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榮
“‘千人智庫’將針對山西省煤炭工業在科技創新發展中的戰略科學家作用,為山西省‘雙碳’戰略下煤炭工業發展聚智賦能。”日前,山西煤炭產業千人智庫(以下簡稱“千人智庫”)成立大會暨首屆產學研高峰論壇在太原召開。山西能源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千人智庫”主席馮國瑞在論壇上介紹道。
“千人智庫”是面向全國煤炭行業院士、專家教授和一線技術人才組建的“超強大腦”。該智庫將為山西煤炭行業綠色、智能化建設和清潔高效利用做好智力支撐。當天,7位院士專家、16所高等院校、8家企業的最新科研成果簽約入庫。
如何統籌寫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是山西推動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已累計建成46座智能化煤礦、1161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炭的先進產能占比達到80%以上。
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徐廣國在論壇上表示,在“雙碳”目標牽引下,全球能源正進入新的大變革時代,山西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渴望人才的到來。
在匯聚廣大科技工作者智慧的背景下,“千人智庫”應該如何更好為山西煤炭行業發展做好智力支撐?馮國瑞表示,“千人智庫”要展現科技智庫的“戰略”大作為。
一要在山西省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發展中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為山西省煤炭行業行穩致遠提供參考方案;二要發揮科技智庫“服務”大作用,設立“千人智庫”科創服務站,組建“千人智庫”科創服務隊;三要做好“產學研”深度融合大文章,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智庫搭臺、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的格局。
山西省煤炭學會理事長康立勛表示,“千人智庫”要具備開放性、便捷性、多元性、實用性及前瞻性等特點,搭建好智庫專家與會員單位的互動平臺、解決科技問題的診斷平臺,以及做好服務平臺、反饋平臺,助力山西省能源轉型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智庫是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創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在論壇上,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龍表示,“千人智庫”要強化智庫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動跨學科、跨組織、跨地域、跨領域的開放合作,全方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推動智庫發揮最大功效。
筆者了解到,到目前為止,山西煤炭產業智庫專家已逾200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13人、博士生導師300多人。
康立勛指出,“千人智庫”的成立,達成了“智匯山西”的初級目標。如何使“智匯山西”實實在在地變為“智惠山西”,是“千人智庫”追逐的長期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有高水平的科技經紀人參與,將企業技術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信息有效對接。”馮國瑞表示,“千人智庫”將在會員單位里聘請資深專家擔任科技經紀人,組織科技經紀人參與科研院所的科技攻關,為科研院所提供企業技術實際需求,同時把科研院所優秀科技成果推薦給企業,進一步打通“產學研用”成果轉化的通道。
據介紹,“千人智庫”將在山西省科協指導下,依托山西省煤炭學會,發揮智力、人才優勢,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實施能源革命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