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傳斌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建筑行業的快速生產模式帶來了更專業化和高效的方案、施工圖和幕墻設計等分工協作方式。然而,這種模式也帶來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缺乏對方案外觀設計項目落地的品質控制。大型復雜項目存在設計方、協調方人員工種眾多,且在不同設計階段之間因信息眾多而易產生巨大的信息鴻溝,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缺乏設計和細節控制的建筑,給城市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外觀品質控制的研究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外觀品質控制研究變得尤為重要[1]。
商業建筑大多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其外觀成為城市核心區街道空間最精彩的元素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象征。然而,在商業項目限價設計的要求下,如何控制項目的實施完成度,以塑造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項目,一直是該類項目設計的難點[2]。本文以合肥濱湖新區CBD綜合體項目設計為例,梳理本項目的外觀品控過程,探討了如何通過綜合性、系統性的控制方式實現商業建筑外觀品質的控制。
合肥濱湖新區CBD項目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由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該區域的整體設計及重點區域單體設計。該項目的七棟超高層建筑形成了高品質整體門戶,將成為合肥濱湖新區最具標志性的建筑群之一。其中,濱湖新區CBD綜合體項目是該建筑群的起筆之作。綜合體建筑由商業購物中心,小型商業街及超高層酒店組成。整體布局由西北向東南側降低,形成兩條由東北向西南的商業動線,分別圍繞室內中庭和商業外街設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90000m2,總建筑面積約45000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約220000m2,地上建筑面積約230000m2。
Mall商業購物中心處于地塊中心位置,是項目重要的商業展示面。LIFESTYLE小型商業街區約20000m2,其與Mall之間通過中心景觀連廊接通,兩者既聯系緊密又相對獨立。超高層塔樓位于地塊西南角,約52000m2,是獨立經營的五星級酒店(如圖1)。

圖1 商業綜合體鳥瞰圖
在項目的外觀品質控制過程中,設計團隊通過對方案形態和立面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將其合理拆分并按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拆解的方式逐步完成了深化設計研究。為了方便在設計深化過程中開展分子項分工協同工作,項目被分為三個部分:商業Mall,塔樓T7和特色步行街LIFESTYLE。從建筑形態上看,這三個部分既相對獨立,又通過連廊和屋頂平臺聯系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其中,商業Mall部分的體量龐大,立面墻型繁雜,是深化設計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因此,下文將以Mall為例,闡述對立面設計控制的過程和方法。
拆分和統計立面墻型的目的是將復雜多樣化的立面層層剝離,由整體拆解為局部,便于進行立面控制及深化設計,以期實現對設計的完整表達,也便于后續施工圖繪制及幕墻單位理解并深化幕墻招標圖及施工圖。
對Mall立面進行分析、分類整理,將立面墻型切分為一般墻型、特殊墻型和專項墻型三大類,其中一般墻型、特殊墻型主要指Mall主立面的主力墻型,而專項墻型則包含了一些相對獨立、構造較為特殊的墻型,如公交雨棚、主入口雨棚及吊頂、主穹頂、屋頂天窗等部分。
設計針對各類墻型進行了詳細的歸納分析,從位置、要點設計、幕墻類型及優化方式四個層面對Mall墻身進行優化設計研究。下文將以MWT01/02、MWT04/08、MWT07墻型為例,探討本次深化設計的主要內容。
2.2.1 MWT01/02墻型設計
MWT01/02墻型位于Mall主入口,覆蓋立面一至五層,為吸引顧客流量的形象展示面。設計選用框架式豎明橫隱玻璃幕墻,強調豎向線條的挺拔感,干凈通透的玻璃幕墻與兩側的石材幕墻也形成質感的對比,詮釋商業主入口特色形象(如圖2)。

圖2 MWT01/02墻型主入口效果
設計從主入口中庭尺度和與室內空間關系兩方面著手,提出了如下設計要點:在強調入口的同時增強顧客的體驗感;對MWT02墻型橫向劃分優化,考慮到陰影盒、窗間墻、許愿池等一系列室內空間的多樣關系,將MWT01墻型幕墻向外移動,擴大入口空間,調整門廳空間比例關系,設置獨立門斗,增強顧客體驗感;優化MWT02墻型橫向劃分,考慮陰影盒、窗間墻、許愿池等一系列室內空間的多樣關系,設置通高空間以弱化室內不同空間對幕墻的影響,保證立面整體性。
2.2.2 MWT04/08墻型深化設計
MWT04/08墻型位于Mall與Lifestyle內街交界處,設計旨在創造室外連續開放的商業界面和步移景異的漫步空間。通過效果圖模擬視覺效果,確定了幕墻類型為框架式全明框玻璃幕墻系統、玻璃欄桿系統、石材幕墻系統和鋁板吊頂系統[3]。針對商業外廊的視覺效果,從橫檔的高度、寬度、玻璃面積控制方面進行了模數研究,同時對店鋪招牌和廣告位進行了實例研究和設計方案比對,及對店鋪門、救援門、機房百葉門、消火栓開啟門的設計邏輯、尺寸和開啟方式依次進行的對比研究。針對外廊吊頂標高位置不一致問題,將商業外廊吊頂分為降板區域和回廊區域,并進行了分別設計。在降板區域,利用流線型吊頂來應對機電管線布置和結構降板的不同問題[4]。在回廊區域,則設置了格柵來遮蔽結構和機電管線布置復雜性對商業外廊的不利影響。針對回廊區域的百葉和玻璃欄桿,提出了多種格柵設計方式探討,并進行了玻璃欄桿的構造選型對比研究。該設計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商業外廊的視覺效果和客戶體驗(如圖3)。

圖3 MWT04/08墻型研究示意圖
2.2.3 MWT07墻型深化設計
MWT07墻型位于Mall北立面和西立面,面積較大且在主入口視線范圍內。設計選擇框架式豎明橫隱玻璃幕墻系統結合石材幕墻及金屬穿孔板,來解決機房百葉的視線遮擋問題。
設計從四個方面開展優化設計:首先,立面和構造設計與主立面上功能、設備百葉、消防救援窗相結合,力求達到不同角度都較優的立面設計效果。其次,從正立面角度來看,主要表達石材板材和玻璃的對比和上下虛實變化。第三,在Mall主入口方向,采用大塊面的石材來突出整體效果。最后,在酒店側方向,設計需要表達石材、穿孔板和玻璃形成的韻律感[5-7]。
在石材百葉的幕墻設計中,考慮到將消防救援窗和立面結合的設計,將部分石材設計成可開啟石材,以滿足消防救援要求。然而,由于該處石材板塊較大,自重較重,不利于開啟制作,最終采用了類似質感的仿石鋁板代替(如圖4)。

圖4 MWT07墻型研究示意圖
2.2.4 MWT14 墻型深化設計
位于Mall北面的公交換乘站雨棚,既滿足了上位規劃配建要求,又為商業導入了大量人流。經過探討和選型研究,將公交車站平面形式設計為圓弧型(附圖5)巧妙地置入建筑體量內,有機地整合到建筑立面中,在柱子的選型上選用V型鋼柱,使雨棚顯得更加輕盈靈動。在玻璃分割設計方面,對正交網格單元和三角形網格單元這兩種分割方式進行了討論和對比。最終設計采用三角形網格單元,并通過數字技術進一步優化為三角面拼接效果,既達到了審美需求,又有效地降低了造價,劃分單元統籌結合燈光設計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

圖5 MWT14墻型研究示意圖
如今市場需求日益趨于精細化和多元化,建筑設計工作也正變得越來越細致,以往粗放型的方式將無法駕馭復雜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商業建筑設計的流派眾多,風格不一,簡單的研究設計流派和手法對推動設計品控是缺乏意義的,更有價值的應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將項目的外觀設計通過綜合性、系統性的控制方式,契合商業建筑自身復雜的內部功能、動線等,實現較高的外觀品質控制,確保項目的落地完成度。這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我們需要逐步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