基化生產醋酸,反應液中醋酸甲酯和水的量對反應速率影響較大[3]。研究了反應液中添加一定量碘化鋰的情況下,不同醋酸甲酯和水含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催化劑的量為w(Ir)=0.12%,w(Ru)=0.30%;溫度為195 ℃,壓力為2.8 MPa。催化劑活性評價結果見圖3—圖5。

圖3 20%醋酸甲酯條件下水含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由圖3 可見:醋酸甲酯質量分數為20%時,水的質量分數為2%~3.5%時,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大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促進作用;當水的質量分數大于3.5%時,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小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抑制作用。根據Forster 研究機理可以推測:在該條件下,當水的質量分數約為3.5%時,催化循環從中性循環向陰離子循環過渡。
由圖4 可見:醋酸甲酯質量分數為15%時,水的質量分數為2%~3%,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大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促進作用;當水質量分數大于3%時,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小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抑制作用。根據Forster 研究機理可以推測:在該條件下,當水的質量分數約為3%時,催化循環從中性循環向陰離子循環過渡。

圖4 15%醋酸甲酯條件下水含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由圖5 可見:醋酸甲酯質量分數為10%時,水的質量分數為在2%~2.3%時,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大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促進作用;當水質量分數大于2.3%時,添加碘化鋰的反應速率小于不添加的,對反應活性起抑制作用。根據Forster 研究機理可以推測:在該條件下,當水的質量分數為2.3%時,催化循環從中性循環向陰離子循環過渡。

圖5 10%醋酸甲酯條件下水含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由以上幾組實驗結果可見:醋酸甲酯含量越高,催化循環由中性循環向陰離子循環過渡轉折點的水含量越高。這主要是因為反應中存在如下平衡反應:
當醋酸甲酯濃度較高時,會消耗一部分碘化氫,所以需要增加水濃度,來增加碘化氫的濃度,從而保證在兩個循環轉折點處,碘離子濃度接近。
對低質量分數醋酸甲酯條件下水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如表6 所示。
由表6 可見:當醋酸甲酯質量分數小于8%時,添加碘化鋰對反應均有抑制作用。
對不同碘化鋰的量對反應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如表7 如所示。
由表7 可見:LiI 的量減少時,即n(Li)∶n(Ir)由1∶1 變化到1∶2 時,對反應起抑制作用,與醋酸甲酯和水的量無關。
由以上研究工作可得:碘化鋰對催化劑反應活性的影響與反應處于催化循環(中性循環和陰離子循環)有關,而反應處于哪個循環與醋酸甲酯和水的濃度有關。反應處于中性循環時,碘化鋰與Ir 的物質的量比為1∶1 時,對反應有促進作用;反應處于陰離子循環時,碘化鋰與Ir 的物質的量比為1∶1時,對反應有抑制作用。碘化鋰與Ir 的物質的量比減小至1∶2,對兩個循環的反應均有抑制作用。中性循環過程的反應速率一般小于陰離子循環過程的反應速率,醋酸甲酯濃度越高,催化劑活性越高。
在醋酸生產過程中,易發生催化劑沉淀的區域為缺少CO 的閃蒸區域。實驗模擬了閃蒸區域的條件,研究了銥/釕穩定性情況:n(Li)∶n(Ir)=1∶1,溫度為(135±0.5)℃,0.2 MPa 氮氣保壓3 h 后,觀察溶液中出現沉淀的情況。實驗結果如表5 所示。

表5 碘化鋰對催化劑穩定性的影響

表6 5%~8%醋酸甲酯條件下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表7 不同碘化鋰的量對反應的影響 mol/L/h
由表5 可知,添加一定量的碘化鋰后:當水的質量分數為3%時,出現少量催化劑沉淀,但比不添加碘化鋰時的沉淀量大大減少;當水的質量分數為5%時,沒有出現催化劑沉淀。不添加碘化鋰時,出現較多催化劑沉淀。由此可見,添加適量的碘化鋰可以起到穩定催化劑的作用,從而減少催化劑的消耗。
甲醇低壓羰基化合成醋酸是目前世界工業生產中主要采用的工藝。銥/釕體系因催化劑活性高、選擇性高、副反應少、產品品質高,已經在國內外得到工業化應用。因生產工藝需要,反應液中水的質量分數一般控制在3%以上,所以催化過程主要為陰離子循環。在生產過程中,適當提高醋酸甲酯的含量,同時加入與銥等比例的碘化鋰,在確保不影響催化劑活性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催化劑的穩定性,從而降低催化劑的運行成本。銥作為貴金屬之一,儲備量稀少,隨著其應用領域的拓寬,特別是被用作電解水制氫過程中的陽極催化劑,其價格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因此,進一步研究降低銥消耗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