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
(泰安市文化館,山東 泰安 271000)
論國內校園電聲樂隊的發展
張 峰
(泰安市文化館,山東 泰安 271000)
大學生作為一群特殊的群體,有著豐富的創造活力。在校園中建立一支電聲樂隊,經常表演,從音樂中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學會享受美、學會智慧地生活。本文簡單介紹了校園電聲樂隊的組建以及發展情況。
校園電聲樂隊;組建;發展
(一)校園電聲樂隊的組建
在校園內組建電聲樂隊,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在選擇吉他手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擇優選擇,主音吉他手的水平需要達到一定的高度。電聲樂隊中的貝司手一般都能適合所有音樂,最好選用低調且具有奉獻精神的樂手來擔任,貝司手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吉他基礎。目前,我國鍵盤人才比較充足,不用擔心鍵盤手,但是,鼓手人才比較缺乏,如果學生受過初級爵士鼓培訓,節奏感也不錯,也可以擔任鼓手,其不足之處,通過其他聲部進行彌補。隨著近年來電聲樂隊的迅速發展,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新音樂形式。而具有多樣性特點的電聲樂隊,也逐漸成為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形式,并得到了受眾的熱烈歡迎和喜愛。在音樂學習尤其是青年學生音樂學習過程中,電聲樂隊的優勢顯然是其他樂隊形式所不可比擬的。普及電聲樂隊將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人文修養和審美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電聲樂隊訓練及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校園電聲樂隊在訓練的時候,應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每次為學生留出半小時的時間進行表演,這種實踐型的訓練方式,既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樹立學好音樂的自信心,也能使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在改進中不斷進步。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在組織開展培訓課時,教師應當立足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設計一些情境與問題,驅動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討論,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與熱情,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和評價,但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排練是一種娛樂,但是也非常辛苦,樂隊成員將一部作品從陌生到完美演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達到與作品實現心靈與思想的碰觸。在排列這項集體性活動中,教師應嚴格管理,以提高樂隊成員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鍵盤手在樂隊排練中,應實現從鋼琴手到鍵盤手的轉變,根據教學實踐來看,很多學習鋼琴的學生,都習慣于依賴樂譜。樂隊鍵盤手必須要提高自己,達到在完全不熟悉樂曲的情況下,依然能依據旋律彈出正確的和弦連接。吉他手應當注重培養各種使用技巧,同時,學會使用肢體語言來點燃和引導觀眾的情緒,烘托現場的氣氛。優秀的電聲樂隊既需要出彩的主唱,也需要出色的吉他手。吉他手與觀眾之間的熱烈互動,能夠很快地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因此,在日常排練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主音吉他手需要練習各種炫技,以便制造出更有渲染力的音色和現場效果。排練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初期可選擇難度較小的經典流行歌曲、鄉村音樂等,待技藝進步之后,再進行創新。
(三)注重培養樂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了提高電聲樂隊的訓練效果與質量,在訓練過程中,應創建開放式的培訓學習情境,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種方式,來達到以趣激學的目的。在興趣和問題的導向下,學生將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訓練和學習,這樣將能增強學習的有效性。訓練過程中,樂隊各成員之間需要配合良好,才能成功演繹作品,這將能極大地提高樂隊成員的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等,不斷增強其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另外,也可以積極鼓勵樂隊成員進行創作,在具體執行中,可民主選舉一名隊長來具體負責創作任務。實踐表明,這種方式能激發成員的想象力、創造力,有的成員甚至可以創作出堪稱絕美的作品。因此,教師應對電聲樂隊成員充滿信心,放手讓他們去自由發揮,自由創造,他們將會創造出一個有一個驚喜。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成員的指導,引導其科學、規范地發展,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組建校園電聲樂隊,將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電聲樂器的實踐學習中,既能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能為他們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活動機會,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學校應重視電聲樂隊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其功能與作用,促進學校藝術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校園電聲樂隊的組建,將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怡情養性,改善校園風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從學校角度來看,還有利于提升校園文化品牌影響力,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校園文化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學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熏陶漸染,使其自覺形成一種文化意識行為。例如,在校園中,每學期組織一兩場關于流行或經典歌曲的演奏表演,這樣將應營造具有藝術氛圍的校園環境,也能讓學生體驗到更多審美情趣,展現文化藝術素養。電聲樂隊演奏的風格新穎,節奏明快,能給人帶來輕快、愉悅的感受,經過經常的訓練,將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音樂認知能力,更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音樂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性情,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發展。在現階段,高中學校的數量不斷增多,由于一些學校辦學時間比較短,暫時無法形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校園文化。而建立校園電聲樂隊,則是一種良好的建設校園精神文明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通過電聲樂隊可以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一方面能夠鞏固和強化學校的綜合實力,另一方面強化學校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大學生作為一群特殊的群體,有著豐富的創造活力。在校園中建立一支電聲樂隊,經常表演,從音樂中讓更多的學生學會享受美、學會智慧地生活。長此以往,他們也會慢慢形成高雅的審美品位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區分高雅藝術和低俗藝術的不同,進而熱衷于參加高雅的藝術活動,自覺遠離低俗的娛樂活動,促使健康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