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當前,世界各國競爭日益加劇,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量。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持續取得新突破,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數字化不斷加速,農業數字化效果顯現,數字化治理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邁向現代化。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賽道。要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推動數字技術創新;健全完善數字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構筑數據安全保障屏障;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厚植數字經濟沃土,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這一主題,本期推出相關研究文章。數字經濟能有效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李志堅、陳正文的《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產業鏈融合發展思考》一文,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強化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發展的顯著成效,提出從制度設計、金融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產業鏈更深層融合,構建城市群協調發展的新局面。數字經濟區域間發展仍不平衡。曹曉蕾的《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比較分析與對策建議》一文,通過比較分析,指出了江蘇數字經濟發展與廣東、浙江的優勢與差距,指出江蘇要充分借鑒廣東、浙江的發展經驗,制定自身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打造具有優勢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胡逸的《無錫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一文認為,無錫作為產業強市和數字化轉型先行城市,應進一步抓關鍵、補短板、揚優勢,確保無錫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行穩致遠。