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艷,寧紹宇
(中藍長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110000)
危險廢棄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來自于多種行業,如處置不當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的危害。目前,危險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方式主要有焚燒、安全填埋、物化資源化綜合利用等。其中,安全填埋具有工藝簡單、操作靈活方便,且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自然環境隔離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就剛性填埋場而言,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三種。本文依據國家2019年頒發的國標GB 18598的相關規定,設計成具有結構防滲、填埋氣導氣和滲濾液導排系統完備、人工檢測區域合理的構筑物形式,以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并結合工程實例進行了介紹。
依據《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19)的要求:剛性填埋場鋼筋混凝土的設計應符合GB 50010的相關規定,防水等級應符合GB 50108的一級防水標準;鋼筋混凝土與廢物接觸的面上應覆有防滲、防腐材料;鋼筋混凝土抗壓強度不低于 25 N/mm2,厚度不小于 35 cm;應設計成若干對稱的填埋單元,每個填埋單元面積不得超過 50 m2且容積不得超過 250 m3;填埋結構上方應設置移動式遮雨棚,杜絕雨水進入形成滲濾液;采用地上結構形式的,底部設置人工目視撿漏區,在人工目視條件下能觀察到填埋單元的破損和滲漏情況,并能及時進行修補。
填埋場設計的主要原則為: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質情況,使填埋場結構穩定;增大填埋場庫容量,降低單位填埋成本。②填埋場結構及防滲方案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可操作。③填埋場工藝先進、成熟、投資省,管理及施工、生產運行方便。④填埋場實行清污分流,減少滲濾液處理量,節約運行成本。⑤填埋場施工、使用后盡可能使廢物與環境隔絕,產生的廢液和廢氣實行集中收集和處理,防止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 ⑥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關系。
依據相關標準,每個填埋單元的最優尺寸滿足面積不超過 50 m2,同時容積不超過 250 m3,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建設投資、建造難度及運營成本等因素。某項目進行不同結構尺寸測算,兩種不同布置方案,工程造價不同,如圖1。

圖方案一 方案二圖1 地上剛性填埋場布置示意圖
方案一:庫區分割為36個容積為 241.2 m3的單元格,按9×4排列,總庫容 9000 m3;單個填埋單元的尺寸為 6.0 m×6.0 m×6.7 m。方案二:庫區分割為32個容積為 248.0 m3的單元格,按8×4排列,總庫容 7936 m3;單個填埋單元的尺寸為 7.35 m×6.75 m×5.0 m。主要投資構成:樁基工程+池體工程+防滲工程。經過概算,方案一的工程造價為2000元/m3,方案二的工程造價1850為元/m3。
剛性填埋場設計成地上形式,下部設置目視檢區。目視檢區高度可選擇為凈高0.8~2 m。從施工角度來說,高度越高,越方便施工,但投資增大。目視檢區高度低于 1.4 m,可采用定位移動攝像車,人工定位錄像;目視檢區高度高于 1.4 m,考慮采用人工檢測。可視區設置有效的排水系統,利用管網或排水溝收集雨水。
填埋場防滲系統是填埋場必不可少的設施,其作用是:將填埋場內外隔絕,防止滲濾液進入土壤和地下水,阻止外界水進入危險廢棄物填埋層而增大滲濾液的產生量。防滲材料通常有天然或壓實黏土、土工膜、人工合成防滲材料和其他廢棄物資源化材料。其中,土工膜是由一種或幾種聚合物,再加上一系列附加劑,如炭黑、增塑劑、催化劑、抗降解材料等制成的。常用的土工膜種類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土工膜、聚氯乙烯(PVC)土工膜。土工膜的厚度為0.5~3.0 mm。天然或壓實粘土防滲層的水力滲透系數必須小于等于1.0×10-7cm/s。
HDPE土工膜是用大于97%(質量分數)的高分子聚乙烯、2%~3%的炭黑和0.5%~1.0%的穩定劑和氧化劑,用平板擠壓機壓制而成。HDPE膜的特征和優點包括:化學穩定性,是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HDPE膜在所有土工膜中化學穩定性最好;HDPE膜具有較低的滲透性,可以確保滲濾液不會外漏。
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襯人工防滲襯層,抗滲等級符合GB 50108的相關規定。池體自身有一定抗滲等級,采用P8混凝土建造。人工防滲襯層的選擇:池底從上到下較為常見使用人工防滲構造是長絲土工布 +5 mm 土工排水網+長絲土工布+2 mm 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膜下的復合膨潤土保護層[2]+混凝土底板;池壁防滲人工防滲采用長絲土工布+2 mm 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長絲土工布的人工防滲結構層。池底及池壁防滲構造層,見圖2。池底設置腋角,人工防滲材料與封場膜形成整體,頂部鋼板錨釘機械錨固。

圖2 人工防滲示意圖
HDPE膜采用雙縫熱熔方式進行焊接,采用雙軌熱熔焊機,具體方法是:通過在膜的接縫位置加熱至一定溫度,進而使HDPE膜本體熔化,并且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結合在一起,形成與原材料性能完全一致、厚度更大、力學性能更好的嚴密焊縫。焊接前焊縫連接處應進行清潔,去除灰塵、污物,并使搭接部分保持干燥。焊接部位應完好不應有不得有影響施工質量的雜質,如劃傷、污點、水分、灰塵以及其他。HDPE膜鋪設應一次展開到位,同時為材料的熱脹冷縮導致的尺寸變化流出伸縮量,不宜在展開后再進行拖動,敷設過程中要注意保護HDPE膜不受破壞,車輛不可直接在HDPE膜上碾壓。
影響HDPE土工膜老化降解的主要因素有:HDPE土工膜樹脂和抗氧化劑的自身特性、老化溫度和時間、暴露的介質條件(空氣、水、滲濾液或土壤)、氧氣或者其他氧化劑的存在、抗氧化劑耗散階段需要的分子活化能[4]。HDPE膜的老化過程包含物理老化和化學降解的過程。物理老化是指一個聚合物從不穩定狀態向穩定狀態緩慢進行的過程。對于像HDPE這樣的半晶體結構,涉及的主要是物質結晶度的變化,但是沒有共價鍵的斷裂過程。化學降解過程則指的是相關的共價鍵的斷裂過程,如氧化降解、輻射降解、生物降解等。影響氧化降解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工膜自身性質、暴露條件、暴露介質,以及外界機械應力。結晶度對減緩土工膜降解的影響有兩個方面:其一,晶體部分作為阻隔氧氣擴散的屏障存在;其二,在氧化過程中出現的烷基自由基會被晶狀基質捕獲,阻止自由基進一步反應,所以表面有較高結晶度的土工膜比低結晶度的土工膜更難降解,而結晶度較高的土工膜卻較易發生應力開裂的現象。對于暴露在室外環境的土工膜,陽光是首要考慮的能量來源,光線的熱量可能會加速土工膜中自由基的形成。
上料分為端頭上料和兩側上料兩種方式。每個填埋場設置一臺可以在填埋單元軌道上行走的門式起重機,池體端部或側面設置為上料孔,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起重機電動葫蘆上料,可東、西、南、北四方向移動,滿足所有單元池體填埋的需求。上料及防雨系統示意見圖3。

圖3 上料及防雨系統示意圖
由于遮雨棚為臨時性設施,單體池封場后不再繼續使用。考慮集中填埋作業的方式,設置移動式雨棚,一行四個單體池共用,縱向移動,兼具操作平臺的功能。
填埋場產生滲濾液的因素有很多,水量變化大,并且變化無規律。產生滲濾液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自然降水入滲,包括降雨和降雪,此原因是影響滲濾液產量的最大因素;填埋物的含水率,填埋時,由于危險廢棄物的成分、含水率、預處理方法不同,會影響滲濾液的產量,并且隨著填埋深度和密度的增加,擠壓出的孔隙水將會增加滲濾液的數量。滲濾液具有水質復雜、危險性大、生化需氧量高、氨氮含量高、水質變化大、重金屬含量較高等特點。
對于地上式填埋場的設計而言,由于單體池為封閉的運營單元,池容較小,上方設置遮雨棚,填滿后進行封場,因此作業前后都能有效防止雨水進入池體內,滲濾液產生量有限。但考慮到極限情況,在每個小單元里設置滲濾液抽排管,布置在某個角落,填埋小單元的池底面有2%~3%的坡度。坡向放置滲濾液抽排管的最低處角落,這樣可有效收集小單元內產生的滲濾液,使用移動式潛污泵放置于抽排管的底部,進行定期抽取。
根據危險廢棄物來源和種類的不同,設置滲濾液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危險廢棄物產生的滲濾液必須經過處理,并符合《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表2“危險廢物填埋場廢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方可排放,嚴格禁止滲濾液回灌。滲濾液具有高COD、高重金屬等特點,處理工藝根據水質的不同而有不同選擇。普遍采用調節+預處理+化學沉淀+吸附+生化+膜處理,其中生物降解可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厭氧生物等處理方式。滲濾液宜在固化處理工藝中循環利用[3],固化后的固化/穩定化砌塊送至填埋場進行安全填埋。
滲濾液抽排管兼具填埋氣導氣的作用,使用花管形式,1 m 以上斜向下孔,孔徑大小ф20,孔中心間距1.2~1.5 m。
本項目建設在黑龍江省安達市,工程總庫容規模為32.55萬m3,填埋處理能力 46500 m3/a,需要填埋的廢物主要為廢鹽,經過飛灰固化、污泥干化達到允許進入填埋區的控制限值中的穩定固化控制限度,并且浸出液的pH值在7.0~12.0。共分7個填埋單元,總占地面積約 64947.741 m2。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填埋場主體工程與設備、配套工程及輔助設施。填埋場主體工程與設備包括場地平整、剛性填埋車間建設(其內包含填埋區、卸料分揀區及目視檢漏區)、防滲工程、滲濾液導排系統、填埋氣體導出、填埋作業機械設備。采用雨污分流,通過排水溝收集填埋區域及道路上的初期雨水及清凈雨水,初雨送至初期雨水池,清凈雨水送至園區市政管網。
填埋單元整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式,每個填埋單元分隔為186個 5 m×5 m×10 m(H)的小格子,設置門式起重機和2個電動葫蘆,分別負責東西兩側的物料吊運。這樣可縮短起重機的行走距離,進而節省運料時間,提高堆填能力。在物料量大,運力緊張,又多雨季節,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加裝移動式防雨棚,每個單元填埋池封場后,可以將防雨棚移至下一個要作業的池子。池底設置人工防滲層,使用 2 mm 厚HDPE+人工土工布的構造設計,底部以2%的坡度坡向最低處的角落,最低處設置集液坑用于收集填埋池內的滲濾液。用于抽取滲濾液的HDPE管徑為Φ300,管底設置在集液坑內,定期使用移動泵抽取滲濾液。每行填埋單元端頭預留一個快裝接頭,移動潛污泵連接軟管通過快裝接頭與固定管路相連,泵送至污水預處理,再送至全廠的污水處理單元。滲濾液導排管兼具填埋氣導氣功能,管上 1 m 以上打有花孔,孔徑約Φ20,上下層孔孔距為1.2~1.5 m,同一層孔孔距為0.8~1.0 m,填埋氣經過有效收集形成有組織處理,實現節能環保。
本項目建設在寧夏吳忠市,填埋能力達到 44300 t/a,總占地面積約 69797 m2,共設6個填埋單元,分期建設,每個單元寬度 26.6 m,長度71.5~78 m,為12×4和11×4的分布形式。每個填埋單元分隔為48或44個 6.5 m×6.5 m×5.9 m(H)的小格子,采用端頭上料形式,設置門式起重機和電動葫蘆,并且加裝移動式防雨棚,設置填埋氣導氣系統和滲濾液導排系統,底部設置可視區。
本文根據最新規范的要求,結合實際工程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從填埋結構尺寸、目檢區高度、防滲防腐蝕做法、上料和防雨方式、滲濾液抽排及填埋氣導排等方面進行了合理化研究。兩個工程實例運行均有2年有余,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