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劉立輝 趙珍珍
把文旅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每年謀劃實施一批城市重點工程,著力建設一批城市標識、城市符號和品位街區,打造“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旅游首選地。
一磚一瓦見證千年文化,一曲一調唱盡千年往事,一雕一琢篆刻千古真情。遇見定州,在奇觀盛景中,喟嘆千年造化。走進定州,在尋常巷陌中,享受別樣悠然。愛上定州,在流連忘返中,領略獨特風情。
近年來,河北保定定州市全力推進文旅融合,加快建設品質品牌,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金秋時節,登開元寺塔游目騁懷,文廟、貢院、南城門、大道觀、清真寺等國家級文保單位盡收眼底。風乍起,飄來縷縷暗香和陣陣歌聲。
近年來,定州進一步挖掘和整理歷史文化資源,高標準編制《關于加強文物保護改革利用的實施意見》《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等系列文件和規劃。
按照“分批開發、連片保護”的發展思路,相繼對以開元寺塔、貢院、文廟、南城門、晏陽初故居為核心的舊城區進行提升改造,開發建設了定州博物館、崇文街、宋街、開元寺大街等一批集文化旅游、休閑娛樂、特色商業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街區。
定州堅持把文旅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每年謀劃實施一批城市重點工程,著力建設一批城市標識、城市符號和品位街區,打造“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旅游首選地。
目前,投資45億元的古城三期項目正在規劃設計,總投資12.4億元的10處國省文保單位保護利用項目正在建設,2400畝的古城文化景區初步形成。全市基本形成文化文物游、農業生態游、工業觀光游等交相輝映的大旅游格局。
環境就是民生,抬頭定州藍、放眼生態綠,已成為定州人的幸福標配。
加快唐河、沙河、孟良河、小清河綜合整治,河道生態補水7.97億立方米,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面優于Ⅲ類,“七彩唐河”生態廊道初具雛形。實施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攻堅行動,為群眾提供最普惠的公共產品。2022年全年優良天數255天,空氣質量穩定改善。
美麗定州,發展也被浸入“綠”的底色。深化重點行業減污降碳行動,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環保績效創A工作。搶占氫能發展新賽道,旭陽集團定州園區氫能產業園一期竣工投產,日產能達13000千克,成為京津冀及華北地區最大的高純氫生產和氫能保障基地。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搶抓整市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試點機遇,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目前全市光伏發電并網總容量達到558兆瓦。
碧水藍天繪就生態畫卷,一草一木匯成森林城市。定州堅持道路綠化與街頭游園融為一體,發揮定州苗木花卉產業優勢,高標準完成安喜大街、自來佛北街綠化美化,推進清風街增綠改造,迎賓大道、中山路綠化升級,實現“層次豐富、四季常綠、春夏有花、秋季有果”。
不斷增加城市“綠量”,定州充分利用自然風貌特色,以全面提升公園、廣場、道路等基礎設施品質為重點,規劃增設一批主題公園,改造提升一批公園游園。截至2022 年底,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779 公頃,綠地率40.25%;綠化覆蓋面積1985公頃,綠化覆蓋率44.91%;公園綠地面積495.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12平方米。

繁榮的古城夜經濟
2022年11月15日,全長495米的明月街南延道路通車,進一步完善了定州的城市路網格局,拉大城市框架,縮短周邊居民出行距離,方便了城南近40萬群眾生產生活。
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構建內暢外聯微循環、主動脈,近年來,定州市委、市政府扎實推動城市路網提升改造,迎賓大道西延、自來佛街南北延等7條斷頭路變通途,中山路、中興路、定曲路等8條主干道完成提升改造。
打造宜居品質之城,定州全力補齊民生短板,做好普惠性、基礎性民生建設工作,在15 分鐘步行距離內形成便捷生活服務圈,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以“心”換“新”,全市完成12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建成棚改安置房4784套,13個城中村改造順利推進,城市舊貌換新顏。
實施綜合提升改造亮化工程,繁榮夜間經濟,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城市活力。截至目前,城市道路裝燈率達到100%,亮燈率達99%以上,設施完好率達97%以上。
推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定州先后投資34億元新改擴建學校9所、改造提升學校(園)186所、完成138個土操場改造,打造“花園式”學校24所,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持續提升。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工作的重點就在哪里。
設計精巧的空間布局、蜿蜒伸展的休閑步道、功能齊全的健身器材……位于中山東路與107國道交叉口東側的鵬景園讓人眼前一亮。這樣的“口袋公園”,全市共建成49座,讓市民在“生態留白”中盡享美好生活。
供水、供熱、供氣實現全天候穩定供應,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污水管網增至175.06公里,雨水管網由零增長至169.58公里,建成區市政排水管網全部實現雨污分流。
有序推進寶塔便民市場、北環路便民市場等的升級改造,著力從提升硬件設施、完善配套服務、強化質量監管、優化購物環境等細節入手,讓便民市場的文明顏值和安全保障得到雙提升。
定州以繡花功夫推動城市善治,城市面貌提檔升級,城市運轉提質增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增強。
強管理,改善市容。提升城管機械化作業水平,堅持“以克論凈、深度清潔”環衛工作新模式,實施環衛一體化服務,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水洗機掃覆蓋率達到100%。
建立生活垃圾限時清理、“門前三包、門內達標”、機動保潔等制度,解決牌匾亂設、攤點亂擺、廣告亂貼、道路亂挖、車輛亂停、非法運營等問題。
解民憂,形成機制。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定州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搭建數字化城管平臺,推行智能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與安全運行智能化,讓居民生活更有序、幸福指數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